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与《规范》的变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16:47 中国教育报 | |||||||||
1981年,我国颁布了"文革"后的第一个《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1991年,颁发了《小学生行为 规范》;1994年,颁发了《中学生行为规范》。日前,教育部又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实施了20年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以及实施了十几年的《小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调整、补充与修改。
这种产生与变化的背景是什么?就此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参与此次修改工作的有关专家。 据专家介绍,"文革"前,中小学是不设德育课的,那时讲"文道统一",把那些能激发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关心 他人、关心集体的文章都选编在语文教材中。如《囚歌》、《朱德的扁担》、《小英雄雨来》等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课文 ;另外还有那些非常感人的、文采很好的、也能使学生受到教育的文章,比如《司马光砸缸》,就是告诉学生要机智、勇敢。 除了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少先队的活动和寓教于乐的课外、校外活动,比 如军事游戏,请参加过革命的前辈做报告等等。 而"文革"十年,却完全扭曲了少年儿童的心灵。那时的中小学生是不学为好,认为知识多了就是"臭老九",反对 智育第一,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教育。单独突出政治教育,实际上是全面否定了培育人的基本要求,德育变成了极左的东西,让 孩子接受不了的东西。因而他们不仅没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这种左的方法、左的内容让孩子们内心空了。那时不说与别人 的关系,不说孝敬父母,不说尊敬老师,也不说怎么说话,怎么做、立、走,就是会打、砸、抢,会打人就是有革命意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仍然是思想比较混乱的时候,制定中小学生《守则》,对中小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规范要 求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所以,1981年,我国发布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这在当时是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 的。同时,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认识上还有许多不明确的地方,所以只能搞一个原则性的守则。但是太原则了又没法操作, 所以当时的《守则》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虽然是短短的十几个字 ,对稳定和恢复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又如"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讲究卫生,服装整洁, 不随地吐痰","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打人,不骂人"等都是针对"文革"中给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的不好影响 而提出的。 1981年就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为什么到1991年才开始制定《规范》呢?据有关专家介绍,因为认识要 有一个过程。经过"七五"、"八五"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课题研究,反复讨论,到1991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小学生行为 规范》。《规范》中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如《守则》中没有"孝敬父母"这一条,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孝"是封建的,经过 专题研究,统一了认识,即"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例子说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这次修改守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与行为规范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当年的实际,审视我们原 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有必要对此进行修订。(记者赵小雅) 相关专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