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唐槐见证千年史 龙门山有桃花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23:51 城市快报

  记者 黄卫/城市快报

  炊烟袅袅,犬吠声声,脚下曲径通幽,抬头满目绿色,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生长在沟壑山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由农家小院,走到了大山脚下。

  蓟县龙门山,本是一座掩映在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旁的“陪衬”。位于九龙山东侧 的龙门山中,只有一个有40户人家的小村落,当地人称为东水厂村。多少年来,这一小村落长期与外界隔绝,不要说外人不知道,就连蓟县当地人也不知其名。原先村子与外界的联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要走过二三公里的山路才能进入村内。如今,两条新修建的柏油路架起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同时,几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也被史学专家一一揭开。

  最老唐槐 藏身村中

  本市史学专家、原天津地方志编修办公室主任郭凤岐是第一个走入这块土地的地方史学专家。从去年十月至今,已先后在此考察了十余次,每次考察都有新的收获。郭凤岐形象地把这块土地比喻为:当代“桃花源”。

  据郭凤岐考察,原来去龙门山,要从穿芳峪乡果香峪村走山间土路,路狭窄而陡峭,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龙门山因藏在山中无人知。而清代,这里被圈为王爷的陵地,周围几百亩山林被禁止砍伐。延续300多年,这里可以说是天津最大的一片原始丛林。

  走进这片广被植被的山林,眼前闪过的是各种各样的参天大树,就在这片林中,竟然生长着一棵中国最老的古槐树。令人惊讶的是,这棵古槐不是生长在密林深处,而是生长在小村落的正中央。

  在郭凤岐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曲曲弯弯的农家土路来到慕名已久的古槐树下。眼前古槐之雄奇已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在一农家屋前,5、6个人合搂不过来的古槐矗立在小屋门前,巨大的树冠如同一把硕大的雨伞,傲然支撑在天地之间。离地两米以上,古槐树分成三个枝杈,其中一个枝杈已经枯萎干裂,而另外两棵枝杈依然显出勃勃生机。

  在郭凤岐的指点下,记者拨开树洞旁的杂草,霍然发现一个巨大的树洞!透过射入的光线,树洞如同一个缩小的茶室。如果摆上一个小方桌,4个人端坐其中打牌、饮茶,一点也不会觉得狭小。住在古槐树旁的村民、81岁的刘连轩老汉告诉记者,这棵古树的年龄早已无法考证,只知道从爷爷的爷爷时起,村里就流传大槐树的传说了。

  当郭凤岐第一次看到这棵古槐树时,也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据我考证,这棵古槐树已生长了1500年至2000年。至少是唐朝时所栽种,当地传说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处,在槐树下休息,所以称‘唐槐’。古树根深叶茂,树干粗可多人合抱,树冠能覆盖几亩之地,由于过去人们很少来到这里,所以在古树名册上,把它漏登了。相比较本市古树名册上的树木而言,这棵古槐树称得上北方第一槐,也可能是中国第一槐。经过园林专家最终确定,这棵古槐至少有1600年历史。”

  三杈唐槐见证日军暴行

  眼前的唐槐不单是历史的古迹,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同样受到了日军的摧残,更见证了日军残酷的暴行。在三杈之中,西边的一个粗杈已经枯死。就是这个粗杈,拯救过一村老小。

  据76岁高龄的村民刘连增老人回忆,“盘山、东水厂是八路军的情报站和抗日根据地。1940年的一天,八路军13团二营,在蓟县八沟作战,战士负伤以后,把枪支藏在棺材里埋在地下,200多名八路军战士转移到了东水厂。过了些天,头天后晌儿刚把秘密运来的枪支发下来,转天早晨,驻在马兰峪的日本山口部队和伪满洲国的讨伐大队,便包围了东水厂,我的母亲和婶子赶紧把战士们叫醒,马上转移。”

  日本兵一个八路军也没有抓住,气急败坏,把全村人都集中到南边的空地上,当时有八路军的伤员没走了,枪支便藏在中空的唐槐肚里和石头缝里。日本兵逼问谁是八路,枪藏在哪里?人们不说,敌人就把给八路军藏过枪的刘连增的父亲拉到一棵柿子树前连开三枪,刘连增的父亲被残忍杀害。如今,当年见证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柿子树已经长成了水桶粗的苍天大树。为了悼念被日本兵杀害的先人,刘连增的儿子刘景福,特意把自己住的院子建到爷爷被害的柿子树旁,让后代牢记历史。

  就在那一天,刘连轩老人也差一点失去父亲,日本兵枪杀刘连增的父亲后,又把刘连轩的父亲刘广琳弄到核桃树下,让他说八路军和枪藏在哪里。刘广琳不说,日本兵就给他灌辣椒水,然后把肚子里的水踩出来再灌,眼看把人折磨致死,又抓一把泥糊到刘广琳的脸上。见得不到情报,日军兽性大发,架起机枪要把全村人杀净。这时放火烧房子的日本兵,把唐槐的一个树枝烧着了(即枯萎的那个枝杈),顿时天下倾盆大雨,日军翻译不知为什么呕吐头疼。日本兵认为有神灵降罪给他们,结果日伪军被吓跑了。全村人获救了,刘广琳也被这场及时雨浇活了。虽然不久之后,刘广琳还是被日本人杀害了,但唐槐有灵气的说法也传开了。

