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台湾“大选”专题 > 正文

民进党执政回顾:2001年台湾政局回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09:28 南方网

  2001年为民进党上台执政后的第二年,就岛内政局而言,民进党上台以来出现的政局动荡、朝野纷争、社会不安因“朝小野大”的“宪政僵局”没有改变而依然如故。朝野各党围绕攸关政党版图重新划分、“立法院”政治生态重组的年底县市长及“立委”选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政局发展的脉络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影响一年来岛内局势变化的大事主要有:

  (一)“核四释宪案”出炉。2000年10月27日,民进党当局不顾“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早经“立法院”通过,且一次编足8年预算的事实,强行宣布停建,引发了一场政治核暴。在在野党强烈抗议并关闭朝野协商大门的情况下,台当局不得不以申请大法官“释宪”的途径来化解僵局。1月15日,历时两个多个月的沙盘推演及朝野各党的激烈较量,“司法院大法官会议”终于公布了“核四释宪案”解释文,由于“释宪文”并未明确指出停建“核四”是“合宪”还是“违宪”,仅认定“行政院”片面停建核四具有程序上的瑕疵,故“释宪案”出炉后,朝野双方一方面纷纷表示接受“释宪”结果,另一方面又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作不同的解读,使“核四”议题再度成为激化政争、引发朝野对决的焦点问题,朝野双方围绕在停建核四是否“违法”、“违宪”以及“核四”是否立即复工争议不断。2月14日,朝野历经一个多月的交锋后,基于“核四”停建案久拖不决引发的政局动荡、社会不安、股市狂跌,“行政院”最后不得不最后宣布核四复工,使长达数月之久的“核四”问题终于以复工落下帷幕。

  (二)民进党召开九届二次全会。10月20日,民进党在年底“立委”、县市长选举进入白热化之际,在高雄市召开了第九届二次全代会。此次会议除为选举造势外,另外的一个主题就是为淡化“台独”色彩、争取中间选民,通过了一项提案,即“全体党员代表大会就国家重大政策所做之决议文,将视为本党纲领之一部分”,未来“包括开创台湾经济新局决议文、台湾前途决议文等在内的民进党全代会决议文,今后”效力将等同于行动纲领“。从而使民进党于1999年5月8日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位阶等同于”台独党纲“。民进党主席谢长廷并于会后指出,这是民进党对”台独党纲“新的诠释,今后若”台独党纲“与”台湾前途决议文“发生抵触,则”新的法律优先于旧法律“,”台湾前途决议文“优先于”台独党纲“。民进党在选前抛出提升”台湾前途决议文“一案是民进党在坚持”台独“立场的前提下因应选举的一种策略,是将其目标从追求赤裸裸的”独立建国“转而追求”实质独立“,但对一些对民进党和陈水扁抱有幻想的中间选民极具欺骗性。

  (三)国民党召开“十六全”。为因应年底选举、深化党务改造,国民党于7月29-30日召开了下野台的首届“全代会”——“十六全”。这次大会主要有三个主题:一是进行党内权力中心的改组,结果李登辉人马基本上淡出权力核心,连战的人马基本主导了中常会;此外,“立法院”系统在中央委员及中央委方面都大有收获,显示“立法院”将逐渐成为国民党的权力动作中心。二是为了清除李登辉“两国论”分裂路线的影响,“十六全”明确主张回归“国统纲领”,反对“台独”,追求国家统一。连战并在会上强调,国民党是“中华民国的中国国民党,不是台独党”,“本土化不是去中国化”,“国民党的党章和政纲清楚标举支持国家统一的目标”。三是为塑造“改革、创新的形象”,以争取中间选民的认同,大会还将“排黑条款”、“排黄条款”,以民主方式产生党主席、中央委员、党籍公职候选人等举措纳入党章。但是从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惨遭再次挫败来看,国民党的改造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政党形象。

  (四)“台湾团结联盟”成立。自2000年3月被国民党基层党员轰下台后,为继续推行其“台独”路线,自今年6月开始,李登辉便决定借帮助陈水扁稳定政局之名,网罗一批追随者筹组一个政团,以为其再度介入台湾政局、宣扬“台独”路线搭一个“戏棚”。其后,李登辉的替身、前“内政部长”黄主文便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运作政团筹组事宜。8月12日,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由黄主文出任首任党主席的所谓“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正式成立。台联党在年底的“立委”选举中推出了39位参选人,有无党籍人士,有民进党及国民党两党的初选落榜者,有前“国代”及前“立委”,也有地方派系的二号人物。台联党一成立便成为岛内“急独”人士的大本营,不仅在成立大会上,彭明敏等“独派”头齐聚一堂,岛内媒体所作的民意调查也指出,“急独”选民是台联党的主要选票市场,缓独选民是台联党的次要选票市场,而急统、缓统及主张维持现状的选民多数不支持台联党。在李登辉拼着老命,大肆挑拨“本土对抗非本土”、“卖台湾与爱台湾”的族群矛盾的疯狂演出下,台联党在“立委”选举获得13席,在“立法院”小有一席之地。

