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粮食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7日10:28 外滩画报 | ||||||||
外滩记者许凯李云灵(实习)/报道彭辉 持续近一年的全国部分粮价上涨日前“稳中趋降”,这是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日前对媒体公开宣布的。始自去年年底 的这一波上涨行情终于打住了。 专家称这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第7次粮价波动。
由于它是发生在新一届政府开始执政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之中,所以此次价格波动的原因 、走势以及政府的调控都显现出区别于以往的新特点:除了供求关系外,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十分引人注目,中央政府对粮价 采取了鲜见的“温和”态度。 毫无疑问,研判此次粮价波动,会对我们观察广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三大势力左右粮价 自199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同时储备粮被大量释放,而需求却在稳步上升,粮价的上涨实属必然。 "这次涨价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事件,其中最直接的动因是农业灾害导致全球农作物减产。" "目前粮价的上涨就意味着'潜亏可以不亏了',赚回来的这笔钱比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 贴和减免税的总量还多。" 外滩记者 许凯/报道 需求遭遇供给之困 粮食供需矛盾是此次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外专家几乎对此没有异议。关键是供需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去年我国粮食领域创下的三个最低:从1998年到2003年的6年间,粮食播种面积由17亿多亩下降到不足1 5亿亩,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总产量从5123亿公斤下降4307亿公斤,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 粮食占有量从412公斤下降到334·3公斤,是22年来的最低水平。 与供给相反的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的需求却呈平稳增长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陈开远介绍,2002年以前,我国 每年大约消费粮食4600-4700亿公斤左右;2002年国内粮食消费需求达到4800亿公斤左右;2002-04 年,国内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递增50亿公斤。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的减少呢?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资深的粮食问题专家卢锋教授认为,1994年以后,中国开始出现粮食供大于求 ,“卖粮难”现象与此伴随,导致农民不愿多生产粮食,造成粮食产量下降。此外,自然灾害的因素和各类泛滥的“圈地”行 为以及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因素都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 粮食产量下降了,政府要控制粮价上涨,只好开始向市场释放库存。 “这些年,粮食库存总量在逐年下降,估计目前国家粮食库存量为1500亿公斤左右,只相当于全国5个月左右的 用粮量。这个数字是低于正常库存水平线的。”陈开远说。 而与国家库存相比,民间库存减少的幅度更大。1998年底我国农民人均存粮达660公斤,可供出售的人均余粮 约250公斤。目前预计农民的存粮水平已经降到近十年最低水平,几年至少减少800-1000亿公斤。 同时,其他社会存粮的减少也非常明显。城市居民基本不存粮,粮食加工企业存粮也很少,地方储备都在下降。 “持续的粮食减产,造成粮食供应不足,且缺口逐年扩大,促使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在每年约4800亿公斤的 强劲需求下,粮价的上涨实属必然。”卢锋教授对《外滩画报》说:“库存少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国际粮价上涨拉动 “这次涨价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事件,其中最直接的动因是农业灾害导致全球农作物减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 系主任唐忠教授认为。 “国际粮价的上涨,对国内粮价上涨起着拉动作用。”卢锋教授赞同唐忠教授的观点,他说,“像小麦,以前中国都 是进口,现在却在出口。” 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后,粮食市场逐渐开放。通过粮食进出口,我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小麦、大米和玉米都已 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互动。世界粮食价格能够充分传递到我国市场,并影响我国的粮食供求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征兵介绍,从1998年以来,全球粮食总产一直处于下跌趋势。2003年 11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月报称,2004年世界粮食库存预计为3.82亿吨,较上年期末库存低了94 00万吨(约20%)。 全球粮食产量以及库存的降低,导致国际粮价高涨。于是在连年欠收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仍在强劲地对外出口。而大 量的粮食出口进一步增加了国内粮食的供需矛盾。 2001年我国大米出口186万吨,进口27万吨,净出口159万吨;玉米出口600万吨,进口3.9万吨, 净出口596万吨;小麦出口71.3万吨,增长了278.6%,进口73.9万吨,净进口2.5万吨。 即使在2003年底我国粮价出现了上涨的时候,我国粮食贸易除大豆及油脂外,基本上还呈净出口的格局。 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言称,此次国内粮价上涨的直接诱因,来自中国的一次神秘采购。曾有媒体报道,2003年10 月份中国曾在全球市场进口粮食,此举导致国际市场粮价高企,反过来拉动国内粮价。 “中国10月份由出口粮食变为进口,这个事实即使不发生,哪怕只是一个传闻,也足以引起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发生 一场强烈反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分析说:“中国的粮食库存数据是保密的,这使外界无法得知中国市 场的真实供求状况,而发生在国际市场上的采购就成为惟一的参照信息。一旦中国买家出现,国际粮食大户就会联手哄抬价格 ,自然导致价格涨势扩散,直到影响中国国内粮食价格。” 两大政策追求的目标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政府在背后推动粮价上涨。但种种迹象显示,由于过去粮价过低,政府希望通过提升粮价来保护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粮食价格的回升性上涨。 