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钟鼓篇:禁绝校园“冷暴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1日16:5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刘宝庆 据11月10日《江南时报》报道,为杜绝校园教育的“冷暴力”,加强师资队伍的道德建设,日前,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在全系统广泛征集教师忌语,把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 现在我们多数学校都有了教师不得打骂体罚学生的禁令,多数教师都能遵守,体罚学生的行为确实少见了,但对学生的某些方面的“软伤害”却并不少见,如教师在言语上对学生的伤害。这种“冷暴力”在一些校园成了变相惩罚学生的“杀手锏”,颇具杀伤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等语言”,在我理解,还有一种“冷暴力”表现在“不理不睬”。据我所知,有些学校把差生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考试的时候安排差生单独一个教室,这些也是对学生的“软伤害”,是对学生的心理上的惩罚,其实,这种“冷暴力”比肉体上的惩罚更伤学生的心。 “冷暴力”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长期和一些学生不说话,有意识冷落他们,甚至“横眉冷对”,那无疑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不小的伤害。 有句公益广告用语说得好:“好学生是老师夸出来的。”的确如此,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不断加以鼓励,学生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长进,学习的兴趣才会调动起来。我常常回忆童年时代,我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无私的老师并没有对我另眼相看,而是不断挖掘我身上的长处,老师的鼓励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以很大的影响,我一辈子也不会忘了“夸我的”的好老师。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但愿更多的孩子也能有我的这份幸运。 天津市河北区提出的教师用语“十忌”,以及相关的惩罚措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如今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受到社会的谴责,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冷暴力”行为。要我看,教师的“冷暴力”也是一种伤害,当引起全社会和教育部门关注,不要让教师的“冷暴力”行为继续伤害学生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