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重修清史专家:曹雪芹和努尔哈赤同等重要(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03:26 新京报 | ||||||||
百余项目实行招投标
新京报:传统的易代修史是开史馆,征选修史人才。这种方式难以胜任眼下编纂清史这样的大工程。这次修清史有什么改革前人之处? 马:一开始,我们是想成立一个修史馆作为实体单位,将参与者调入这个单位,统一管理。但这种老方法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已经不适用了。 这次我们采取招投标确定工程的项目人选和经费分配。整个工程分解成150个课题,分别立项。至今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召开4次评审会议,确立了103项课题主持人。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了工程用的招投标方式来进行一项学术研究? 马:整个清史编纂共分150个课题,一个课题就是一个项目。怎么主持这么大一个学术工程,我们编纂委员会也在不断摸索,选择招投标这种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公平公正。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目前是最好的。 新京报:学术工程毕竟不是真正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方式的“嫁接”,有没有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 马:我们是希望所有的项目都以招投标方式确定,但有的课题投标的人只有一个,按照投标法只能流标。我们考虑到现在清史研究队伍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变更,凡是只有一个投标的,这个作者目前又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就采取委托形式进行。 新京报:现在参加投标的人主要是哪些研究人员?成名的清史专家对招投标这种方式能完全习惯吗? 马:从投标的人来看,顶级的专家也有,但是不多,因为这部分人基本上都年事已高。主要的投标人一部分是刚退休的,一部分是40岁至60岁之间的。因为投标人要求必须是正高职称,所以30岁上下的年轻学者很少。 新京报:工程招投标讲的是企业资质和工程报价,清史招标又采取什么样的评定标准?正高职称类似一种资质准入门槛,除此外还有哪些标准,遵循什么样的评定程序? 马:投标者要拿出与投标课题相关的课题成果,还要求他有从事项目研究的时间,有自己的课题组成员,为人如何、合作意识、课题组内部的工作氛围都是评审的内容,由评审组决定中标人。 评审组由7—9人组成,其中5-7名相关领域专家是从2000多人的专家库随机抽选的。投标者本人以及他的亲朋好友都要回避。 新京报:有没有被遗漏的优秀人才,比如他本身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可是他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参加投标,整个工程也会因此没有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 马:这种状况确实是有的。那也没办法,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下发一个红头文件将他招来。不过从目前来看,很知名的专家遗漏的很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