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东瀛“偷”来 西装手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22:51 天津青年报

  很多人都说,中国“红帮裁缝”的手艺并非是从西方国家学会的,而是从我国的东邻日本偷师学成。张福宏告诉记者,宁波中式裁缝学做西服,大约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而目前可以考证的中国制作西服的第一人,是宁波鄞县茅山人张尚义。

  鄞县茅山镇原先有个仅20多户人家的小村孙张漕村。18世纪末,村中有个裁缝张尚义,学了裁缝没有办法糊口,被迫改行在渔船上帮厨烧火。一次,因遇海难,渔船随风漂至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日本横滨,被日本人救起。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客地,他凭借着裁缝手艺,寄居码头,以修补救生衣和被褥维持生计。后来,他看到港区内有不少俄国渔民和荷兰客商穿着笔挺的西装,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很是神气。张尚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他趁补西服的机会,偷偷将客人西装的夹里和面子拆开,并按各部位式样画在纸上,剪下后成为西装的样板。他凭着这块样板,潜心研究,再按不同的体形琢磨修改,终于学会了做西装。由于他做工精细,待客热情,得到了外国人的称赞,名扬横滨,生意日益红火。

  过了几年,他带着积蓄回到了宁波老家,引起了同村人的羡慕。再渡横滨时,他带着儿子和一些亲朋,悉心传授他们西服制作的技艺,扩大作坊,添置“洋车”(缝纫机),创立“同义昌西服店”。此后,他又带着同村同族和一江之隔的奉化人一批接一批地去日本,就这样,中国第一批“红帮裁缝”出现了。后来这些人回到国内后,成为中国的第一批西装制作者。现在张尚义的第五代后人仍居住在日本,从事服装行业。

  忆当年———红帮裁缝生意忙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一位叫王庆和的老人为这些宁波的学者们留下了较为详细的天津“红帮裁缝”资料。

  王庆和老人1935年来到天津,当时天津已经开埠70多年,法、英、日等13个国家在此强划租界,大街上一群群身穿西装、口操外国话的洋人接踵而来,他们与模仿西洋赶时髦的洋行卖办之类的中国人生活在一起,经常携家带口订做西装。

  在小白楼、劝业场几间狭窄、简陋的作坊中,“红帮裁缝”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大多属于罗宋派,其缝制西服特点是肩宽、腰围和臀围较小,外形线条流畅,穿上美观潇洒。因此,受到洋人和一些有钱的中国人的称赞,生意日渐红火。“红帮裁缝”为了与洋人和天津人打交道,还死记硬背了一些外语以及天津话,改变了自己只说宁波话的习惯,以方便与人沟通。王庆和先生当时最拿手的是女装,什么大衣、马甲、连衫裙等,他都会做,而且在“红帮裁缝”中小有名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的西服业受到冲击,一时生意清淡,门可罗雀。1942年至抗战胜利,西装业复苏,并随之兴盛起来。于是,原先建立的以“红帮裁缝”为主体的行会组织———“天津特别市制售西服业公会”不断扩大。在“红帮裁缝”的影响和帮助下,1948年西服业服装店星罗棋布,遍布天津的大街小巷。

  本报记者王志辉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