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从休假制度上破解春运瓶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6日18:32 新京报 | |
作者:童大焕 面对一年比一年紧张的春运交通,一些交通专家也在那儿大发感慨:没办法没办法。 就交通论交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断提高的交通运力怎么也比不上增加得更快 破解春运交通瓶颈,功夫在交通运输之外。提高交通运力,市场自身会进行调整,不用我们多操心。政府和社会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一点:让广大旅客分散出行。 “春运流”中,主要由四部分人组成:民工流,8000万至1.2亿民工,其中80%以上过年回家,占总春运流的50%以上;大中专学生流,包含博士硕士,我估计在1500万人上下,其中90%以上的人回家;接下来就是探亲流和旅游流。 民工的活计由于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比如很多北方城市深冬无法进行建筑和其他工程施工等),加之他们占春运流中的主流,因此这部分人的出行应该首先得到保证。剩下的,我们可以考虑将学生流、探亲流和旅游流适当地和民工流错开。 舒圣祥先生的建议是改革高校寒暑假制度,将民工流和学生流错开。办法是将每学年两个月左右的暑假、一个月左右的寒假倒个个儿(《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4日)。我以为此法可行,也不会影响招生,何况现在还开始了春季高考招生的尝试,以后高等教育的入学机制、入学时间安排还有可能更灵活。 除此之外,我还有两个建议:一是春节、元宵两节合一的国家法定假期要延长;二是对公民的法定休假和请假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此外,从制度上调整人们的休假、探亲方式,对于民族道德的建设和避免人口流动过度集中,也大有裨益。过度集中的人口流动不仅对交通安全形成压力,而且加大了各种传染病防治的压力,比如SARS。而调整人们的休假、探亲方式,是在现有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做好的。比如,人们每年可以集中一段时间休假,具体的时间可以由个人和单位协商决定。如果公职人员以及在其示范效应下的各企事业单位人员都可以拥有比较充足的探亲假和休假时间,人们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避开春运高峰了。社会的许多资源也都可以因此而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配置。 相关专题:新浪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