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香港画报》发刊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15:56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嘉宾 杨锦麟(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它曾是个南海边陲的小渔村、供奉菩萨香烛的手工作坊。历史的机缘使这个小渔村和小作坊在160多年前,成了中 国最早和列强接触的“点”。这次“邂逅”,使香港被英国
如今,它已不再是那座寂寂无名的小渔村,而是一座国际大都市,是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旅游中心 和运输中心,是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一块小小的试验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勤劳敬业,加上长期累积起来的法治基础、自由 经济的游戏规则、日臻完善的商务环境,构筑了香港的成功。 尽管回归后的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泡沫经济幻灭、经济结构性转型的痛楚,以及旋踵而至的诸多考验,香港 依然是中国通往世界的桥梁,香港人对祖国依然一往情深。 香港的前世今生,始终铭刻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荣辱成败。香港的前世今生,始终无法摆脱中国的印记。 迄今为止,能客观反映香港的历史和现状的内地媒体似乎还不多,或者只将香港视为“阅尽人间春色”的声色犬马之 地,或者只将香港视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购物天堂。兰桂坊行走的醉客,弥漫夜空的酒香,中环林立的银行,行色匆匆的 港人,是内地民众对香港的第一印象,也可能是印象中的永恒。 尽管只隔着一条浅浅的河,内地对香港的了解似乎还停留在表层。《青年参考·香港画报》愿意将自己作为内地青年 精英了解香港的窗口,并争取使之成为香港和内地工商界交流的平台,这是难能可贵的使命承担。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也正因 为行之不易,更显志向与雄心。 要实现使命,需要的不只是“香港概念”,更需要“香港精神”——与时俱进,力争上游。没有愿景和境界的媒体是 没有生命力的。为了这份愿景和境界,谨以此文为《青年参考·香港画报》的面世助威呐喊,以壮行色。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