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报专题 > 正文

湖北省巴东县艾滋山村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09:25 新周报

  《新周报》记者荣海文

  像打工一样去卖血

  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有一个叫三坪的地方,是竹林坪村、周家坪村和福场坪村三个行政村的总称,三个村靠一条乱石公路彼此相连。正是在这条并不起眼的山间小路上,从19
92年开始,走出了一大批三坪卖血者,他们带着干粮,坐着农用车,“像外出打工一样”,颠颠簸簸地走上了卖血求富的道路。

  现年42岁的汪猛福是竹林坪村五组的村民,他们五兄弟都是1992年第一批到河南南阳等地卖血的三坪人,现在,五兄弟中只有他一个还健在。他向《新周报》记者讲述了在河南南阳第一次卖血的经历。

  1992年10月,汪猛福找亲戚借了一百多块钱路费,同其他村民一道,辗转两天,来到河南南阳一个被称为“二机厂”的血站。

  当时,在“二机厂”血站,阳性血单采(只要血浆)“一针”130元。所谓“阳性血”是指乙肝患者的血,按理这种血是不能用的,而据献血员称,阳性血是生物研究所用作科研和生产疫苗用的,所以,比阴性血要贵。而阴性血是没有乙肝的血,“一针”仅50元。一般情况下,“一针”两袋,共800CC。

  汪猛福的血是阳性血,这让他很高兴,毕竟可以多卖一些钱。采血时,年轻的女护士让他躺在一张脏兮兮的床上,然后用橡皮管捆住的他的手臂,扩张的血管胀得像蚯蚓一般,“针头有火柴头那么粗,输血管有小拇指那么粗,怪吓人的。”

  抽罢血,护士叫汪猛福躺着别动,随即,将他的两袋血和十来袋相同血型的血,同时放进一个洗衣机大小的“搅拌机 ”(离心器)里“搅拌”,半个时辰后,红色的血袋变成上红下白两种颜色。

  汪猛福依旧躺在床上。他看见护士将血袋上半部分的红血球分离出来,又拿回到自己床边,挂上输液架,通过尚未拔掉的抽血针,输回到自己体内。而白色的血浆则被拿走,它们最后变成钱,揣进汪猛福的口袋。

  然而,汪猛福至今无法确定,回输到自己体内的红血球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反正十来个人的血混在一起,谁知道输给我的是哪个人的?”

  巴东县疾控中心提供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从1992年开始,三坪三个行政村有204人到河南卖过血。而当地村民则称,“肯定不止这个数”。

  村民叫它“南阳病”

  自从村里有人开始卖血,宁静的山庄就开始变得不安起来。

  三坪卖血队伍中,死得最早的,是一位姓谭的三十岁的小伙子。村民们说,他1994年回来后,好像得了一场感冒,就“走”了。

  1996年开始,卖过血的青壮年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大家都以为是“血抽干了、体质弱了、抵抗力差了”的缘故。这些亡者生前症状都差不多,感冒、发烧、消瘦,临死时,枯瘦如柴、周身溃烂、淋巴异常肿大。

  当地医院救治时,一般也只当感冒治疗,用药也没什么效果。医生和村民们没见过这种怪病,但他们渐渐发现,死者都到南阳卖过血,后来,他们干脆管这种病叫“南阳病”。直到现在,还有村民这样称呼。

  巴东县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截止2004年8月30日,三坪三个行政村共死亡输血人员33人,平均年龄35 岁左右。而村民们说,死亡的人数并没有统计全,“有的卖血回来后不久便死了,但没有被统计上去”。

  2002年七八月份,巴东县疾控中心的防艾人员首次走进三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摸清卖血人员的底数。对自愿作检测(大部分卖血者及家庭成员不愿检测)的一百多名进行抽血,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已确认27例艾滋病感染者,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59岁。

  艾滋患者亟需心理关怀

  从2003年开始,三坪所有的艾滋病人都能免费领取治疗药品、免交农业税、艾滋家庭学生上学也免交学费,县政府还在三坪修了一座艾滋病温馨家园,专门为艾滋病人提供治疗服务。

  湖北省卫生厅曾于去年初组织部分专家成立联合工作组,进驻巴东,协助当地政府进行艾滋病普查、宣传、治疗等项工作。

  但记者在三坪采访时发现,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生存境遇虽有所改善,但他们更希望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他们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希望不被人另眼相待,像从前一样与村民们交往。

  “上面来的人有点怕坐我们的椅子,有的吓得直打颤,不敢喝我们的水,不敢吃我们的东西,这对我们伤害很大。” 一位艾滋病村民说。

  许多艾滋病村民表示,再多的钱也治疗不了他们心中的阴影。

  汪来民自从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整个人就变了,整个家庭也变了。尽管药物是免费的,过节时,政府还送来大米和慰问金,但妻子外出打工,已有几年没回来了,甚至没有一点消息,他似乎意识到她不会再回到这个家了。

  听说有记者来村里采访,汪来民气呼呼地跑到半山腰,没说几句,就哭起来,粗糙的手边擦眼泪边说,我把痛苦装在心里,我本不愿流这个泪,我当过兵,我本是一个硬性汉子。

  他接着提出来要和记者打架,“你过来和我比试比试”,说着说着,汪来民款起袖子“真的”上来了,而过了一会,他又提出要买啤酒给记者喝。

  有村民偷偷告诉记者,汪来民得病后,“脑筋不大正常了”。

  艾滋病人的下一代

  汪小娟今年11岁,读小学五年级。

  汪小娟的爸爸是艾滋病患者,已经快半年不能做农活了。汪小娟每天放学回家后,要挑水砍柴做饭,还要打猪草喂猪。由于力气小,一次挑水只能挑半桶。记者见到她时,她在灶屋里,系着青布围裙,给爸爸煮鸡蛋面条。旁边的火炕里,还熬着爸爸的中药。她含着泪说,爸爸是一个可怜的人,一辈子没过个好日子。

  汪小娟的爸爸告诉记者,他什么都放得下,就是放不下他可怜的女儿。

  福场坪村的谭波14岁,个子高高壮壮、皮肤黑黑的,俨然一家之主。他妈妈因患艾滋病,三年前就死了,他爸爸也是艾滋病患者,现在吃着艾滋病防治的药,下田干活已经明显不行了,只能当当帮手。

  谭波10岁时就因无钱读书而辍学了。下学后,他撑起了这个家,到村里开会、犁田、到镇里去拖肥料,到亲戚家去借钱……

  谭波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等爸爸的身体好了,自己能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挣点钱,把老房子给翻修了。

  (注:文中艾滋病患者及其子女均为化名)

  相关专题:新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