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天津情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0:32 天津青年报 | |||||||||
天津这座通衢大邑,百余年来一直是戏曲名家南来北往的必演之地。有很多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家都习惯把新的创作拿到天津,经受观众的检验,梅兰芳也不例外。 初临津门上演新戏 1915年,他首次到天津演出的剧目中,就有《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
1922年12月17日至19日,梅兰芳在天津演出3天,每天都有一出他独有的新编剧目。第一天《天女散花》,扮演天女,手持一条1丈6尺长的红绸,由中间围过脖颈,再引到胸前分成两条,全凭两只臂腕之力舞出一套变化多端而且极其优美的绸舞,编配上二黄、西皮和昆曲兼有的唱腔,舞台色彩缤纷,突出了天女的庄严妙相。这一形象,颇具民间特色,是京剧舞台前所未有的。此后的两天,他改编的《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都让天津的戏迷们过了一把瘾。 编排新剧针砭时弊 甄光俊认为,梅兰芳把独创的新戏送到天津来演出,一则说明天津观众不保守,对新的艺术创作有鉴赏能力;二则说明他对天津戏曲市场走向了如指掌,同时也说明他对天津观众的信任和尊重。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梅兰芳在天津演出过的时装与古装新戏如《上元夫人》、《俊袭人》、《千金一笑》、《洛神》、《黛玉葬花》等等有二十余出。在这些剧目里,有一出《童女斩蛇》创作缘起与天津有直接的关系。1917年秋天,天津发大水,灾情严重,市区可以陆地行船,周边乡村一片汪洋。在老百姓缺米少柴,困苦不堪的时候,偏偏有人借机造谣骗钱,说是老百姓得罪了金龙大王,善男信女们纷纷烧香许愿,地主乡绅也借机搜刮民财。梅兰芳为老百姓的愚昧而痛心。为了宣传破除迷信,他以天津水灾发生实事为由头,又参考了《搜神记》的某些情结,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编排出时装新戏《童女斩蛇》,并故意选定农历二月初二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演,这一年,他才23岁。 义演捐助津城灾民 说起梅兰芳与天津的渊源,不能不说他当年对天津公益事业无私的支援。据当年报纸刊出的消息统计,他在天津参加的各种义演数不胜数。 1917年设在北京的天津水灾急赈会,为广募捐款而邀请北京各戏园子组织义演,梅兰芳带头响应,他与俞振庭、王凤卿等联袂出演,一个晚上连演《黛玉葬花》和6本《雁门关》双出,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个人又掏腰包再捐大洋200元。1922年天津南善堂为筹集款项,在天福舞台(今滨江道康乐饮食店址)举办义演,刚刚从香港演出归来的梅兰芳与杨小楼等人合作,连续演了3天。1926年天津八善堂为修筑天津大红桥堤坝筹款,梅兰芳应邀前来……基本上,只要是天津的义演,梅兰芳必定登台献艺。这位艺术大师,在天津人心目中留下的不仅仅是台上风靡众生的光彩,还有那山高水长的先生之风。 本报记者沈沂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