苦咖啡 “真辩”如何可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10:43 青年参考 | |
马少华 学校里辩论赛又开始了。我虽是过了那个年龄的人,但作为一个内心深处的好辩之徒,看到同学们青春洋溢地滔滔雄辩,却也暗生羡慕——尽管社会上对大学生辩论赛已有这样那样的批评。 辩论赛不能不是青年学生所喜欢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它是青春时代精神能量发泄的一种形式——包括才学、捷思和机智,也包括青春风采的展示。但是,它毕竟与人物质能量的发泄形式——体育比赛——不一样,涉及社会公众格外珍护的一个领域:精神、思想、理性。在这个领域,人们格外不能容忍虚假的东西。 对大学生辩论赛,特别是电视辩论的批评,多集中于它“假辩”的性质:即辩论双方都没有真实的立场,它们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一名辩手在这个立场上时雄辩滔滔,如果“抽”到相反的立场,他仍然会口若悬河。这不禁让人联想:如果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已经很可怕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辩论是普遍存在的。除了主持人和辩论规则这些程式化的东西之外,人们找不到辩手们所使用的语言、方式与现实中的真实的论争有什么明显区别的标志。而体育比赛,区别就比较明显。体育比赛是相对远离我们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我们不会在办公室里打球、击剑、掷铁饼;但我们可以在办公室里辩论——在被窝里辩论都成。 正是因为辩论——观点对抗——是更加接近于真实生活的一种东西,正是因为观点对抗在我们真实的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重要,所以许多人从根儿上就不能接受在这方面的游戏态度。我最近看到一篇写得很好的网文《我们为什么而辩论》就直指这个问题。网友atong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的辩论,很多时候是伪命题而不是真命题的公开辩论。”其实,在真实生活中的论争中也是难免碰到自我设定的伪命题。辩论赛的问题在于:即使是真命题,也有伪立场。如果是伪问题,再加到伪立场,那就伪到一块去了。而且因为是辩论赛,命题和立场都更容易伪,而不是更容易真。 确实有网友提出举行“真实的辩论”的可能。其实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满了不同的观点,充满了真实的辩论,人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有规则的辩论环境,也缺少“观众”。确实有几家电视媒体都准备在这上做文章:与大学生辩论赛的形式拉开距离,就社会问题和有争议的新闻组织真实的论争。但我看了一些节目和样片,总觉得其节奏还是太快,还是太追求那种在狭窄空间内激烈冲突的电视效应。我想其中更有收获的是电视台的收视率,而不是思想认识的进步和人们对不同观点的宽容。 其实,真实论争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人们看到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东西。因此真实的论争是可以接受对方观点、承认自己错误的。而在电视辩论赛或不是赛的电视论争节目中,这一点都是被排除的。我是一个好辩之徒,在网上论争中,有许多次都是辩论数天,最后局部或全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以为耻,满意而归,因为我确实在论辩中看到了不同的观点,增益了认识。而在电视辩论赛上,一名辩手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能流露,因为对于一个团体来说,这等于“背叛”和不负责任。 这里也可以看出:“团队的辩论”,或辩论的“团队”形式,不大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真实的思想和观点,没有团队的形式。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点。但是“团队的辩论”,确实好看,无论是在校园,还是上电视。我想到的是:没有这个东西,没有那些刺激校园荣誉、刺激团队精神,没有求胜的动机和胜利的报偿,同学们还会不会辩论? 实际上,为什么只是学生?为什么只在校园?为什么只是电视节目?如果普通的社会公众就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真实的思想论争,我们恐怕还缺少与此相应的组织能力;我们恐怕还缺少与此相应的秩序和规则;我们恐怕还缺少参与的热情和动机;我们还缺少这样的文化。你就看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真实的论争吧:哪些是有效的、有规则的?哪些只是争吵?哪些只是权势?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