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中国鞋在西班牙遭焚毁事件的启示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2日03:58 新民周刊 |
对华人一向友好的西班牙人,竟然放火烧了中国鞋商的货物。“9·16”烧鞋事件和“9·23”大游行,使全世界为之一惊。“这些毫无风度的言行,并不是什么西班牙反华情绪所致。”正在西班牙做访问学者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胡真才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因素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疯狂的“鞋都” 事发地埃尔切,距马德里约420公里,是西班牙巴伦西亚自治区第三大城市。这座人口只有20万的小城,素有“欧洲鞋都”的美誉。制鞋业是埃尔切的传统支柱产业,并使该城一度成为西班牙国内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现在,“鞋都”的光芒已经黯淡下来。当地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因缺乏竞争力而纷纷倒闭。2002年,埃尔切有12家鞋厂破产。去年增加到14个,今年头7个月已猛增到26个,共造成1000多名工人失业。 一些当地人认为,是中国鞋的大量涌入才挤掉了他们的饭碗。去年一年,西班牙从中国进口鞋子近6200万双,占进口总量的47%,价值2.2亿欧元。2002年,中国的鞋类产品开始零星进入埃尔切。由于市场行情看好,从去年开始,旅居西班牙的华侨华人大量从中国进口便宜的鞋类产品,并在埃尔切的卡鲁斯工业区开设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 埃尔切已成为温州鞋子进入西班牙乃至欧洲市场的中转站之一。卡鲁斯工业区内的中国鞋城现有66家鞋店,每家店每年销售的鞋子在30-60个集装箱之间。一些经营比较好的店面,一年的销售量高达200—300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价值8万欧元左右。在中国鞋商大举进入之后,当地的仓库价格也从40万欧元上涨到110万欧元左右,而买一双当地鞋子的钱最多可以买到3双温州生产的鞋子。 从今年开始,在埃尔切经常可以看到当地人发放的传单,内容主要是要求中国鞋商退出市场等等。9月14日下午,中国鞋城附近贴满了煽动埃尔切市民参加抗议游行示威的大标语:“埃尔切市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把埃尔切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把运送亚洲鞋子的集装箱全部烧光!”2天后,中国鞋城人山人海,火光冲天,空气中飘荡着焦糊味。 “9·16”烧鞋事件的最大受害人陈九松,浙江青田仁庄人,今年47岁。他1997年来到欧洲,最初以摆地摊谋生。2002年开始在波兰做起了鞋子生意。今年6月,陈九松通过西班牙穆尔西亚一位持老板居留证的朋友,合伙开了达尔美鞋业有限公司。公司法人是穆尔西亚的那位朋友,但这家公司的真正经营者是陈九松,老板居留证还在申办中。 事发当晚,400多人在中国鞋城游行示威。陈九松的一个集装箱货柜刚从波兰运达中国鞋城准备卸货。游行人群冲到他仓库门口时,陈九松拿着货物的发票和单证挤到警察面前,喊道:“我有正规手续,你们不要乱来!”可人群一拥而上,把集装箱推倒,并浇上早已准备好的汽油。混乱中,有人趁机抢鞋子,陈九松的腰间也吃了一记老拳。当地警察以“这里很危险”为由,把陈九松拖到马路对面的警方停车场,并锁了铁栅栏门。陈九松眼看着熊熊大火吞噬了自己的整个仓库。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陈九松近百万欧元的货物付之一炬。除了自己的血汗钱外,他还欠中国工厂的货款。陈九松的侄儿、一个30岁不到的年轻人,因经受不了刺激而卧病在床,神志不清。“真是飞来横祸啊!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讲民主讲法制的西班牙,会遇到这种事!”陈九松痛心地对记者说:“我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我不知道今后的生活怎么过?” 全球化的代价 像陈九松这样的海外华商,生活还得继续。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埃尔切的中国鞋商们已经成立一个鞋业协会,并聘请律师团准备向当地司法部门依法提起诉讼。每位中国鞋店业主都已主动捐献1000欧元,救助受害同胞。此外,中国政府对“埃尔切事件”表示高度关注。中国大使馆为此专门成立了紧急应对处理小组,当地警方也在进行调查工作。 其实,“埃尔切事件”并非偶然。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各类商品已迅速进入世界各地的市场,各国保护地方工业,围剿“中国制造”的事件时有发生。“埃尔切事件”只是个别的极端表现而已。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维多里奥广场附近正在形成新的唐人街,仅华人商店就有600多家。很多当地人对此颇有微辞,罗马市政府也明令限制华商发展。 在北非摩洛哥,当中国批发商在港口城市卡萨布兰卡开设商店后,引起一阵“恐慌”。今年9月,一份当地日报以“小心!中国人登陆!”大字标题指出,为数约1200的中国商人移居至摩洛哥主要城市,尽管会为当地经济带来活力,但也有商人担心华商会破坏卡萨布兰卡的经济及就业市场,带来不公平和违反竞争原则的做法。 对于“中国制造”在海外屡屡遭遇民间壁垒的现象,在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看来,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可以通过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达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理性目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是目前中国产品最显著的竞争优势。埃尔切中国鞋城的鞋子成本,自然大大低于当地生产的鞋类产品。这是西班牙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当然,这种代价是由西班牙的弱势行业在承受。 西班牙《真理报》的一名记者指出,埃尔切传统产业制鞋工厂的关闭和失业率的上升,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大批中国商家的进入。卡鲁斯工业区的不少制鞋商,有的把工厂改为仓库,高价租给中国商人赚钱;有的干脆改行变为进口鞋业经销商,自己去中国进货,效益反而比办厂好。特别是一些大的品牌鞋商,把生产基地移至中国和东南亚,因为那里的劳动力更廉价。所以,一些原先靠接大鞋厂定单生存的作坊就无法再生存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目前中国鞋商的销售额,只占埃尔切鞋类销售额的20%左右。而且中国侨民在埃尔切主要生产销售中低档鞋类,如旅游鞋,而埃尔切鞋商主要经营高档皮鞋。汪亮认为,埃尔切人应该对自己的制鞋业进行反思,敢于承受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降低人力成本,并扩大中高档皮鞋的销售网络,增加当地人的就业机会。 也有专家提醒,中国商人本身也应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据估计,中国每1万美元GDP的能耗是日本的40倍。英国《金融时报》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中国的工厂都按国际标准实施环保措施,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丧失殆尽。目前中国的出口商品,绝大多数是服装、鞋帽和其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此,出口商品实际上是在出口劳动力。中国简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还不到发达国家同类工人工资水平的2-3%,而且剩余劳动力资源又十分丰富。 汪亮说,尽管像中国鞋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还将保持一段时期,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产品不仅要打价格牌,更应打出自己的品牌。“中国制造”不应只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应具备不可替代性,体现中国产品的质量、技术和文化价值。由此,中国产品将受到更多国外人士的欢迎,民间对“中国制造”的壁垒也无从竖起了。 撰稿/金 姬(记者) 相关专题:西班牙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