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6日23:45 城市快报 | ||||||||||||
从辉煌走向辉煌 解放前,天津金融业由于长期失调,资力消耗殆尽,元气大伤。1949年天津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帮助下,迅速恢复了金融业。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后简称市人行)成立。军管会立即限令工商业各户一律开门营业,恢复正常贸易。银行、钱庄于1949年1月17日正式开门营业。这样一来,城市中的中小型商业活跃起来,销售额增长,天津
1949年6月14日在天津人民银行的领导监督下,成立了证券交易所。一些银行如新华、金城等信托部随之恢复起来,代顾客买卖各种有价证券,吸收顾客存款。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银行体制发生变革的同时,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城市信用社等也逐渐出现,并有了很大发展。天津市已形成了以市人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1991年,天津的金融机构已达1100多家,从业人员26200多人。 1985年以后,各专业银行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管理方法,开办了固定资产贷款,新产品试制贷款、科研开发贷款、专用基金贷款、卖方信贷等。1986年12月,市农行率先开放全市第一家资金市场,随后,市工商行也建立了系统内资金融通市场。1987年,由市人行牵头,组成了跨地区、跨系统的“天津资金市场”。 1986年4月,天津外汇调剂中心成立,1988年10月又增设了个人外汇调剂业务,并先后进行了外汇留成等八个方面的改革。1997年全市各类金融机构累计达2533家,银行类机构1786家,其中外资银行13家,非银行类机构747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达4.15万人。1997年天津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金融市场发展较快,全年证券市场成交额961.58亿元(不含国债),比上年增长44.8%,其中在上海、深圳A股的股票交易额为924.64亿元,比上年增长58.2%。全年调剂外汇总额21.90亿美元。金融形势保持稳定。 天津的保险业已经初具规模,设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社会保险公司等天津分公司,分支机构157家,1996年保险业承担总额达2555.01亿元。 天津市金融工委介绍,与1997年相比,天津金融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天津市内、外资银行分别发展到14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12家,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93家,内资保险公司9家,合资保险公司2家。随着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也分别在天津市设立了监管机构。 近年来,随着天津市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已进入了快车道。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