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关注环保专题 > 正文

走进七里海 珍惜每寸土地 津沽环保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14:3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7月5日消息(记者赵凯)最近,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天津市环保局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珍惜每一寸土地”的2004津沽环保行活动,集中对天津市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采访。走进七里海

  七里海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区域,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总面积95平方公里,以其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改善京津地区空气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京津“绿色肺叶”之称。在“2004津沽环保行”采访活动中,这里的莽莽芦荡,粼粼碧水,蓝天飞鸟,给记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七里海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地势低洼、常年积水,遍地芦苇丛生,是天津最大的芦苇产地。芦苇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养育野生动物等多种功能,同时又是造纸、纺织的好原料。天津市宁河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克忠:“芦苇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社会价值。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看,芦苇在七里海有5.5万亩,正常年景测算它可以产芦苇3000万吨,如果每公斤0.8元,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

  七里海是鸟类的天堂,也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在浓密的芦荡中、广阔的水面上,栖息、繁衍着200多种鸟类。过去,由于存在打鸟、捕鸟现象,使七里海栖息的鸟类锐减,特别是丹顶鹤、天鹅曾一度绝迹。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和管理处罚力度,几年来,查处各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案件136起,累计解救、放飞活鸟近15万只。天津市宁河县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克忠告诉记者,现在,保护鸟类的观念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从现在来看,在七里海的鸟类还是比较多的。一些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从这迁徙路过。老百姓对保护鸟类增强了保护的意识,现在公开捕鸟得到了遏制。”

  牡蛎滩、贝壳堤和湿地,构成七里海特有的三大自然景观。这些海路变迁、地质变化的珍贵遗迹,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对研究海洋学、湿地生态学等多学科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天津市宁河县正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七里海保护规划。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傅芳生在接受采访时,为记者分析了七里海自然保护区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土地权属保护的不统一,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个七里海湿地要养育多少人呢?七万人口。有五个乡镇,有25个行政村,这些农民得靠它来生存,那么它跟保护的条件发生了一些矛盾。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感觉就是说,七里海湿地的保护因为现在都是各家分散的保护,象海洋局对它有保护的条例,象林业局、环保局、水利局,多家保护又不统一,对于七里海的保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七里海水域辽阔,水质优良,适宜鱼、虾、蟹生长,是天津重要的水产品基地。目前,有可供养水面4.5万亩,鱼蟹年产量可以达到1200万公斤和50多万公斤。此外,七里海还是全国著名的小站稻基地,种植水稻达4.5万亩,总产2000万公斤。

  宁河县表口村村民于文江在七里海承包了100亩水面进行养殖,每年纯收入上万元。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到七里海参观、游玩的人的越来越多,保护好七里海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地的同等大事。“你看这个草首先没人割了,放羊也不让放了。在以前没人管,放羊的、割草的。主要的是养殖,养鱼、养蟹,往那边去放水有闸放水,栽水稻,小站稻,收益不就是高点么?”

  七里海需要保护的同时,也需要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傅芳生认为,首先要把保护放在前提,在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七里海保护采取那些措施呢?第一个我们要沟通它的水系,解决一个它与外水连通的问题。第二个就是说七里海环海路的修建,同时又为行人提供一个陆上生态旅游的一个线路。另外我们在空中也有一个想法,建立一些了望塔,能够使那些环境保护的爱好者、科研人员,还有我们的中学生进行观测、实验。另外我们还想对周边五个乡镇25个行政村进行整合规划,让它的土地和它的人口都集约起来。通过这些措施呢,将来能够形成一个100多平方公里的在京津唐三大城市之间一片巨大的绿洲,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的场所。”塘沽碱渣山

  天津市塘沽区碱渣山综合治理是国家提倡的大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999年列为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2000年列入了国家计划,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历时5年日夜兼程,采用适用于高盐渍土地带填垫的碱渣制工程土技术,累计投资3.5亿元,将碱渣1600万立方米制成工程土填垫坑塘洼地975万平方米、建设了一座33万平方米的紫云公园,腾出土地230万平方米,规划成生态环保型社区,建设了19.5万平方米住宅、6.6万平方米学校、10公里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碱渣治理的初战告捷以及基础设施的逐步落实,使地区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恢复生态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生态恢复工程的实践。

