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春季高考值得商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15:5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李克杰 据1月4日《新京报》报道,2004年的北京春季高考是设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少的一次,仅有2200多人报名,比去年的5800多人减少了一多半。不仅如此,许多考生还将春季高考当做秋季高考的“练兵场”,报名后考上了却不去上学。 另据此前的报道,2004年进行春季高考试点的省市开始减少,只剩下北京、上海和安徽三省市。同时从网上传出消息称安徽省已经决定从2005年起暂停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试点工作。 春季高考是1999年开始进行试点的,今年是第五个年头。组织春季高考的根本意图是为了“给考生多了一次机会”,切实扭转“一考定终身”的尴尬局面。但现实是,从考生切身利益出发的春季高考却没有像秋季高考那样轰轰烈烈,也没有让考生形成魂牵梦绕的情结,相反给人的感觉却是“多少有点冷”。这不能不让人思考:春季高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春季高考还能走多远? 据分析,影响春季高考人气的根本原因主要有:报考对象受限,主要面对复读生,而不面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校在校生;招生学校少且没有国内重点名牌高校,与考生的目标和方向不相符;本科名额少且专业不好也对考生缺乏吸引力;试点省市中的北京和上海本来就录取率高,考生在秋季高考中就有很大优势,对春季高考的需求并不旺盛。 事实上,真正需要春季高考机会的是那些秋季高考录取率偏低的省市和那些地处偏远和农村的考生,他们更希望增加参加高考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多一次高考机会就等于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目前的春季高考试点工作恐难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其中的诸多内容还存在值得商榷的问题。从决策者角度看,从一开始就没有让春季高考热起来的愿望,明显把春季高考当成秋季高考的一个补充。依笔者看,春季高考不仅存在“先天缺陷”,而且后天发育不足。目前有三大不足:一是选择了不恰当的地点,确定了不恰当的招生对象;二是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与高考大扩招同步);三是提供了不受考生欢迎的学校和专业。一切都在严格限制中进行,与考生实际需求距离较大。 从五年的试点工作看,春季高考的试点工作很难说是成功的。当然,笔者认为,这并不能证明春季高考有“原罪”,而是因为这一重大政策作出时的准备不充分,内涵不丰富,许多相关的配套措施并没有解决好。 我想,如果决定保留春季高考,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审视这一政策的内容设计,对政策的受惠对象进行重新定位,并对相关配套措施进行认真论证,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健全和完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