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开禁鞭炮的春节才是“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13:37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郭松民 据媒体报道,禁放鞭炮已经34年的新加坡,将从1月3日起正式开禁。当地媒体用“一大惊喜”来形容这一变化,称赞“这回政府从善如流,让人民重温燃放鞭炮的热闹”,更“希望这次的爆竹声能唤起对其他优良传统的重视”,欣慰“中华文化的承传有望矣!” 反观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内地,对鞭炮的禁令倒是一年更比一年严。还没到元旦,北京、武汉等诸多大城市的“禁放办”有关负责人就纷纷重申将继续严格执行《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我很发愁,春节让我怎么过呢?吃饺子吗?早被速冻水饺倒了胃口;看“春节晚会”吗?那只有催眠效果;回故乡与亲人团聚吗?又咽不下去被铁路狠宰一刀的恶气。 为什么要禁放鞭炮?“禁放办”说是为了公共安全。但前一阵贺卫方教授等提出要对这一问题举行听证会的民间要求,却没被理睬。我看这背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靠“严禁”治国的惯性和相关官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惰心理,因为下一道“一刀切”的命令是简单的,而既让民众热闹又要保证安全,就比较麻烦。 据报道,由于是34年后首次开禁,新加坡此次燃放鞭炮的阵容堪称豪华:“到场执勤的有警员、消防员、工商保安警员等”,甚至还有“几名礼聘而来、拥有专业执照的军火专家”。当然我们不必完全照搬新加坡的做法,但是如果说确保安全和环保主要是政府职责,那么尊重和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不更是政府职责吗? 圣诞节在中国之大肆喧嚣,据说已经令欧美都望尘莫及。嗅觉灵敏的凤凰卫视还专门组织了一场讨论,研究这种现象算不算是“文化入侵”。我觉得,说是“入侵”实在是有点言重了,说是“磁铁效应”可能就更准确一点:离“圣诞”还早着呢,什么“树”啊、“卡”啊就满天飞了,连手机里也时不时地蹦出一条“麦瑞克瑞斯么斯”之类的短信,删都删不及。 鞭炮之于春节,在我看来,如同“圣诞树”之于圣诞节。春节燃放鞭炮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浓厚节日气氛,释放过年的喜庆心情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都无法替代的。一个没有了鞭炮燃放时的脆响、闪光和硝烟味的春节,是一个被阉割了的春节,不是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春节!而一个寂静沉闷的春节是绝不可能像欢快热闹的圣诞节那样给下一代留下鲜明的印象的。我担心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像一位去年在纽约去世的中国老妇人那样,说出“我除了长着黄皮肤和黑头发,哪一点不是一个美国人”之类惊世骇俗的话来。那时我们才要追悔莫及呢!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