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报专题 > 正文

贵州石漠化生态危机调查:人为活动成危机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09:35 新周报

  11月22日,据《贵州都市报》报道,贵州省有45万人口需要移民搬迁,原因是“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

  贵州,曾誓言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崛起。然而,残酷的石漠化现状,却成了贵州发展道路上难以克服的障碍。

  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石漠化生态危机深度关注,贵州石漠化治理也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新周报》记者 姚海鹰 发自贵州

  这里的庄稼地异乎寻常。石头,一丛丛、一堆堆地窜出土壤,嶙峋而狰狞。一亩农田里,石头就占了一半还多。在石头与石头的缝隙间,土层薄而贫瘠,庄稼苗稀疏瘦弱。

  11月28日,贵州六枝县大用乡。记者看到的情景,向远道来访的访客诠释着“石漠化”这个冷漠干硬的名词。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喀斯特源于加拿大地理俗语,意即碳酸盐岩构成的地质,该类地质遇雨水后,易发生溶蚀化学反应,非常脆弱。而喀斯特生态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不见片土,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此现象典型高发于贵州省。

  据统计,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592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石漠化”贫困

  11月27日晚,8点钟光景,在贵阳火车站对面的沿街马路上,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妇女,她们一见到外地旅客模样的人,就上前搭讪:“住旅馆吗?老板,带你到便宜的地方”;“小弟,来看录像吧,8块钱看通宵”……这群招揽生意的妇女,有四成以上为45岁到55岁的中老年妇女。

  路边快餐店老板陈红星告诉记者,这些妇女“都是从毕节、安顺这些地方来的,也是穷得没办法,地里没有土可以种庄稼,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石头,不出来怎么办,拉一个客人能提成3块钱,这么大年纪又能做啥子?”

  这是记者刚下飞机踏入贵州,第一次直接感受到“石漠化”对当地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贵州省86个县(市)行政区中,已有74个被水利和林业部门列入“石漠化地区县级名单”。而据贵州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监测站高工沈涛 提供给《新周报》的最新数据,全省86个县(市)行政区中,“除5个没有石漠化现象,其余81个都非常严重。”在这些县市,石漠化与贫穷紧紧相连。在近一周的调查采访中,记者亲眼见了在石漠化阴影笼罩下、贵州深山里让外界难以想像的贫困。

  六枝县是贵州遭受石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六盘水通往六枝的是一段崎岖的山路,路边大部分房屋用山石砌成,房屋后是一座座荒凉的石山,山上怪石嶙峋,褐色的石灰岩裸露在灰黄的苍穹之下。庄稼在石缝之间仅存的一点空地上生长,因为没土,加上缺水,植被极其稀少,这里适合生长的农作物主要是土豆和玉米,它们是山民的主食。

  路边偶见一家农户,低矮潮湿的石头房子建在约30度的坡地上,屋内光线昏暗,最值钱的家当是床上一套分辨不出颜色的棉被,房内不见光鲜干净的家具,哪怕是一只木凳。主人银发国今年42岁,他告诉记者,这个地区许多农民的年收入只有300元左右,他说话的声音恹恹的,对生命与生活似乎毫无兴致。

  11月29日,贵州省扶贫办综合处处长罗有铭向记者坦承:“贵州省74个石漠化严重的县市,几乎囊括了贵州50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和20个一般扶贫县。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全省最贫困的地方。”

  贵州省扶贫办提供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止,贵州省人均年收入低于620元人民币的还有32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强,而这320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74个石漠化县市地区。

  罗有铭一脸苦涩:“贵州的现状就是这样,受石漠化影响的地方就是一方水土根本养活不了一方人。”

  “石漠化”生态形成路径

  贵州多山,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当地俗语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亩平,人无三分银”。

  一踏入贵州,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六盘水、安顺等地,无论是在清镇新店,还是在北盘江峡谷和贞丰城郊,漫山遍野都是石漠化地区特有的“景观”:千奇百怪的砾石、巨石、灰石、白石,很难见到平整肥沃的土地。路边、城市边、连绵的山峰之间,是一座座或重或轻表土早已冲蚀的光秃秃的石山。高速公路只能在被石漠化的山石之间艰难穿行,为防止公路两旁的山体滑坡和石头滚落,高速公路两边的护坡防护工程随处可见。