  (五)“经发会”召开。自陈水扁上台以后,由于岛内政局动荡不安、两岸关系持续紧绷,以致台湾经济经济景气不断下滑、失业率节节攀升,为突显民进党拼经济的决心,缓解经济不景气对民进党年底选举造成的压力,陈水扁在5月18日的就职周年记者会上提出,将召开一个成员涵盖朝野党派、劳资双方、学界智库,讨论范围涉及产业、投资、就业、财经与两岸关系五大方面的跨党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议”(简称经发会)。从7月22日至8月26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讨价还价,经发会终于落幕。此次会议是朝野各方首次坐在一起讨论岛内经济形势与对策,并达成了322项共识,虽然共识不少,但大多数属于一般性的意见,尤其是攸关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关承认“92共识”等重要问题却未能列入共识,使该会“拼经济”的实质意义大打折扣,加之经发会共识落实寥寥无已,更使经发会演变成台当局用来营造朝野和解、缓解经济下滑压力捞取选票以及让朝野政党为其经济政策背书的政治演出。

  (六)二合一选举结果揭晓。12月1日晚,经过几个月的激烈角逐,台“立法委员”及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在县市长方面,选民的投票率为66.45%,国民党由上届的8席增为9席,且一举光复了桃园县、台中县市、新竹县市等极具指标意义的县市;民进党由上届的12席减为9席,亲民党与无党籍获得2席,新党攻下1席。在“立委”选举方面,选民的投票率为66.16%,国民党由上届的123席跌至68席;民进党由上届的70席增长为87席,窜升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亲民党首次参选便成倍增长至46席;新党惨败,仅得1席;台联党争得13席;无党籍人士得10席。在政党得票率分别是:民进党为33.38%,比上届29.56%,增长4%左右;国民党得票率为28.56%,比上届46.43%,下降18.5%,亲民党为18.57%,台联党为7.76%;新党则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得票率降至2.61%,无党籍或其他政党得票率则由上16.95%降至9.12%。

  二、政局发展的特点。

  一年来,台湾政局演变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朝野政争继续延烧

  2000年3月,民进党一夕之间提前执政,在还没有做好执政准备的情况下,民进党面对“总统少数”、“立法院少数党”及“少数民意”的三重少数,施政寸步难行,政治乱象丛生,朝野政争不断。进入2001年,这种引发岛内政局动荡的根源并没有消除,朝野之间的政治力量对比并未改变,在野党可以继续凭借“立法院”多数的优势与陈水扁进行周旋,在在野党的强力制衡下,民进党当局的施政仍困难重重。

  民进党迫于政治现实同意“核四”复工后,为了追究“核四”停建相关官员的责任,朝野围绕着“内阁”改组问题展开新一轮的较量,在在野党的巨大压力下,陈水扁被迫于3月5日对几个无关紧要的部门主管进行了小幅调整,因“内阁”改组与在野党的期望相差甚远,从而引来在野势力极为不满与指责,朝野间的对抗不但未见缓解,反而有所加深。朝野双方在“立法院”内相互绑架法案、杯葛议程,以致协商机制完全脱序、议事严重延宕的事情时有发生,“立法院”会期更经常在朝野的连续混战中落幕。不仅民进党提出的“核四公投”、乡镇市长官派修法因在野的反对而告吹;民进党为了年底选举布桩而欲通过的地方小型工程补助款、老人福利金贴也遭到在野党的强烈抵制。在野党对陈水扁图谋绑架朝野政党为其执政责任共同背书,而筹组的一些跨党派体制外组织及召开的会议给予消极抵制。在野党虽然在“救经济”的大帽子下被迫参与“经发会”,但却尽量压低参与人员的层次,只派出党内二线决策人物与会。在在野党的坚持下,“经发会”也由一个原先构想为常设性的咨询机构定位为临时性、专业性、咨询性的经济会议。为了不让执政党独享“经发会”的政治红利,国民党于经发会后由连战出面召开了一个政党协商会议,希望利用第一大党地位抢回政策主导权等等,对决气氛浓厚。

  在选举过程中,朝野政党陷入相互攻击、对骂的口水战中不能自拨,朝野对立气氛高涨。朝野对立气氛在选后也没有得到化解,在审查2002年度预算时,朝野对立气氛比起去年还要糟糕许多,有些单位的预算甚至到了只要有在野党“立委”坚持要删,在野联盟就暂时先决定删除,最后再决定要不要翻案。

