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民工王海”维权的逻辑悖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1日18:57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郭之纯 贵报昨日刊发《民工里站出一个“王海”会怎样》一文,作者认为,“解决欠薪不缺政府干预,不缺体制,也不缺法律,单单缺的是一个‘王海’。欠薪难题所以成为‘痼疾’,很大程度上在于民工中缺少一个像王海那样的‘维权范本’来给这个群体以维权的知识、维权的信心和维权的路径依赖。” 笔者不能同意该文章所表述的观点。事实上,民工并不缺乏“维权的知识和维权的信心”,对于“维权的路径依赖”也很明了。“欠账还钱”或“干活就要给钱”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民工们不可能连这点“维权的知识”都不懂;至于“维权的信心”就更是充足,你想连跳楼都不惧了,还能说没有信心?因此,民工被欠薪,说到底是因为路径不畅,司法、劳动等职能部门没有给予民工一种广泛且有力的支持。前不久“总理讨工钱”的高效率正好从另一面说明了在追讨欠薪方面政府的可能“能力”。 民工是高工作强度、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让他们独自面对无赖的工头和不作为的职能部门是残酷的想法。王海打假索赔之所以能够成功,基本靠的是“马拉松官司”,但对民工来说,他们显然很少有人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高的维权成本,一场“马拉松官司”便有可能让他们的妻儿尝到冻馁之苦。不管王海打假的动机如何,但客观上王海还有“利润”的回报,但让民工们拿出本就为数不多的薪金来作为维权的成本是荒唐的。因此,追讨欠薪只能靠相关职能部门来完成,或充其量由政府资助的非赢利机构来帮助完成。 寄望“民工王海”追讨欠薪,把民工推向前台“各自为战”,也有为职能部门开脱责任之嫌,掩盖了问题真正的症结。因此曹林先生的这种期望,对民工维权来说不仅是逐末之法,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角度。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