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北京旧城保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11:06 新京报 | |||||||||
作者:江新 在世界历史上,不光是北京,对所有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来说,现代化都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看起来是各种观念的不一———历史与现实、文化与发展、政府与市民、GDP与精神文明等问题纠缠在一起———但背后是各种实际利益的冲突。在北京,要解决这些冲突,恐怕根本所在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在其指导下进
旧城保护,首先是一个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艺术的问题。 现在来看北京,显然当年的决策者,过于看重了国外的经验,把一种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变成了一种不可挑战的权威。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当市场经济的大潮袭来时,当古都面临着开发的压力时,旧城改造显然又很不适当地放大了“拆”字。这两种“经验”,更多的是在“喜新厌旧”,是把复杂的城市管理简单化,在这个简单化的过程中,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幸没有成为首先考虑的因素。 时至今日,首都的旧城保护已经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对于当年保护者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安置新来的管理者和居民,而现在北京所要面对的,却首先是四合院中成千上万的居民。在这些居民之外,急于谋利的开发商,对GDP格外青睐的地方官员,其关系之复杂,利益纠纷之多,已经远非过去所能比。而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这些利益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旧城保护成败的关键所在。 要处理好各方利益,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成为城市管理者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求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而不是畸形地突出某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旧城保护的倡导者,已经有意无意地从这一思想出发在反省过去城市发展中的失误。比如,很多专家指出,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来创造高GDP,去推动房产市场发展,把某一个经济发展的指标神化,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这种思路毁掉的不仅仅是建筑文明,而且还有很多市民的生活,只会不利于社会稳定,与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 时不可失,失不再来。今天再谈北京旧城保护,已经没有新中国刚刚建都时的底气。当年的北京,是一个完整的古老城市文明,是一个比起长城来毫不逊色的建筑奇迹。当年保护者所讨论的,还是旧城完整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完整展现的文明,而只有一些“碎片”。现在的北京旧城保护,已经远远不是保和不保的问题,而是还能保住多少的问题。 文化和历史,与经济发展并不相悖,同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对人文历史的关怀,也不可能有对居民现实生活的关照,这已经是古都付了沉重代价后证明的真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指导思想的高度,为今后的古都旧城保护,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把正确的指导思想,落到现实的城市管理中去,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无论如何,我们的下一代,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北京,都将是对现在北京城市管理者最大的考验。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