  (二)朝野各党围绕年底县市长、“立委”二合一选举展开激烈争夺

  年底“立法委员”、县市长选举,是继2000年3月政党轮替之后又一次对台湾前途主导权的争夺战,选举结果攸关岛内各主要政党政治版图的重划,以及选后“立法院”政治生态及政局的重组。由于这次选举关系重大,台湾朝野各党都把年底选战定位为发展壮大、绝续存亡的关键一役,莫不卯足全劲、全力以赴,力图在年底一役奠定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地位。

  这次选举共有四大特点。一是参选人数大爆炸。为了在选后政局重组中多分一杯羹,岛内各派政治势力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全力动员,踊跃参与,结果造成参选爆炸。这次选举,总计有90角逐23个县市长宝座,548人角逐总数176席的区域“立委”,不仅参与人数创下历史纪录,38%的“立委”当选率与25%县市长当选率,均是历届新低。二是族群分歧被大肆挑拨,为了转移民众对经济下滑的不满,李登辉与陈水扁联手在选举中操弄统独矛盾与族群分歧,宣称此次选举是“本土与非本土、爱台湾与卖台湾的对决”,李登辉跳上前台,大骂国民党“联共卖台”,叫嚣“国民党滚回中国去”,陈水扁则狂称“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就是接受一国两制、就是消灭中华民国,吞并台湾”。扁、李二人这种将台湾二分法的行径,在选举最后关头,在岛内,尤其在中南部地区发酵。三是民进党利用执政资源一路主导选举议题,从提高“台湾前途决议文”位阶,抛出《世纪首航》一书,到推出四波“在怎么野蛮”文宣广告,再到抛出“联合政府”、国安联盟等议题,使整个政局随之起舞,而国民党、亲民党等提出的经济议题完全被淹没,被令在野党穷于应对,给在野党以极大的杀伤力。四是选风败坏。这次选举一大特色就是,候选人之间不顾形象的相互抹黑、赤裸裸的人身攻击的“口水战”愈演愈烈,而理性的政策辩论和事关台湾生存发展的政见却被淹没。各党派间一再上演拚场斗狠、攻讦谩骂的戏码。绑架、恐吓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同党候选人也为争选票而大打出手。

  选举结果揭晓后,总的来讲,泛蓝大于泛绿的选民格局没有发生大太的变化,泛蓝军仍将在“立法院”对泛绿军进行有力的制衡,但各党政治版图有所消长,民进党圆了第一大党的梦,取得政局重组及政党得组的主导权;国民党再现颓势,失去第一大党地位,并面临进一步被分化的危险;亲民党席次倍数成长,成为“立法院”的关键少数力量。台联党虽然在“立法院”搭了个台,但和李登辉所谓“35席”的期望相距甚远。新党走向泡沫化,但仍表示不会解散,将继续坚持下去。

  (三)泛蓝军合作态势继续

  2000年10月,“系出同门”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三党因“核四案”而坐到了一起,进而成立了“立法院”在野联盟,三党不仅在“立法院”进行议题合作,给予民进党以强力的监督与制衡,而且在年底选战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

  近十年来,历经十几次的大小选举,台湾的选民结构渐趋稳定,大致分为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倾向“台独”的泛绿军选民,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对“台独”、要求维持现状的泛蓝军选民,两者间的比例大约为三成五上下比五成五下下。为了避免在年底选战中再度发生“泛蓝军相争、民进党得利”的情形,在基层支持者的强烈期盼三党进行选战整合的情况下,国、亲、新三党自今年年初以来就年底选战合作进行了多次磋商,并达成了一些共识。2月16日,连战、宋楚瑜就年底选战整合举行了会晤,达成若干共识。6月10日,三党更是发表共同声明,确定了在“立委”、县市长选举都力图共同超过半席次的“两个过半数原则”,并宣布了首波进行合作的六县市采“取三让三”方式合作,分别是台北县的廖正豪(并未正式加入亲民党)、桃园县的朱立伦(国民党)、台南县的吴清基(国民党)、高雄县的钟绍和(亲民党)以及台东县的徐庆元(亲民党)、澎湖县的赖峰伟(国民党)。但由于“立委”、县市长等地方性的选举攸关政治人物个人政治生命的延续、地方派系的兴衰,在基层个人及派系利益难以摆平的情况下,三党的选战整合一路走来分外艰辛。虽然如此,但在选战最后,三党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在县市选举上,因泛蓝军有所整合,以致一举夺下13个县市,并收复了台中县市、桃园县、新竹县市等极具指标意义的县市;在“立委”选举中,虽然国、亲、新三党互有消长,但从国民党、新党的票源主要流向了亲民党可能看出,泛蓝军的选票并没有外流,只是在内部流动而已,泛蓝军仍将对泛绿军发挥有力的制衡作用。

