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改进GDP核算可否遏制政绩工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15:15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张不一 国家统计局将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11月21日《南方都市报》),国土资源部发布“封杀令”: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一律不报批用地(11月21日《北京现代商报》)。这两条新闻都属于好消息,前者可能会使统计数字更“真实”,后者可能会使政府行为更“合理”。不过,如果国家统计局对GDP核算的改进,能对国土资源部的“封杀 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是采用属地原则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亦循此例。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如果从使用角度看,它是最终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库存与净出口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就“固定资产投资”来说,这就可以使它方便地成为GDP数字。 当GDP数字及其波动幅度日益成为地方官员能力和“政绩”指标的时候,支持鼓励予以方便,乃至亲自上阵——如摩天大楼、公共广场和绿地的建设竞赛,以各种方式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就成为一条使GDP数字更加光鲜好看的陈仓捷径了。它不是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增加净出口;比增加民众的实际收入以提高购买力,从而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更为简单方便吗? 至于经济增长是内涵式的——单位投入产出水平的增加,或简言之生产率的提高所致;还是外延式的——依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所致;是质量的增长,还是单纯数量的增长,又有什么关系,在统计数字上如何反映,又有谁会在意呢? 对一项投资来说,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投资者自身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诱导因素,如一些地方政府慷慨的优惠条件。 虽然在投资收益不易确定的情况下,资金供给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容否认,房地产商从来都是银行的大客户——尽管在呆坏账的名单上他们同样地位显赫。然而,在大型商业项目的开发上,发展商还是能够轻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其实,在有些地方官员眼里,工程本身就是“政绩”,因为工程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就是GDP数据。所以,“节流”无益,敢花钱才能拉动GDP增长,所以才有“跑部钱进”风靡一时。其实,有些固定资产投资——像烂尾楼,在成为银行的呆坏账之前,恐怕它们作为GDP数字已经风光过一回了。 对于遏制“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可能的,也许是可行的办法,就是统计部门将“固定资产投资”另起一行,单列一项,不计入GDP数据,让它与“政绩”脱钩;或者将地方GDP数据的统计发布权收归国家统计局;再或者将“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低保线”有所比较,予以公布——有的地方一面耗费公帑大建广场绿地,一面宣扬低工资水平才能吸引投资,令人不知说什么好;要么就这几招加一起来试试。 国家发展经济的原始动机和终极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而不是一些数字,即便是GDP。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