  唐槐“立功”还不止一次。日本侵略军为了寻找八路军,在西边山上的树林中隐藏了三天,发觉了八路军一个连住在这里,进行三面包围。村民四婶看到了敌人的行动,跑回来报信。敌人的机枪就架在离唐槐不远处的墙角,但八路军首长和一连人都从大槐树后边转移了,连一个被打伤的都没有,而唐槐的身上,被子弹打了几十个洞。由此人们更认为唐槐是神槐。

  如今龙门山的村民安居乐业,却不忘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当年被烧的房子、古树的痕迹,正是那些侵略者的铁证。

  包森养伤地找到了

  沿公路走进东水厂村,村民们友好地向进村的客人打起招呼,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从村民们表现出的热情好客,让人感到山民的质朴与憨厚。近百年来,40多户人家,百十来人,组成了村子的全部人口。

  在调查中,郭凤岐又有了蓟县抗日史料的一个新发现———这里是包森率领的八路军13团的一个根据地,包森多次住在这个村落。81岁的刘连轩老人回忆说,包森经常率领八路军深夜来到东水厂村,在夜幕的掩护下,劳累一天的八路军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在村中宿营。由于战士们与村里的老乡很熟,把对方都看成自己的亲戚一样。当时的东水厂村还处于日本兵划定的无人区,村民们屡有被日本兵枪杀的。看到八路军打鬼子,老百姓说不出的高兴。所以尽管当时生活困难,当自己的队伍回到村里时,总要拿出当时最好的口粮———小米,招待战士。有时没有小米,只好就地取材,出门摘起野果子或是栗子给战士们充饥。

  在有关包森在蓟县抗日的史料中,他的养伤地点一直没有定论。刘连轩老人指着古槐树旁的一个石墩说,当年包司令员(当时包森兼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脸颊上被子弹打了一个洞,就在村里养伤,整整在这里呆了27天。据刘连轩老人回忆,在抗日战争之初,从延安就派来过八路军干部。记得最早到这里的,是一个被称为“老邹”的八路军干部,在这里组建了第一支八路军。当时村里的年轻人也想参军,但考虑到村里年轻人极少的情况,老邹先向村民解释了抗日的道理,然后告诉我们为八路军提供后勤保障也是抗日,所以最后只招收了2个本村人参军。后来,八路军首长焦若愚、田野、李耕涛都来过龙门山。康生也曾带着18个人,从延安来到这里,住了20天。

  古栈道暗藏冷兵器

  龙门山位于密林深处,青山绿水之间,正所谓“两山包一嘴,有宝又有水”。沿山路前行不远,一座陡峭的石壁横在眼前。据随行的采药人讲,这是被当地人称为龙门的地方。许多当地百姓盼望自己的子女学业有成,都会带孩子到这里“跃”过龙门,也算是当地的特殊风俗。这里的古树除唐槐之外,还有百年以上古树二千多棵。林业部门曾来这里为古树挂牌,发现古树如此之多,感到十分惊讶。这里有原始的植物园,树种之多,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一路沿山路上行,采药人边走边用采药工具拨打着前面的“杂草”,有时蹲下来将地上的一些“杂草”收入囊中。这位被当地人称为“药王”的采药人刘景龙介绍说,龙门山遍地是药材,一脚下去,可以踩到三四种草药。而且名贵药材很多,能治疗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是个天然药库。不过,“药王”刘景龙最得意的发现还不是找到名贵中草药,而是在龙门山上发现了一条古栈道。

  “龙门山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以前从来就没有人开发过。上世纪80年代,我在山上采药时,无意中在山上发现了一条横贯山间的小路。尽管小路非常狭窄,但可以断定是人们长期行走踩踏出来的。对于这条路我非常好奇,因为除了我以外,村里人很少上山。后来,在这条‘道’的道边,竟然找到一对‘熟铜双锏’,上秤一称,足有40公斤重。传说中,唐朝秦琼使用的‘熟铜双锏’就是40公斤,虽然不能说这是秦琼的兵器,但也说明过去打仗时,确实有人使用这么重的武器。”刘景龙说。

  在几里开外的山包上,依稀可见遗迹尚存的英各寨,也就是传说的穆桂英寨。郭凤岐认为,龙门山上发现了古栈道,村民们还曾经在古栈道上捡到了铜箭、斧头等兵器,这应该是我国至今罕见的古栈道了。据村民们回忆,发现这些古老兵器的地点,就在古栈道附近的几米之内。按照推断,找到更多残留的冷兵器,应该也并不困难。因为村民并不懂得这些发现的价值,很多已经被卖了废品。如今,只有一个金属的月牙铲的铲头被保留了下来。郭凤岐提出,如果对古栈道这一发现进行一次考古探察,说不定就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至少能够解决史学争议以及印证蓟县的一些古老传说。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