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谭伯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17:00 青年参考 | |||||||||
人不忍欺 市面上有数种曾国藩相人秘诀之类的书,概可归类于社会科学中“领导学”或者“成功学”范畴,我对这些专业不感 兴趣,因此没看过这些书。但是,清末以来的笔记小说,却又举出很多例子,试图说明曾国藩在“相学”上确有独到的造诣。 案例太多,指不胜屈,有兴趣的人随便抓一本与湘军有关的书,就能发现几条。此文也要讲一个曾氏相人的故事,
湘军克复南京后,政府工作的重心由武统转移到文治,需要大批文职人员。因此,被“髮匪”们“荼毒戕害”了十几 年的东南士子,纷纷出动。原任公务员的,忙着恢复身份;资格不够,或者志存高远的,则投身各位大帅的幕府(湘、淮两军 幕府中的佼佼者甚至做到了督抚级别的大官)。曾国藩幕府,天下第一,理所当然成为各位准幕客的首选志愿。入幕跟入学一 样,需要考试。考试则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不一定当庭挥毫,缴上几首过得去的诗文即可交差。面试则由曾氏亲自主持。 某日,一人赴考,自称萧山人,曾在浙江省教育系统工作。见面之后,他先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类的宏大 叙事开始,煽乎得老曾一愣一愣。接着,谈操作实务,老曾提问:属下“欺蔽”上司,是一个行政难题,阁下对此有何高见? 此人面色一变,语调一转,说:骗不骗,是个伪问题。谁会被骗,才是问题所在。 曾氏肃然起敬,赶紧摆出愿闻其详的姿态。他说: 这个问题,一般说讲,不外乎两种状况:或者属下不曾欺瞒,他却总抱疑心;或者已被属下欺瞒,他却毫无觉察。今 日衮衮诸公,唯有左大帅(宗棠),心细如发,性猛于虎,故属下压根儿就不敢欺瞒他,不愧是当代豪杰。 听人如此颂扬左氏,老曾未免有点不服气。这人却不疾不徐,侃侃而谈: 但是,将左公和中堂您比较,他却稍逊一筹。为什么呢?因为,他至多做到“人不敢欺”而已。您以诚感人、以礼待 人、以道化人,却能达到“人不忍欺”的境界。不敢,那是被动;不忍,则发自内心。前者是法家的恐怖主义,后者则庶几实 现了儒家的理想。所以说,欺蔽问题的解决之道,左公不如曾公啊。 不知不觉间,这套欲扬先抑的说辞打动了老曾。明日,即派他督造船炮。 此文篇首,就说了这是一个反面教材。故此,萧山人几天后便携款潜逃,就是题中应有之义。贪污公款案报到督署, 属下建议通缉此犯,曾国藩默然良久,叹口气,摆摆手,说:算了,算了,由他去罢。 回到内室,老曾黯然独坐,自言自语:“人不忍欺?人不忍欺!人不忍欺?人不忍欺……” 这到底是谁相谁的面呢?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