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专题 > 正文

向选举制度中不合理的传统运作规则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54 中国《新闻周刊》

  文/吴佩霜 唐益

  新闻周刊:北京市今年的区级人大代表选举为什么会涌现出那么多的自荐参选人?

  黄卫平(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改革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民主 意识的提高,同时,社会的这种意识很容易被活跃敏感的大 学生所接受,并体现出来。

  此外,具有独立民主精神的媒体的参与宣传,方便各地有意于自荐参选者互相了解和帮助,找到了心理共同体,不再 独自承受压力。

  “北京现象”是“深圳现象”的继续和进步,它受到深圳自荐候选人事件的影响,又比它更加迅猛。并且具有自己的 特点:组织化、理性化程度更高,动机和目的更加多元化。

  政府应该克制地看待自荐参选人,把他们的政治冲动和意愿表达纳入体制内释放,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

  新闻周刊:以高校为依托的自荐参选人和社会上的自荐候选人相比,有怎样的特点?

  黄卫平:高校内的自荐参选人更理想化,而且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求。他们注重的是,通过自荐选举的实践推动民主 选举制度改革的完善。

  而社会上的自荐候选人,通常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产阶级,更多地是希望通过提高政治地位,维护自己的经济利 益。

  新闻周刊: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受限于学制,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因而与人大代表固定的任期相矛盾,不能更好地行 使人大代表的权力。

  黄卫平:每个群体都有它的局限性,不能因为大学生有流动性就剥夺了他的民主权利。

  新闻周刊:大学生作为人大代表参与政治,经验的储备似乎稍显不够?

  黄卫平:选举人大代表是看他能否最大程度的代表民意,并不是看他是不是政治家。

  新闻周刊:北京今年涌现众多的自荐参选人,是否能成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黄卫平:上个世纪80年代初,北京许多高校曾涌现了自荐参选人大代表的风潮,主要是对文革的反思,要求类似西 方式的民主自由。

  但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它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响应和配合。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了 必要的措施,致使这股风潮未能延续下来。

  之后的每次人大换届选举期间,各地都曾出现过自荐参选的个案,应该说,他们都具有合法性的基础。

  但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实际运作惯例是“确认式选举”,即由组织事先安排人选,选举更多沦为了一种形式,被用以 获得合法性的结果。

  所以,这些自荐参选人被视为异己,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被刷了下来。

  我的观点是,中国的民主制度改革重点不在于增加新的民主权利,而在于把现行文本制度所规定的民主权利不折不扣 地一一落实,中国的民主程度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提高。

  自荐参选人的最大意义,在于他们切实地在行使公民的合法权利,这些行为将会给公众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直接推 动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是在向选举制度挑战,而是在向选举制度的不合理的传统运作规则挑战。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