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家庄泥塑:低成本的商业试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14:24 三联生活周刊 | |
距离高密市区十里路的聂家庄曾因“风水好”让邻近村庄羡慕不已,捏着手里的泥巴,66岁的老艺人聂希蔚摇晃着脑袋念念有词:“我们庄上只要打进地表一米多,泥巴又纯又粘,做成的泥塑不断不裂。”作为村庄里的国宝级艺人,聂希蔚去年和老伴做的5000多件泥塑到11月就卖完了,可外地又有大主顾来联系,聂老汉组织着把周围邻居的给卖了10000多件。 然而老人家回忆起“聂家庄,门朝南,家家户户捏泥人”的盛景,仍旧不禁感慨:“ 与“扑灰年画”产业当年富庶一方类似,老人经历的上世纪40年代,“村里80%的人家靠泥塑生活”。聂老汉记得当时一到年关接近,每天前来购买泥塑的几百人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因为年头不安分,主顾们常常以物易物,“一元斗50多斤的米换一元斗泥塑”。那时的聂家庄“一个家庭一年多出50多元斗的粮食,富得很呀”。聂家庄的泥塑粗犷写意,色彩艳丽,艺人们将玩具首尾用皮革连接,内装钢丝、弹簧,用手拨动发出叫声,叫虎、叫猴、叫鸡都是代表作品。慕名而来的商贩将泥塑用元斗、推车贩回去给孩子们当玩具。 利润低廉是泥塑与手绘年画的不同之处,即使在销售的鼎盛时代,泥塑也只是多数聂家庄人挣点闲钱的玩意,“反正只是村里的泥巴加点颜料,成本也低”。在泥塑逐渐被电动玩具取代后,低利润的商业方式已经不再吸引村里的年轻人。聂老汉说他现在一天差不多只挣10元,“年轻人做一天建筑工就40元”。 但是近几年不断增多的外地客户使村里50岁的张清光看到了商机,6年前放弃种田,和妻子全职做泥塑。两口子一年30000件的产量让他满意,“年初刚卖完了,现在又在赶做1000只老虎”。虽然现在一只泥塑老虎价格低廉,只卖到三四角到几元不等,客户的运费比货价还贵,可是“外地开店的,宾馆当礼品的”,成本小又有特色,他充满憧憬地说,“我看以后会更加火的”。 声明:《三联生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