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在江西瑞金启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8:29 中国红色旅游网 | |||||||||
![]() ![]() 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标识 2004年是新中国成立55周年。 200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2004年是红军长征70周年。
这将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走过了55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回眸历史,我们深深懂得:中国革命历尽艰险,饱经磨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胜利来之不易,精神永当銘记。在我们面前,有一笔值得永远珍惜的宝贵财富,这就是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 2003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江西视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红色旅游打造成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 2004年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由江西发起,北京、上海、福建、河北、广东、陕西七省市共同参与签订了《七省市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推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新举措,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推广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组成调研组,于2004年3月和5月先后两次到江西、湖南等地调研红色旅游发展情况,制订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200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在理论版头条发表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的文章,并指出:“红色旅游是红色和绿色的结合,红色之旅是我国锦绣山河的大展示……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红色旅游产品之所以唱响市场,首先是因为它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既是观念创新,也是产业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探索一条良性循环之路。” 2004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宣布我国将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初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在当天国内要闻版发表的《“红色旅游”激人奋起》的文章中强调:“推进‘红色旅游’,是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大发展的积极举措,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对于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特殊功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9月,由15省2市旅游局共同参与的“红色旅游”研讨会将在中国革命的摇篮江西省召开……如火如荼的红色旅游浪潮正在席卷祖国大地! 重温红色历史,重走胜利之路,陶冶高尚情操……所有这些无不包含着人民对英雄业绩的无限崇敬和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向往与追求,构成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牢固基础。 “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顺流而动、应运而生。 相关专题: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