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贷款规模受限制 外资银行难逃中央调控“大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13:03 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邵洁发自北京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日前联合颁布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 境内外资银行的外债将实行总量控制。

  受银根紧缩和贷款限投的影响,中资银行现在日子比较难过,相比之下,外资银行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夏季房展6.24国贸开幕
的“行动自由”让它们的中资同行 颇是羡慕。甚至有外资银行表示,此次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它们来说可能更是一个机会。

  然而事态迅速有了变化,外资银行贷款数额的快速增长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不久前银监会要求外资银行提供其 超过1亿元人民币贷款客户的资料,紧接着就是此项《办法》的出台。

  《办法》规定:中国将对境内外资银行的外债实行总量控制,境内外资银行须于每年2月底前向国家发改委或外汇管 理局提出关于本年度中长期外债发生额或短期外债余额的申请,并有一次申请调整的机会,并规定除出口押汇外,境内外资银 行向境内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不得结汇。

  “银监会对中资银行的信贷调控让我们外资银行才过上几天好日子,没想到我们也难逃出紧缩政策的大网。”汇丰银 行的信贷部某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道。

  “在此次宏观调控中,监管者一致将眼光放在了中资银行身上,”上海复旦大学孙立坚教授说,“但引起通货膨胀的 货币供给应由两块资金组成:一是信用货币;二是外汇储备兑换出的人民币。”而引发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孙教授认为更多 的应该从外汇储备兑换出的人民币部分考虑,而非信用货币。

  “从今年一季度外汇储备的统计数据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要大于贷款的速度,说明此次货币供给的增多很大程 度上是由外汇占款引起。”孙教授解释道,而令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从去年开始外债的急速增加。

  我国现行的政策是,境内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经外汇局核准后可以结汇,而中资银行的外汇贷款不可以结汇。安邦咨 询分析师陈伟分析,这更加刺激企业从外资行贷款,增加外币负债,以享受外汇贷款的利差收益以及可能的人民币升值收益。

  有鉴于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易宪容博士评价,这个《办法》不啻于对中国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方式的一次重 大调整,其中包括统一了境内中、外资银行待遇,创造了银行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上述汇丰负责人坦言,外资银行的另一个变数是,《办法》其实就是变相地控制外资银行的贷款规模。“这一政策的 出台,将令我们流失那些希望通过借外币的方法‘曲线’借到人民币的客户。”

  据悉,去年以来,中国外汇贷款及短期外债联袂增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许多企业利用政策绕道结汇。今年一季度 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而去年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新借入外债,初步估算同比增长7 7%,且多为短期性质。而至今年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为1441亿美元,增长26.6%,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外 汇存款仍保持在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新的《办法》,境内外资银行向境内机构发放外汇贷款,按照国内外汇贷款方式管理,除出口押汇外,不得结汇 ;境内外资银行对外提供担保,按对外担保进行管理;境内机构为境内债务人向境内外资银行提供担保,按国内担保进行管理 ;境内外资银行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还本付息不得购汇。

  易宪容称,这个政策的直接结果是,利用人民币与外币的利差绕道结汇的资金将大大减少,从而减缓中国外汇市场结 汇的外币资金。这对人民币升值以及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压力,都是一个利好。

  某外资银行负责人表示,外汇贷款被监管部门间接控制住以后,打算大力开拓人民币贷款市场。但招商银行一资金部 负责人则认为,在此阶段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业务也受到了间接的控制,“其实,现在已经从要求控制贷款规模,到‘控制 资金的融出规模’。”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