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清除考场腐败 捍卫公共规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17:25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天蜀 刹住高校考试腐败的严令,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颁布这道前所未有的严令,实际上等于确认高校考试腐败之猖獗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本来,相对而言,考试是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程序最严格,因此最公平、最干净的一个领域。但即便是这样的领域,今天也如此惨淡。虽然并非意外,但一经确认,仍不免要扼腕而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尤其需要追问。 考试是什么?通常认为,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程度。这当然没错。但仅仅这样回答还不够,因为考试的功能并非如此单一,借助长年的考试不断训练学生对公共规则的尊重,训练学生对公共秩序的尊重,从而既树立公共规则、公共秩序不可侵犯的尊严,也树立光明正大、公平竞争的君子风度,树立人的自信、人的尊严,这才是考试最重要的功能。作弊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当然不可能享受到这项功能的任何好处;相反,只会从作弊的日常训练中,积累起蔑视公共规则、蔑视公共秩序的本能,积累起瞒天过海、投机取巧的本能。一旦养成这样的本能,那么,考试作弊肯定不会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作弊。将来如果进入教育行业,他们未必不会误人子弟;将来如果进入医疗行业,他们未必不会是谋财害命的庸医;将来如果进入制造业,他们未必不会是假冒伪劣的主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民谚对考试作弊同样适用,或者说更适用。 天理昭昭,没有一个考生不明白。但为什么那么多的考生依旧要当小偷呢?他们为什么一点都不怕呢? 怕来自于心理压力。必须心理压力基本丧失,才会不怕,才有大面积的公然作弊。而心理压力一方面固然来自于对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即来自对惩罚机制的敬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羞耻感、自尊心。作弊的心理压力基本丧失,则既意味着惩罚机制的失灵,也意味着羞耻感、自尊心的扫地以尽。 羞耻感、自尊心扫地以尽,不是一日之寒,而往往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没有平时的屡屡伸手,很难有关键时刻冒险伸手的胆量和技巧。连高校考试这样严格的考试都大量作弊,那么小学时代、中学时代究竟有着怎样的风景,也就不难推断了。换言之,高校考试腐败反映的绝不只是一个高校考试问题,敢于在高校考试时冒险伸手的考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直在作弊中成长,应该不是耸人听闻之辞。这才是考试腐败的要害。 教育部严令刹住考场腐败,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值得嘉许。它的意义决不仅仅限于考场,它不只是在捍卫考场尊严,不只是在捍卫教育尊严;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捍卫公共规则的尊严,是在捍卫公共秩序的尊严,是在捍卫我们全部生活的尊严;极而言之,是在捍卫我们整个民族的尊严。但既然如此,仅仅这么一道严令当然就远远不够了。一个需要百年时间的巨大的价值重建工程,哪里是一道严令所能解决的。 一道严令当然成就不了百年大计,但我以为,它仍值得载入史册。因为我把它看做一个悲壮的动员令,看做百年工程的起点。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