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老年人说话给谁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11:01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王乾荣 柏杨先生文章,嬉笑怒骂,韵味深长,我爱读。但他有的话我不以为然———在《丑陋的中国人》一文里,他说:“中国人的毒话,连闺房之内,都跟外国人不同,外国夫妻昵称‘蜜糖’、‘打铃’,中国人却冒出‘杀千刀的’。”大学问家柏杨,应该懂得中国人的幽默,也应该知道这是修辞学上所谓的“倒辞格”,即运用跟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反的词语突 如果真有一个挚爱者,他就是天天柔声“咒”你是“小可怜的”,或称你为“小坏蛋”,你恐怕都会觉得甜蜜蜜———尽管他不习惯像外国人那样说“蜜糖”或“甜心”。这或许谈不上文野之分,而是民族心理和习惯使然。所可惜者,人一但老之将至,夫妻间这样俏皮温馨的话语,便越来越少,甚至于没有了;尤其是,老年夫妇的一方谢世,儿女不在身边,另一个就更没有了哪怕是说一些废话的对象,简直能把人憋死、寂寞死。 我有一位关系极好的黄姓老师,已故。前些年她以八十多岁高龄而独居,我每次探望她,她都如过节一般欢喜,而我则要听她没完没了地倾诉,一两个小时过去,几次告别走到门口,她都一边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一边絮絮叨叨说一些无关宏旨的家常话。 我当时不太理解一个孤寂老人的心情,几乎吓得不敢去她家了。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看望她,直至她去世。最近我读了一位老太太状告女儿“不孝”的一篇报道,才深切感到,那样的“说话”,真是十分重要。那个女儿给妈妈买了公寓,让老人丰衣足食,但就是不去看她。母亲在法庭上诉苦,她没有老伴,而她最需要的,恰恰是和女儿说话。还有一条消息说,一位老人打电台热线,说了半天闲话,主持人不知其所云,问他到底有什么问题,老人吞吞吐吐地坦白,就是想“说说话”,令人感慨和悲悯。 语言是情感交流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怎能无言,怎能没有说话对象呢!人在幼年,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旁人哄逗,在青少年和中年阶段,更不乏对话者,那都是如诗如画的岁月,充满了彩虹和激情,连天籁,都和着他们的旋律而鸣。至于老人,倒不一定都感寂寞,但是像上述情况,笃定大量存在。刘连仁被日寇拉去当劳工,逃跑出来在日本大山里独自躲了十四年,被人发现时,连话都不会说了。这是特殊情况。而一般人老来孤独,从自然规律来说,比如老伴先逝,这是没有办法之事;但从人文环境来说,这却是可以改造的。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年长者日渐其多,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至少让他们有地方、有对象说话,确实不是一个小问题。 失去老伴的老年人再婚,当然有爱情因素,但他们也就是找一个相互扶持、知冷知热的“说话的”而已,却常常遭到儿女的阻挠和反对———他们想的只是如何顺利继承父母一辈子辛苦挣来的房子和钱袋,却说什么“一把年纪再婚,儿女面子不好看”云云,真是虚伪透顶。你把爹妈晾在一边理都懒得理,就有“面子”了? 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特别唱到了父母并“不求儿女做多大贡献”,但儿女们要多回家和父母“拉拉家常”。这最简单不过的大白话,为什么引起那么大反响?它是社会的需要,更是老年人的心声。如果只有老爸或只有老妈,儿女不更应该对他或她多一些体恤吗! 拿旧话说,当你的父母把你这个“犬子”介绍给人的时候,他们说的其实是“贵子”,很为你自豪;他们老了,你可千万别把他们当成“老不死的”———这可谈不上修辞学上的“倒辞格”,更没有一点儿幽默,而是地地道道的野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