  12月6日,连战和宋楚瑜进行了选后首度“连宋会”,并发表了拒绝参加“国安联盟”、“联合政府”,反对党员“入阁”、成立两党“政策协调机制”等四点共同声明。在“分则两害、合则两利”的利益考量,国、亲两党唯精诚合作,否则将被泛绿军个个击破。

  (四)激进“台独”势力有所抬头

  以追求“台湾独立建国为已任”的民进党上台后,“台独”势力在岛内日渐嚣张,变本加厉地推行“台独”活动。

  一是“急独”组织在岛内活动频频,3月18日,在陈水扁当选周年之际,在台当局的公然支持下,由海外“台独”团体组成的所谓“世界台湾人大会”,首次在在岛内大搞“台独”活动,狂喊“全球台湾人站出来”,叫嚣要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不仅如此,自今年6月以来,激进“台独”势力还不断狂称要进行“台湾正名”运动,不仅要在“护照”上加注台湾字样,还妄图以“台湾”代替“中华民国”,要求驻外机构上一律以“台湾”取代“台北”,要求拿掉政府单位、各类民间团体或公司名称上涉及中华、中国或China的字眼,并提出短、中、长期三步骤。目前,民进党当局已决定在明年秋先完成在“护照”上加注台湾的工作。二是李登辉成为“急独”势力新盟主,以“终结国民党外来政权”,带领台湾走出中国,建立一个所谓以台、澎、金、马为“命运共同体”的“新台湾国度”为毕生之志的李登辉,因不甘心其主政12年以来苦心经营的“台独路线”,不仅逐渐被国民党抛弃且没有被其接班人陈水扁顺利地继承下去,便决定重出江湖。自其网罗一些急独人士组成“台独”政党——台联党后,便成为岛激烈“台独”势力的“新盟主”,急独势力不仅以李登辉马首是瞻,李所到之外更是绿旗飘扬。选后,李登辉更是组成了一个行动智库——“群策会”,以做为其统合“独派”力量的政治组织。

  民进党及台联党在此次选举中大有斩获,更使激进台独势力信心倍增,鼓吹主“追求独立已经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选举确立了台湾的独行路”,“向中国说不才是主流民意,向中国示好的人没有好下场”等等。

  三、2002年岛内政局展望

  展望新的一年,虽然泛绿军的版图有所扩张,民进党主控政局的能力将有所增强,“立法院”原来那种完全没有控制的混乱局面会有所改观,朝野之间的争斗将有所缓和,但因泛绿军席次相加只有100席,离“立法院”过半的113席还有一段距离,“朝小野大”的“宪政”僵局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岛内政局的发展仍然不会很平静,朝野各党将在新“立法院”围绕各种议题展开新一轮的较量与整合。

  (一)朝野政争依旧,但将较上一年有所缓和。自民进党上台以来,由于民进党不尊重“宪政体制”,朝野政争激烈而火爆。但年底选后,在国民党、亲民党都明确表示尊重民进党的组“阁”权的情况下,民进党主控政局的能力要比以前大得多;加之在民心望治、民心思定,民众对朝野之间的恶习斗极为反感的强大民意压力下,朝野之间的争斗将较上一年有所缓和。但是在国、亲两党都拒绝加入“国安联盟”、“联合政府”的前提下,民进党加台联党组成的政府仍是一个少数、脆弱政府,在野党仍将对执政党发挥有力的制衡,朝野之间仍将针对各种不同的政治、经济议题展开一定较量。

  (二)朝野各党将展开复杂的合纵连横。从目前“立法院”四党无一过半的情形来看,任何议题的通过都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政党合作。虽然国、亲两党在选后明确了合作方向,但是不仅国民党内部对国、亲合作有不同的声音,倾向国、民合作,而且亲民党基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可能事事都与国民党保持一致,只会针对一些议题展开合作。虽然民进党已经把台联党视作自己的当然势力范围,但是要台联党完全跟着陈水扁的屁股转也是不可能的,台联党在选后即声称,台联党也有自己的政党主体性,不是民进党附庸,就已经嗅出了这种味道。另外,民进党为了保证施政的顺畅,也会展开一系列的拉拢“立委”个人的动作,使政党间的分合益形复杂。

  (三)朝野政党将围绕北、高两市的选举展开激烈的争夺。年底选举虽然从数字上看仍呈现泛蓝大于泛绿的局面,但泛绿军的声势却较往年有明显的上升,明年底的北、高两市不仅是对泛蓝、泛绿两大势力消长的的再一次测试,也是对是民、国、新三党实力再次消长的又一次测试。各党不仅将围绕的两市选举的提名、布局展开较量,国、亲两党也将围绕两市选举的整合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与角力。(编辑李炯)

  相关专题:关注台湾“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