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CEO为何迷失在权力之巅(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13:54 青年参考 | |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专题 > 提要:一些领导者在登上权力顶峰前后往往判若两人,因为登顶的过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他们。 11月号 过去的10年,也许可以作为胆大包天、野心勃勃、随心所欲的领导者的时代而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社会似乎特别崇拜诸如安然公司的肯尼斯·莱、泰科集团的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以及世通公司的伯纳德·埃伯斯等敢作敢为的首席执行官,将他们一个个奉若神明。这些坐在角落办公室(corner office,指企业最高层领导者的办公室)的大人物给商业杂志的封面增添了光彩,而公众也被他们蔑视游戏规则、利用自己超人的胆量和才干从普通员工中脱颖而出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但是,与希腊神话中的伊卡罗斯一样,他们“飞”得太高了。当他们的丑闻曝光后,这些一度被人追捧和嫉妒的领导者迅速而又狠狠地摔到地上。其他一些受人尊敬的领导者——不仅仅来自商界,还来自政界、宗教界和传媒业——发现自己也面临着同样一落千丈的厄运。 之一:打破规则 登上权力之巅 乍一看,这类人物不应该如此不光彩地迅速跌落下来。在他们平步青云、光彩照人的时候,这些“明星”领导者不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以及坚持到底的决心。他们证明自己善于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障碍。此外,他们还展示了自己非凡的能力,能够利用个人的领袖魅力、宏伟的远景目标以及似乎无与伦比的敏锐的战略头脑来吸引投资者、取悦员工以及让媒体来追捧。但是,就在他们似乎拥有了一切的时候,这些业绩卓著者在专业判断和个人操行方面出现了不应有的过失。 有一位首席执行官的职业生涯就是这样的,我们姑且称她为玛乔丽·皮尔吧。她出生并成长在一个中低收入的家庭,年少时代就立志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她心目中的英雄是克莱斯勒的李·艾科卡、美体小铺的阿尼塔·罗迪克和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她希望自己也能在商业界留下印迹。因此,她每走一步都精心策划。工夫不负有心人,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一所常春藤名校,所学专业是最可能给她想加入的咨询公司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科。在为一家顶尖的国际咨询公司工作两年后,皮尔重返校园攻读MBA,并以班级前几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她的求职面试也十分出彩,从而顺利地从一家跨国企业获得了一份令人垂涎的工作。 从此,皮尔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她有很强的分析能力,能综观全局,同时又能注意经营中的细枝末节,事无巨细她都能做得滴水不漏。 在皮尔的职业生涯中,她也显示出同样高超的人际关系技巧。对于别人取得的成绩,她很快加以认可,从不吝啬赞美之辞,而对于自己的成绩她总是很自谦。因此,她在组织中能得到迅速提升丝毫不令人感到意外。在领导完成一系列特大业务后,皮尔被调去管理公司规模最大的国际分部,而这将是通往公司CEO宝座的跳板。 皮尔对自己的新角色充满了激情,刚上任时她显示出一位天生领袖的成熟和稳重。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她的行为举止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她似乎在尽情享受自己的权力,品尝由此带来的诸多甜头。她以往招牌式的谦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出风头的渴望。对于那些她认为能帮助自己得到媒体关注的客户,她倾注全部的精力;而对于那些不能助她达此目的的客户,她不理不睬。她对下属的要求变得严厉,但是很少花时间去指导他们。使大家感到吃惊的是,她与已经结婚15年的丈夫分了手,开始与比她年轻的一名员工频频约会。她以前保守的风格和谦虚的习惯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她不惜钱财为自己的办公室添置了一个新的衣柜和其他新用品。她还违反公司规定,在市里租下并装修了一套豪华的私人公寓,表面上是为了工作之需,实际上是为了自己享用。 最终,皮尔习惯的变化被证明是致命的。公司里一位心存不满并与她在许多场合有过摩擦的会计,在听说皮尔滥用公司的资金后,便展开了内部调查,了解皮尔挥霍钱财的情况,并且喜滋滋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公司总裁——一位道德高尚、作风保守的管理人员。当暗中调查的消息泄露出来时,皮尔给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发去一系列咄咄逼人、不屑一顾的电子邮件,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然而这恰恰加剧了危机。她花费了数月时间,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扭转局势,但最终还是痛苦不堪地被公司公开炒了鱿鱼,丢尽了颜面。 在经历流星般短暂的辉煌之后,她发现自己丢掉了饭碗,身心疲惫,感到十分迷惘与痛苦。甚至在几年后,她还在试图把这一切想个明白:“我至今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似乎有人钻入我的体内,改变了我的个性。” 发生在皮尔身上的这类故事说明了一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天才变傻综合症”,即一个才华横溢、工作勤奋、处事精明的在得到迅速升迁后出现大量令人瞠目的判断失误或鲁莽行为。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拥有权力后容易干出令人咋舌的蠢事呢?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个人的弱点或者道德品质低下似乎过于轻率——毕竟,为什么这些缺点在领导者职业生涯的早期没有显露出来呢?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多家企业的咨询顾问,我把自己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人们攀登权力顶峰的过程上。我发现,人们对权力的追求常常极大地改变了他们。事实上,为了到达事业的顶点,人们经常被迫摒弃某些态度和行为,而这些态度和行为是他们在成为公司最高领导后生存下去仍然需要的。