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京剧源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0:32 天津青年报 | |||||||||
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源出弋阳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滚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隆五十五年(1790)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遂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