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台“外交”闹剧曝光 摇尾乞怜的“过境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13:49 《环球》杂志

  


  台湾“外交”闹剧大曝光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让眼镜成为历史

  当一种势力心怀不轨、试图游走在主流的边缘捞取利益的时候,它最需要的就是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认同,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为继续边缘化游走找到一根可怜的救命草。

  “过境外交”、“金元外交”、“军购外交”、“点火外交”、“度假外交”、“体育外交”、“电影外交”……台湾当局绞尽脑汁,频频出招,使得“外交”活动的名目繁杂,花样不断翻新,目的就是企图扩大台湾在国际上的曝光率,并由此拓宽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借他国之力经营台湾“独立”。

  台湾当局不惜血本玩弄种种“外交”手段,不但白白消耗了台湾人民的宝贵财富和资源,而且在中国与某些国家间挑起诸多事端,成为不折不扣的麻烦制造者,更把两岸关系搞得形同水火。对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容“台独”的“外交”野心侥幸得逞。

  不过我们也发现,这些所谓的“外交”活动大多沦为一场舞台闹剧,落得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救命草”最终也会屡试不爽地摇身一变,成为束缚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根“钢铁索”。

  摇尾乞怜的“过境游戏”

  在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湾经济状况趋于恶化之际,台湾当局领导人仍然“闲不住”,于近期对美国发动新一轮的“过境外交”。

  继“立法院长”王金平于7月26日在纽约“过境”一天后,“行政院长”游锡堃于8月中旬先抵洛杉矶“过境”,待结束对中南美洲三国访问后,又于8月底经纽约返台。而此轮“过境外交”的真正主角——陈水扁则计划在9月初访问巴拿马、巴拉圭等国,“争取”在回程时经纽约返台。

  陈水扁当局大搞“过境外交”,除了要拓展台湾“国际生存空间”、加大分裂祖国的活动力度外,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吗?

  借“过境”进行“台独”活动

  2003年10月,陈水扁在“过境”美国时抓住一切机会向国际社会推销“公投制宪”的分裂主张,大肆进行“台独”活动。他在抵达纽约的当天即在“国际人权联盟2003年人权奖”的颁奖晚宴上发表题为“人权台湾,民主蜕变”的演讲,借“民主与人权”鼓吹“催生台湾新宪法”;随后又在“海外扁友后援会”上首次公开宣布要“制订新宪法”。

  陈水扁还不放过任何机会大放“台独”厥词,以制造所谓“外交突破”;利用吊唁宋美龄的机会,向在场的台湾媒体发表谈话,以骗得“政府领导人”在美公开接受媒体采访的“赞誉”;主动与聚集在下榻饭店外的亲民进党侨民握手,以“接见”侨民的行动凸显“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在无法达到与美官员直接接触的目的时,绞尽脑汁安排在出席巴拿马独立建国100周年庆典时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碰面”,并称其为1979年台美“断交”后最高级别的官方接触,还大事渲染自己与美国高层官员的“电话会晤”,从实质上提升他作为台湾“领导人”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蓄意夸大台湾作为“一个国家”的实际影响。

  由此看来,陈水扁当局搞“过境外交”无不是在为“台独”服务,并借“过境”之名扩大民进党影响,让美国为其推进“台独”背书,从而为“台独”势力壮胆,削减岛内民众对其推动“公投制宪”的质疑和反对。

  借“过境”提升“台美”关系

  尽管陈水扁当局把“台美关系”列为“重中之重”,但知道再次像李登辉那样访美是不可能的。于是以“过境”之名到美国活动,成为试探、提升“台美关系”的关键。

  2000年8月,上任不到3个月的陈水扁便以出访中美洲与非洲“友邦”之名,舍近求远取道洛杉矶,进行所谓“过境外交”,主要是借“过境”之机试探美国对台政策的底牌。

  2001年5月至6月,陈水扁又以出席“第三届台湾与中美洲首脑高峰会”为由,再度绕道“过境”纽约和休斯敦,其实质是访问美国。而陈水扁的此次“过境”也创下多项“纪录”: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涉足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首位台湾领导人;其停留美国的时间之长、会见和参观之多也超过以往;20多位国会议员破天荒地“集体拜会”一位到访的地区领导人。于是,“过境访美”成为进一步提升台美关系的“典范”模式。

  2003年11月,陈水扁“访问”巴拿马,“重头戏”依然是“过境访美”,去时“过境”纽约,回程“过境”阿拉斯加,台美关系在“过境”中一步步得到提升。

  此外,吕秀莲、张俊雄、游锡堃等“政要”也多次借出访“邦交国”的名义“过境”美国活动,进一步拓宽并提升台美的“实质关系”。

  借“过境”达成“连任”目的

  2000年“大选”后上台的陈水扁当局的种种“外交”行为,不是为突破困境,也非争取友谊,而是成为民进党连任所能获得选票多少的功绩。

  尤其是2003年台湾当局积极策划陈水扁任内第四次“出访”,其重点就是“过境”美国,为民进党的继续执政赢得“国内外”的支持。在当时陈水扁连任压力增大,选情越来越不乐观的情况下,2003年11月两次“过境”美国,为陈水扁拉抬选情,扭转不利局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其中,在参加巴拿马独立100周年庆典时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的“碰面”更是成了陈水扁“取得了重大的外交突破”的光辉业绩,刻意凸显了“美国正视台湾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

  陈水扁还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美国是台湾最好的朋友,台湾也是美国最好的朋友”,“小布什总统更是幕后守护天使”。就这样,美国超出惯例“礼遇”陈水扁的“过境”。台湾当局的刻意渲染和媒体的夸大炒作,使岛内民众形成“美方支持陈水扁连任”、“美方支持‘公投制宪’”的印象与解读,为陈水扁争取连任赢得了重大支持。

  借“过境”互动“军购”提案

  美国总统布什在任期内对台湾共核准了5项大型军售案,除潜艇、反潜机与爱国者Ⅲ型导弹未定案外,包括“基德”级驱逐舰与“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在内的军售都已经在执行过程中。在今年美国大选举行前,布什政府特别希望台湾能提出履行其他3项军购案的进度表,使布什能够对幕后军火商有所交代。目前,台湾当局已依布什“旨意”,在立法院会期结束前提出6108亿新台币的特别“军购预算”。

  台湾当局最新一轮的“过境外交”,一方面需要美国提高对台军售的质量、数量来为“台独”撑腰,台湾众多领导人在过境美国时也竭力促成布什政府尽快通过对台军售的剩余3项提案;另一方面,以“军购”为诱饵,把“军购”大饼端在台面上,让美方乖乖地让台湾领导人大搞“过境外交”。于是,也就出现了吕秀莲在军购特别预算提出后,敢在美国放胆高歌“台湾中华民国”;于是,也就有了陈水扁利用“立法院”休会期间,敢再玩一次“过境访美”的“外交游戏”。

  “过境外交”是陈水扁当局图谋建立新的“台美互动模式”所进行的“外交”活动,不但延续了李登辉时代所建立的联系对话机制,也重新建立了与美方的互信基础,并且调整了李登辉执政时拉拢美国国会抗衡行政当局,试图直接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做法,改以“迎合”方式争取美国支持,在继续讨好美国国会的同时,积极拉拢美国行政当局,从而也得到国会一些人及部分媒体的同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行政当局的“欣赏”,使台湾当局有了“日后经营双方稳健关系的本钱”。而对台湾当局以“过境”提升台美之间关系的活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孙党恩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