  清末民初,塘沽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30%。随着民族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碱需求量急剧增加,1917年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候德榜在塘沽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碱厂-永利碱厂(现在的天津碱厂)。制碱工艺是以盐为主要原料,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纯碱业的发展带动了制盐业的繁荣,托起了中国化工工业的脊梁,同时也奠定了港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制碱规模的不断增大,制碱业的繁荣,对塘沽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每生产一吨纯碱就要产生0.3-0.6吨碱渣,碱渣做为工业废料就近堆放在海边,随着退海地的不断扩大,城市的不断发展,最早形成的新港三号路碱渣山已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三号路碱渣山占地面积1.51平方公里,碱渣平均厚度为10米,碱渣堆量1600万立方米,按规划标高需治理1260万立方米;70年代初形成的六号汪子碱渣山占地0.75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为7米,碱渣堆量500万立方米,按规划标高需治理400万立方米;80年代初形成的三号汪子碱渣山占陆地面积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占用滩涂)0.92平方公里,碱渣堆量1300万立方米。碱渣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碳酸钙,经天津市环境检测中心检测,碱渣沥液中氯化物含量每升63500毫克,氯化物的存在使地表水质理化指标下降。

  碱渣在露天常年堆放,形成风化层,极易起尘。若风力达到五级时,碱渣起尘量迅增,空气质量处于恶劣状态,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天津开发区、保税区的环境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80年代起一些企业陆续在碱渣山上建起了煤炭仓储厂,碱渣堆场上煤炭仓储厂的存在,在白色污染上又增加了黑色污染,形成了塘沽区内的黑白两大污染源。碱渣山产生的粉尘、沥液不但对周边居民区和城市环境形成严重危害,更是污染海河下游水体和渤海近海水域的特大公害,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此外,碱渣堆场的存在还是时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三号路碱渣山所处的位置北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塘沽最繁华商业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是,黑白粉尘污染严重影响了良好的城市面貌,对开发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由于其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早在60年代天津碱厂就已开始了碱渣利用研究,把该厂院内的一座小碱渣山治理完毕。在治理后的土地上修建了厂房、铁路,并将碱渣治理技术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公开发表。

  为进一步完善天津碱厂碱渣治理技术成果,由建设部、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碱厂等单位共同对天津碱厂“碱渣制工程土技术”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根据碱渣特殊的物理、化学属性,首先由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对碱渣制工程土的性能做了多次试验,采取不同材料、不同配比、不同时间段进行试验,最后确定碱渣与粉煤灰和增钙粉煤灰按一定比例制成碱渣工程土。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建设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配合编制《天津市塘沽区碱渣治理开发工程实施方案》。

  治理碱渣山工程启动后,天津市塘沽区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历经5年日夜兼程,截止到2003年底,累计投资3.5亿元,动用各种机械160余万台次,将碱渣1600万立方米制成工程土填垫坑塘洼地975万平方米,腾出土地230万平方米。如今,在原有碱渣场上,160万平方米散货物流中心投入使用,76万平方米港口配套用地已被港务局作为仓储场使用,4万平方米的滨海电厂拔地而起,19.5万平方米生态环保型社区住宅已建成入住,建设的紫云公园占地33万平方米,利用碱渣500万立方米,栽种各色树木百余种30万余株,培植花卉4万余株,草坪16万平方米,新建各种管网、管线配套基础设施26万平方米,建设市政道路10公里,彻底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紫云公园从用碱渣堆建山体到绿化全部是环保型工程,专家们认为这是国内乃至全世界唯一的利用工业废料建设的环保型公园。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自2001年12月10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以来,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以建设全国示范区和重点地质遗迹保护示范区为目标,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和各项建设。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作为2003年市政府改善城乡人民生活20件实事之一项目,于2003年11月8日正式揭碑开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总面积342平方公里。其科研价值、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很高。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曾评价蓟县地质剖面:“在欧亚大陆同时代地层中,蓟县剖面之佳,恐无出其右者”。目前,现已形成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九山顶石英砂岩林景区、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九龙山碳酸岩峰林丛景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7个景区,总计87个景点。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地球科学知识和美学魅力的天然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自然景观美、文化底蕴厚、科学品位高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自然风景区,使人们得以享受自然,陶冶情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现已成为蓟县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来蓟观光、游览、考察的专家学者、游人明显增多,对外影响力日益扩大,蓟县的知名度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蓟县旅游、建筑、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即将启动实施。现正在和有关规划设计部门积极联系,拟编制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详细规划;筹建地质博物馆、完善地质公园主碑广场等工作,为申报世界级地质公园作好前期准备工作。蓟县作为天津市“后花园”的地位将更加巩固,作为大北京经济圈的作用将会日益显现。