对于粮价上涨,国家发改委的基本判断是“利大于弊”。利的方面是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弊的方面是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从政策面来看,扶持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在此前提下,对于粮食 价格的上涨,国家采取调控措施来干预粮食价格的积极性不高。 事实上,自去年10月粮价上涨以来,国家并没有大量集中抛售储备粮,不少地方反而在增加储备粮。只有在200 4年2月份,粮价涨幅过大、过猛、过快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在3-4月份,抛售的各种储备粮达到600万吨 以上。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陈开远分析说,总的来说,过去粮价过低,政策面主要以提升粮价为主,客观上推动了粮食价格的 回升上涨;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政策加以了调控,促使粮价合理回归;同时最低保护价格的制定,封闭了粮价的下跌空间, 也制约了粮价大幅上涨的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成贵认为,此次粮价上涨应该是政策追求的目标。其益处有二:一是有利于 农民增收,协调城乡利益关系;二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1996年-2002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了3326元,增幅达76%,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却发生了较大幅度的 下降,农民收入却只增长了550元,在较低的基数上增幅仅有28.5%,这二者之间很不协调。 另据有关业务部门估计,去年八九月份国家保护价粮食库存3200亿斤,每斤平均价差0.146元,潜亏460 多亿元。 “目前粮价的上涨就意味着‘潜亏可以不亏了’,赚回来的这笔钱比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税的总量还多 。” 李成贵乐观的估计,如果今年下半年能把市场粮价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之上,不仅农民可以继续得到好处,而且国家也 可以不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 资料1:粮价到底涨了多少? 根据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粮价行情,2004年10月15日的粮价与去年同期对比如下:一年间,全国不同地区 、不同品种的大米批发价格从每公斤1.5-2元涨到了2.4-3.5元;而面粉的批发价格也从1.35--2.13元 之间涨到了1.96-2.5元。粮食零售价格的涨幅,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8%。 根据2004年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份全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3.9%,其中油脂 价格上涨22.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3.5%,鲜蛋价格上涨30.3%,水产品价格上涨15.6%,鲜菜价格 上涨5.8%。 资料2:建国以来的6次粮价波动 (1-2属于生产短缺型,3-6属于生产过剩型。) 1、1952-1953年 供给下降,粮价上涨,统购统销 土改结束,粮食对城市供给出现短缺。1953年9月,国家粮食收购计划只完成了80.1%,而10月份的粮食 销售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3%,供需缺口在40亿公斤以上,物价随之大幅上涨。政府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提出“统购 统销”政策,建立国家垄断的流通部门,形成新的农产品规模供给主体。最终,“统购统销”和“合作化”成为一种长期制度 。 2、1959-1961年 “天灾人祸”,粮食短缺 三年自然灾害,导致1959年后粮食供给连续大幅度下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除了1958年的“大跃进 ”外,原因还有“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的苏联式资本密集大工业生产留下的“后遗症”:其一,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化必然导致“资本增密、排斥劳动”;其二,国家工业产品必须完成“工农两大部类交换”,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积累。粮 价曲线再次上扬。 3、1984-1985年 需求弹性减小,“卖粮难”自谋结构调整 1982-1984年的“大包干”重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从原来不到6000亿斤,连续跨越6000 亿斤、7000亿斤和8000亿斤三个台阶,到1984年超过8400亿斤。但1970年代以来实行人口控制政策,人 口增长趋缓。再加上1980年代中期,城市消费者还是凭票购粮,需求弹性很小。这一切直接导致粮食供给过剩,到1980 年代后期,农民自发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 4、1990-1991年 供大于求,农民自发购销放开 从1989年开始,国民经济连续三年在低谷中运行,城市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下降,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却使得农业 主产品全面过剩。1992年社科院农村所测算,20多种农产品中,收入弹性大于1的只有两种,说明大部分农产品已经供 大于求。农民收入低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为此,各地自发地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到1992年底全国除了27个县外,大 部分地区采取了“购销放开”的改革。到1993年底,当时900多亿斤的粮食挂账,在经济进入高涨期、拉动价格不断上 涨的作用下减掉了200多亿斤。 5、1994-1995年 粮食抢购,政府调价 1992-1993年,经济开始过热,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对低质农产品的需求;另 外,1994年1月1日外汇改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7%,使得外贸和南方各省突然从“进口粮食”转为“向国内市场抢 购”。于是就出现了1993年秋的这场“粮食抢购风”。“抢购”也对政策形成了误导,1994年政府一次调价达42% ,1996年又再次提高了40%。 6、1996年 刺激过度,生产过剩 为了回应第5次粮食波动,政府的数次调价大大刺激了粮食生产,1994-1996年粮食产量连续跨越了9000 亿斤和10000亿斤两个台阶。粮食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产量目标,但人口增长需求却没跟上,相当于当时中国还缺少 7200万人口来消费粮食。于是,这提前4年增产的粮食必然形成过剩。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