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清史舌战未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5:30 青年参考 | |||||||||
"一个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万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谁能卒读?中国有历史以来花钱最多、宣传最厉害的 修史工程,形成几千万字的巨著,如果以后既改不了,又读不了,怎么收场?” 本报记者吴珊发自北京
2002年4月20日,《文汇报》“学林”版刊发了中国计量学院教授黄力民的文章《“官修正史”可以休矣》( 互联网上题为《今天应当怎样修清史》),明确反对著名历史学家关于“中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修清史”的建议,说得直接 一点,就是不同意“官修正史”。 同年7月27日,学林版又刊发了一组文章,大规模讨论了清史该不该修、如何修的问题。于是乎,在大修清史工作 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时候,关于修史的争论却在进一步升级。 挑起争论 争论的挑起者黄力民在《“官修正史”可以休矣》中写道:“在今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认为‘ 现在经济、学术条件均已成熟’,‘建议中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开修清史’。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的‘清史’也是由北洋政 府的清史馆所纂修,但据这位历史学家说,它‘是清代遗老编撰的,史实、史论、史识都站不住脚,不能作为一部正史流传下 去’。此事使人想到:今天——21世纪还有没有必要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前朝正史?国家与社会应当怎样支持历史学研究包括 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前朝史?” 黄力民认为,这位历史学家很郑重地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会议上提议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组织修清朝史,这顺便也排 除了地方政府、学术团体、社会组织、民间个人的修史资格。随后,黄力民提出了他的质疑:“设想一下若在北京某处挂出一 块‘中华人民共和国清史馆’的牌子不是很滑稽的事吗?……今天来谈关于《清史稿》的争论,应当只是它的学术地位、学术 价值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地位问题(它有没有‘政治地位’问题?)。” 集体回应 作为回应,主持编纂过“小清史”项目《清代全史》的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戎笙在《抛弃“正史”,创新 体裁》中说:“这样一部浩大的文化工程,当然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但绝不能与历代王朝的官修正史相提并论。…… 今天怎样修清史,最重要的是创新。首先是要创新体裁,还要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也撰文表态:“我不反对按‘正史’的标准修一部清史,以取代《清史稿》, 使中国传统的‘正史’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要修清史,官修是必须的。只有官修,才能有充足的经费,才能组织起全国一 流的专家学者,文献档案的搜集和利用才有保证。但这又是一项学术成果,应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在体例统一、文责自负的 前提下,应该允许编纂者有研究的撰写的自由,而不能因为官修就只能定于一尊。” 对此,黄力民再次抛出《关于修清史的争辩》一文,反驳官修正史。 学界担忧 伴随着关于大修清史的讨论和争议在国内学界升温,海外学者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 一位年近80的归国历史学者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担忧地说:“3000多万字的史书,篇幅太大,《史记》也不 过150万字。假使一个清史博士生一天看3万字,也要看1000天,普通百姓谁能卒读?采用承包的办法招兵买马,不是 做学问的办法,中国有历史以来花钱最多、宣传最厉害的修史工程,形成几千万字的巨著,如果以后既改不了,又读不了,怎 么收场?”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清史学者也告诉记者:“清朝本身留下的历史档案已经构成了完整系列,不可能把档案中的素 材都塞到历史当中去。清朝每一时期都有每一时期的完整的方略,也没有必要用今天的思想更新一遍。如果要更新,秦、汉、 唐、宋、明要不要更新?” 他认为,国家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应该投入到能够填补历史空白的部分,如民国史和抗日战争史上去,而不是挖史料重 修历史。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