  根据景区划分原则,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7个景区: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背景资料:一、什么叫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地质公园不同于单个地质遗迹,而是把一个区域上的重要地质遗迹点,结合生态系统,科学、系统地组合,形成公园。它建立的基础在于引人人胜的地质景观,寓教于游的科学内涵,脍炙人口的文化底蕴,让人留连忘返的社会风俗。建设地质公园是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下,供科普教育、地质研究、生态旅游等,使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施惠当代,福及子孙。二、什么叫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地球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而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好地质遗迹是人类的责任。三、地质遗迹包括哪些方面?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是人类共享的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按照造成遗迹的动力因素、主体物质组成及形成原因,大致分为8大类①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特殊的岩石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河流峡谷地貌等);②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地层剖面;③具有观赏和科研价值的地质构造形迹《褶皱、断层、节理、火山构造等)④具有特殊价值的岩石遗迹(典型的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产地;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产):遗迹产地;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产地;⑦具有古人类演化的史前火类重要遗迹;⑧具有观赏价值或特殊意义的水体(瀑布、泉水;地下河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洪水或泥石流遗迹、崩塌或滑坡遗迹、火山遗迹等)。四、为什么要建国家地质公园?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珍贵的地质遗迹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地质遗迹类型,其中有许多地质遗迹是我国独有,世界罕见,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然而,这些亿万年来逐渐形成的珍贵的地球遗产,却长期“养在深闺”,既不能展现其巨大的科学、旅游价值,也不能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有所贡献。随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地质遗迹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保护好、开发好地质遗迹,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为了让我国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发挥其巨大的科研、科普、旅游功能,从2000年起,我国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与世界接轨,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实践证明,我国国家及省级地质公园的建立,使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学到了许多地学知识,为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提供了基础。同时,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景区拓展科学内涵、提升科学晶位、打造旅游品牌、扩大知名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使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地质奇观:

  羊背石海。位于蓟县城北,由于这里大量的碳酸盐岩经风化溶蚀,形成众多像羊背一样的石头,一块块距今有14亿年的羊背石相拥相连,形成一片蔚为壮观的羊背石的海洋,因此这一碳酸盐岩石林地貌被称作羊背石海。

  大海波痕。中上元古界地层中的沉积层记录着大海波痕,距今已有16亿年。这里波痕的形态分为单脊波痕和双脊波痕,是研究古地理环境的重要证据,为世界罕见。

  泥裂。这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中的一种特殊的沉积现象,它酷似我国古代一种造瓷工艺的美丽文饰。这种泥裂代表沉积环境的演替,对探索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环境的变化提供重要的自然信息。

  火山气孔。在中上元古界,有一座古火山遗迹,它是距今16亿年前海洋中喷发的火山。火山喷发物堆积的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以及从火山口流出的火山熔岩,至今清晰可见。

  八亿年跨越。在八仙山景区,有着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的世界奇观,这里两种不同颜色岩石紧密地连为一体,其中一种是26亿年前形成的浅黄色太古界角闪斜长片麻岩,另一种是18亿年前形成的中元古界含砾紫红色的石英砂岩,二者之间为不连续沉积,缺失着8亿年地质历史的地层。

  骆驼石。以花岗岩地貌景观著称的盘山有一座山峰酷似石骆驼,也称骆驼石,是盘山众多的名石、怪石之一,也是盘山花岗岩地貌的一大特色。它是盘山花岗岩巨大石块沿多种节理经长期风化剥蚀雕琢而成的动物形象石。

  石蛋山。盘山花岗岩因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石蛋山奇观。

  褶皱。位于九龙山景区的褶皱地质遗迹,显示了奇特的地层弯曲现象,由背斜和向斜,构成了典型的褶皱构造,它是距今14亿年千古海沉积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地层受构造运动水平挤压力作用,使水平展布的白云岩地层弯曲而成的。

  宇宙尘。与陨石同类的天外来客宇宙尘,位于九山顶景区,它是从宇宙空间飘落到地球上的星际物质。其化学成分以铁为主,多呈圆形,科学家认为宇宙尘是冲向地球的陨石碎块,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未尽的物质。

  叠层石海。在中上元古界,有保存完好的多姿多彩的叠层石。叠层石是远古时代海洋中大量繁生的藻类植物活动与海洋中碳酸盐类胶体、二氧化硅胶体等沉积作用,共同形成的奇异岩石。叠层石不仅是珍贵的地质遗迹,也是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章媛

  相关专题:新浪关注环保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