  人口超过500万的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坐落在群山之间逼仄但还算规则的山间平地上,地势错落起伏,其它地、县级城市也大抵如此,都处于群山环绕之中。而群山万岚,却并无外界想象中的美丽,因为这些山绝大部分也是已经石漠化后的石山,光秃无绿,面目狰狞。

  特殊的喀斯特地理特征是贵州成为“石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喀斯特地质生态本来就十分脆弱,而加速导致石漠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则是人为活动。

  贵州省农业土地面积只有2.3%,主要集中在各种山间盆地、谷地或者洼地中,而其耕地更是量少质差。为了达到农业生产和增产目的,贵州省许多县市被迫走上毁林、毁草开荒的道路,“坡耕地”和“大规模垦殖”耕地因此应运而生,然而,过度垦殖却加剧了水土流失,也加剧了山林土地的石漠化。

  研究观测表明,垦殖率(在山坡地上人为开垦所得耕地总数与耕地总量的比值)的多少与石漠化进程的快慢,是成正比关系的。在贵州省土地垦殖率最高的是毕节地区,垦殖率高达46.38%,其次是六盘水和安顺地区,分别为43.96%和43.04%,土地垦殖率在40%以上的有六枝、黔西和遵义等20个县(市)。它们是垦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

  耕地石漠化,林草地“垦殖”变耕地,耕地再石漠化……贵州似乎陷入了石漠化的恶性循环之中。

    石漠化的生态危机

  学术界普遍认为,石漠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实质上就是水土流失问题。

  六盘水市水保科科长张光忠介绍,六盘水1958年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后因人口增长过快而陡坡开荒,天然植被遭到极大破坏,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18.35%降至1986年的7.53%。

  根据2003年对贵州石漠化严重地区安顺市的卫星遥感照片显示,安顺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当地国土总面积38.1%,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质山地、半石质山地、裸岩等石质荒漠化难利用土地面积则占总土地面积的10%。

  石漠化对贵州主要的灌溉水源——水库的打击,也是致命的。资料显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贵州贞丰县鲁贡镇坡搞水库建成不到15年便被泥沙淤平报废,下游农田被冲毁;另一水库管路水库建成不到20年也被泥沙淤平报废,下游的几千亩农田因此不能灌溉。

  由于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石漠化地区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水荒,如果治理不及时,“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多年以后将成为一个缺水的石头之省。

  贵州严重的的石漠化问题会对贵州乃至全国,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呢?

  这是一个难以一言蔽之的问题,即便是再资深的学者和专家,对此的回答,都会显得十分谨慎。而现实的情况是,贵州省目前已发生和石漠化趋势严重的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还在以900平方公里的速度飞速扩展。

  2004年11月22日,《贵州都市报》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截至目前,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的约有45万人。”

  贵州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徐彦杰接受《新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45万”这只是一个保守估算,“简单地说,贵州省的石漠化已经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相当部分土地流失了,地表只剩下生命无法附着的石头,无法进行任何耕种,因此失去了生存条件,这就需要移民。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理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全贵州省将有一大部分土地也会变得只剩下石头。”

  “这绝非危言耸听!也许就在三五年之后,就不再是现在45万人失去生存条件需要移民搬迁的问题,而至少是200万,甚至是500万。”说这话时,徐彦杰的语气很严肃。

  据了解,2003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考察完贵州石漠化后,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贵州突出的生态灾害是石漠化,应当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重视石漠化问题。

  而更多来自业界人士的声音认为,贵州石漠化不仅危及贵州本土,而且对“两江”流域(长江、珠江流域)也有深远的影响。长江、珠江流域面积分别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65.7%和34.3%,同时,贵州省也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贵州省的水土保持形势如何,或者说石漠化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两大流域的长远生态安全。

  贵州官方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底,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9%。对此,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告诉《新周报》:“这个森林覆盖率尽管是经过了国家和当地大量的投入才获得的,但它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