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我们打通了引滦隧道”(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5日20:55 城市快报
“我们打通了引滦隧道”(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我们打通了引滦隧道”(组图)

1981年,驻津部队战斗在引滦入津工程的隧洞中。


“我们打通了引滦隧道”(组图)

当清清的滦河水流入津门的那一刻,不少像崔治风这样的引滦老兵泪流满面。


  军民鱼水情,天津市民最明白这句话的深义。要是没有解放军的奉献,天津人至少还要多喝几年的海河咸水。坐落在北辰区的滦水园,吸引着天津市民的眼光,唤起人们对滦水数百里奔来那一刻的深情回忆。清晨,两位当年的引滦老兵再次来到这里,模拟当年的施工场景设计的各种雕塑,陈列在展室中的种种施工器材,让两位参建者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当年。

  “四个月就完成了准备工作”

  那是1981年从春至夏的漫长日子,华北平原持续干旱。天津用水从每天110万立方米压缩到60万立方米,城市居民只好饮用自家的海河水。“天津一大怪,自来水能腌咸菜”,在市民中广为流传的口头语,反映了当时天津用水的紧迫。天津还有句俏皮话“海河水———闲(咸)溜”,天津的居民多么盼着早日摆脱这一尴尬局面。

  当年参加引滦工程的驻津野战军部队师政治部主任崔治风介绍说:“引滦入津工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天津市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措施。引滦入津工程是从潘家口水库引水,穿燕山山脉,使滦河水输入天津,全长234公里,包括隧洞、泵站、明渠、桥闸等工程113项。引水工程的关键是凿通一条9690米的引水隧洞。隧洞高6.25米,宽5.7米,是中国最长的一条引水隧洞。我们在1981年11月,从4省2市的200多个施工、训练点上,急赴河北省迁西县景忠山下。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在冰天雪地里完成了全部斜井开挖和主洞掘进的准备工作。”

  “我们没有发生一次事故”

  崔治风所在部队是野战部队,搞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缺少技术力量,也缺乏组织经验,但这并没有难倒他们。“为了尽快掌握工程技术要领,师、团机关都开办了工程技术讲座,请地方专家、工程师任教,先后培养了各类技术骨干近7000名,其中经过考核领取技术证书的5158人,形成了一支自己的技术骨干队伍。到了隧道工程后期,可以说所有的干部战士,都掌握了隧道工程开挖要领。”

  抚摸着一座引滦战士手持风钻开挖隧道的雕塑,与老首长同来的关建海显得十分激动,因为,20年前的他,就是一名风钻手。军事训练场上不要命的他,在引滦工程中,更是荣获北京军区授予的“硬骨头战士”的称号。

  “在开凿隧洞的施工中,我们师先后推广了全断面掘进、光面爆破、锚杆支护、钢代木、喷射混凝土等16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加快了速度,提高了质量,保障了安全。指战员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先后革新技术86项。同时,通过科学管理,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在4.5公里长的隧洞和5.5公里长的施工线上,每天有几十个作业队昼夜施工,9000多人进出隧洞,2000多部机械轮番作业,200多台车辆穿梭运行,每天要放100多炮,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从全线正式开工到建成通水,仅仅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比国务院计划工期提前2年。各项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达100%。”崔治风说。

  “隧道贯通的那一刻,他哭了”

  当年的输水隧道,由两个部队同时从隧道工程的两端对进开挖,野战军部队负责从横河到大黑汀水库2500米的地下隧道打通工程。虽说野战军部队在开始时经验不及兄弟部队,但虚心好学的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各项要领,进度逐渐加快。关建海作为其中一支作业队的队长,率领20多名小伙子与兄弟作业队也开展了竞赛,如果别的作业队一天开挖5米,他就要开挖6米,始终在全师保持第一的推进速度。“隧道中的温度与陆地可不一样,在距离地面近40米的地下,即使外界有30多度的气温,进入隧道中施工的战士,也要穿上棉衣,只有等到浑身是汗的时候,才能将棉衣脱下来。”关建海说。

  最令他们难忘的一刻,当然是两支部队隧道即将贯通的一瞬间。得知两天后隧道就要全线贯通时,在隧道中的关建海竟然开始“违抗军令”,率领作业队一直向前开挖,后续作业队进洞替班,关建海说什么也不下去休息。饿了,接过传递下来的油饼大嚼几口;困了,就和衣而卧,在洞中眯一会儿,然后继续工作。当又一根钻杆打入石壁,从钻杆那头传来的感觉一“轻”时,关建海马上意识到,隧道打通了!果然,钻杆从石壁撤出后,一丝亮光从对面传来,隧道打通了。

  两边的战士顿时叫了起来,飞快地推动钻杆,运出碎石,近了,又近了,当对方的战士忽然从那边冲过来的时候,关建海激动地哭了!准备好的鞭炮在洞中响了起来,这些年轻的战士用最朴素的欢呼声,表达出心底里迸发的激情。

  纪念碑永记他们的功绩

  1983年9月11日,当清清滦河水流入津门的那一刻,天津沸腾了,多少盼水的人泪飞如雨,多少盼水的人彻夜难眠。从此,天津结束了无可靠地面水源的历史,每年引滦有了近10亿立方米生活、生产用水。天津的发展,翻开新的一页。20年来,引滦入津工程累计向天津供水160亿立方米,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0年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5.38倍。

  “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在高强度的工程任务下,战士们都保持了军人应有的顽强精神和不怕吃苦的意志。当时许多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看到我们战士开通的隧道质量和进度,都感到不可思议,以为我们是专业的工程兵部队。实际上,战士们是靠一种奉献精神做到了常人想象不到的事情。即使在隧道贯通的转天,各个连队的指挥员,又向师部请战,没顾得上休整,又投入到引滦工程的地面工程,这就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崔治风自豪地说。

  历史不会忘记,天津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当年的那些引滦工程英雄们。1983年9月21日,天津市隆重召开引滦入津工程通水庆功大会,向施工部队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旗和奖状,并在海河的三岔河口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树立了子弟兵的大型雕塑,以示永志不忘挥师引滦、造福人民的人民解放军。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