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的小说《骑兵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12:30 青年参考 | ||||||||
巫唐 说《骑兵军》,首先想起的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时候看连环画,对保尔和他战友们的亮相印象深刻:他们 头戴缀有红五星、带个尖儿的圆锥形翻毛帽,肩挎步枪、高举马刀,旋风般冲入画面。保尔曾经就是第一骑兵军中的一名战士 。就题材而言,《骑兵军》和《钢铁》有部分重合。
然而这两部作品所描述的,看起来却像是完全不同的两支队伍。在《钢铁》中,保尔们的马刀代表了一种压倒性的正 义力量和红色激情,几近完美,至于他们的敌手,无论白军、落后分子还是波兰人,都罪有应得,死不足惜。在伊萨克·巴别 尔笔下,同样具有鲜明群体色彩的骑兵军战士,却更多地展现了他们的内心和灵魂,力量十足、激情四射的表象之下,某些在 《钢铁》中确切不疑的东西,在《骑兵军》中就显得更为摇曳、模糊、躁动,从而也更为丰富。巴别尔的小说呈现出一种狂热 与冷峻、残忍与悲悯、强硬与软弱相伏相倚、浑然一体的原生态,美丑、善恶、是非之辨,都还是后起的,面对这种原生态, 它们显得过于苍白无力。 巴别尔1894年生于海滨城市敖德萨,是犹太商人的后代,被家人送进敖德萨商业学校。然而在这所学校里,一位 法师教师却引导他进入了文学世界。于是他开始逸出既定轨道,不顾人家劝他去当个店铺伙计的忠告,走上了文学道路。22 岁那年与高尔基的会见改变了他的一生,高尔基肯定了他的才华,刊发了他的几篇小说,并让他“到人间去”。他一去就是7 年,先后在罗马尼亚前线当兵,在契卡、征粮机构、敖德萨省委等部门服务,而他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就是以战地记者的 身份,亲历了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的战役。战争结束后,他在战地日记的基础上创作并陆续发表了30多篇小说,长者五六千 言,短者仅数百字。这些小说最后结集为《骑兵军》。 前两年中、乌合拍的电视剧《钢铁》主题歌有一句:“布琼尼的士兵准备出发。”“布琼尼的士兵”这种说法很恰当 地表明了这支队伍的性质:它不仅是红色骑兵军,更是带有深刻的布琼尼色彩的哥萨克骑兵军。革命热情和反犹倾向在骑兵军 身上共存,而身为犹太人的巴别尔,显然不可能如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一味沉浸于红色激情当中。巴别尔在日记中更多地描述 了战争的残酷和他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是“在参加一个盛大的、无休无止的追悼会”,把哥萨克士兵称为“一群有纪律 的野兽”。《骑兵军》发表后,布琼尼对它很不满,指责他把骑兵军写成了马赫诺匪帮。1939年,巴别尔被捕,他哀求让 他完成他“最后的作品”,但仍于1940年初被处决。1957年《骑兵军》在苏联重新出版,并很快在欧美文学界刮起新 的“巴别尔旋风”。 巴别尔认为“语言的明确性和力量”就在于再也无法从一句话里剔除什么,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写完一 篇,都感觉自己会老好几岁。但是他所获得的回报也是丰厚的:《骑兵军》问世后,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博尔赫斯称赞 这本书独一无二,并认为其中的一篇小说《盐》享有散文难以企及、只有诗歌才能获得的荣耀:很多人都能将它背出来。以“ 电报体”著称的海明威致信爱伦堡,说:“看完巴别尔的,我觉得我还能更凝练些。”在意大利,由于卡尔维诺等人的高度赞 许,巴别尔曾被《欧洲人》杂志评为世界100位最佳小说家中的第一位。 国内上世纪80年代已有零散的巴别尔小说译文,比如翻译过来的美国大学教材《小说鉴赏》(克林斯·布鲁克斯等 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中,就收录了《进入波兰》,也就是《骑兵军》的第一篇《泅渡兹勃鲁契河》。19 92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孙越译《骑兵军》是该书第一个中译本。2003年有两种《红色骑兵军》译本先后问世,一种是戴 骢译本(浙江文艺),一种是傅仲译本(辽宁教育),傅译本还包括《敖德萨的故事》以及《故事集》,共收入60余篇。这 个最新推出的插图本《骑兵军》,是戴骢在旧译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政委康金》等篇译文有较大改动。 《骑兵军(插图本)》[俄]伊萨克·巴别尔著戴骢译;王天兵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