在高科技蓬勃发展之时,我们将冒险精神和打破游戏规则看成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结果,我们的领导者经常缺乏避开权力陷阱所必要的审慎态度,分寸感以及自我约束力。 心理毛病:赢家想要一切 在任何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业领域——无论是硅谷、华盛顿还是好莱坞——都有许多极其聪明且雄心勃勃的才俊互相争夺屈指可数的几个最高权力宝座。在职位的阶梯上向上爬就像是在一场激烈的锦标赛上角逐:随着一轮轮成功晋级,竞争对手越来越少,留给你犯错误的余地越来越小,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样的淘汰过程意味着只有少数几个人将获得荣耀或成功。在一些竞赛中——如争夺一家大公司的CEO宝座、一家主流电影公司的掌门人、一所著名法学院的院长,或者美国的总统——赢家常常只有一个。 研究者罗伯特·弗兰克和菲利普·库克将这样的锦标赛描述为“赢家通吃的市场”,即少数几个明星创造了大部分价值,最终得到了绝大部分战利品。我曾经采访商界、政界和娱乐界的许多领导者,结果发现在赢家通吃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培养了患有“赢家想要一切”心理毛病的玩家。这些表现杰出的人士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切,但是到头来常常什么也得不到。 对这种现象人们有多种解释。首先,因为有很多才华横溢、毅然决然的人士竞争惟一的顶级职位,所以在赢家通吃的市场上的竞争者必须富于极大的冒险精神。曾经帮助好莱坞女性打破职位晋升的玻璃天花板的电影制片人琳达·奥布斯特这样解释说:“胆量,而非才华,是取得成功的充要条件。”但是,仅仅拥有胆量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习惯于凭一时的冲动迅速行事,不要等深思熟虑后才采取行动。“好莱坞的阶梯十分陡峭,而且必须爬得快。你得抓住出现的每一个扶手,学会立即利用它,”一位电影制片厂前高层经理告诉我,“如果你靠住绳子,抬头看看并盘算到底风险有多大,那么机会也许已经溜走。”事实上,“赢家通吃”市场上那些志向最远大、最具竞争力的玩家经常认为,内省是成功的大敌。因此,他们厌恶稳健的作风,但这是非常危险的。 规则是为傻瓜制定的 “赢家想要一切”这一心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与个人对游戏规则的态度有关。在“赢家通吃”市场上的许多竞争者都相信,要获得晋升意味着你做事的方式必须与众不同——例如找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通往成功之路的后门。 让我们来看看颇具传奇色彩的美国黑人企业家雷金纳德·刘易斯的例子。在刘易斯50岁死于脑瘤的时候,他已经以大约4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跻身《福布斯》全美400位富翁排行榜。2000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和比尔·克林顿、现任国务卿科林·鲍威尔以及娱乐界巨星比尔·科斯比这样的显赫人物。刘易斯在生前不仅组织实施了当时最大的杠杆收购之一,而且还捐出了数百万美元,其中向哈佛大学法学院捐赠了300万美元。 但是,开始时刘易斯的手气并不好。他在找到新的游戏规则前手中的牌一直很差。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读本科时,刘易斯就拿定主意,取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位是他通向成功之路的起点。但是,考虑到他相对普通的背景,他能否进入哈佛这样的名校还是一个未知数。不久,他听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设立了一个新的资助项目,资助对象为少数民族学生。为进入这个项目,刘易斯精心设计了一项战略。用他自己的话说:“第一,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力争有精采的表现。第二,了解资助项目的目的。第三,在整个夏季拼命学习,排除一切干扰。证明你同样具有竞争力。努力做好这一切。”这些是刘易斯为自己设定的标准,他做得非常出色,他的热情、智慧、自信、志向以及勤奋,给遇到他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幸的是,哈佛大学在设置夏季项目时明确禁止利用资助项目进入法学院。尽管这扇大门似乎也关上了,但是刘易斯并不气馁。他开始不知疲倦地去敲其他的门,向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说自己是哈佛法学院的理想人选。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法学院招生办主任给他写了一封邀请信,约他面谈。不管刘易斯在这次见面中说了些什么,总之他的话起了作用。甚至在没有填写入学申请书的情况下,刘易斯就成为该学院一年级的学生。据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148年的历史上,刘易斯是在正式提出申请前就被录取的第一人。 在高风险的游戏中,像刘易斯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是赢家,我们以戴维·格芬为例。他是美国电影制作公司梦工厂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估计目前拥有38亿美元的资产。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格芬设法获得了威廉·莫里斯经纪人事务所的一份职位最低的收发员工作。使他失望的是,公司规定所有员工必须提供大学学历证明才有可能升职。格芬没有读完大学,但是他不愿意因此前途受阻,于是他在登记表上弄虚作假,说自己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听说公司将对他的学历进行例行核实,因此他每天一大早就去上班,截获所有新来的邮件。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信函终于到来时,他将原始信件扔进废纸篓,自己伪造了一份信件,以证明他确实毕业于该大学。 刘易斯和格芬破坏了游戏规则——但他们的老板和同事认为他们足智多谋、富有进取心,而不是不道德或者犯法的。事实上,“赢家通吃”市场上的许多玩家都认为,打破游戏规则不仅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手段,而且事实上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规则挡在面前就是等着你去打破的,”一家汽车公司的高层经理这样说,“如果你不愿意试一试人们的最大容忍度和事情的可行度,那么你永远不可能到达新的高度,或者取得新的成就。”一位来自石油行业的经理也深有同感:“如果你害怕踩到犯规线,那么你永远不知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它。”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