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烤鸭申请专利与毒火腿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14:37 京华时报 | |
作者:魏炜 新闻主体:据本报报道,北京便宜坊近日将其产品“蔬香酥”烤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为烤鸭申请专利,这在国内还是第一家。 如果申请专利的是一些新产品或新工艺,还不叫人吃惊,但便宜坊申请的是北京的名 北京烤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京食文化的象征,但这一名牌却属于地域性特产。对地域性特产的保护,一直是专利保护的难点。既然法律规定不允许企业以某一地域为注册商标,也就带来了名牌的泛化。比如烤鸭,目前北京大街小巷的饭馆酒店大都会做烤鸭,都可以打出北京烤鸭的招牌,这就是名牌的寄生。作为北京烤鸭业中的一个企业,既可以享受到这种名牌效应带来的好处,但同样会受到名声受损的株连效应。比如最近一段时间被炒得火爆的金华“毒火腿”,谁能说对自己的产品高度负责的企业就不会受到株连? 为了避免名牌的株连效应,依托于地域性名牌中,再创出自己的特有名牌,既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避免受到株连的一个明智选择。但这种创新必须要突出自己的企业特色。便宜坊不仅能做出地道口味的烤鸭,而且作为烤鸭两大流派之一的便宜坊闷炉烤鸭更是独一无二。在这些传统手艺的基础上,他们还对烤鸭技术做了大胆的创新。克服传统烤鸭高脂肪油腻大的通病,选用10余种蔬菜为主要原料,使烤鸭充分吸收菜汁的香气和营养。这是“蔬香酥”有别于其他北京烤鸭的地方,是便宜坊为自己创制的名片。 “蔬香酥”烤鸭有别于北京烤鸭,因其申请了国家专利,会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种保护的首要一点,就是避免了其他企业的仿造,保证其惟一性。这个惟一性的被认同,就使得它既把自己融入北京烤鸭的范畴之内,又成为北京烤鸭中一个较为独立的个体。而如果北京烤鸭遇到类似金华“毒火腿”事件时,“蔬香酥”却可以因为自己的惟一性避免受到株连,更因为其具有北京烤鸭的共性,而担负起振兴北京烤鸭这一名牌的重任。 便宜坊为自己的烤鸭申请专利进行保护的意义,远大于事件本身。它向我们昭示:只有企业意识到地域性名牌的“双刃剑”性质,才可能走出彻底享受名牌的误区,为自己创造名牌的同时,更是保护地域性名牌的开始。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