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报专题 > 正文

陈水扁是“伧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11:20 新周报

  陈水扁是“伧父”

  《新周报》:你曾说,在思想家兼历史家的眼中,李登辉根本是不值得一写的小人物,而今7年过去了,你最近出书说,“在思想家兼历史家的眼中,陈水扁根本是不值得一写的
小人物”,你为什么会在认为不值一写的情况下还是要写?

  李敖:李登辉是一个典型的混蛋,是一个会在关键时刻出卖台湾的人,这话不是我李敖说的,而是彭明敏、谢长廷说的。1996年民进党“正副总统”参选人彭明敏、谢长廷散发传单时,就点破了。

  你猜猜看下面这10段话是谁说的“一、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二、必须把中国人的力量与智慧集合起来。三、我们在立足台湾,但不要局限于台湾,我们不仅要胸怀大陆,同时也要立足大陆,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抱负。四、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不能局限于这一小岛,必须有大陆作为腹地来维持、来支持,大家认清了历史文化与经济利益后,所谓的台独,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本人认为也将消失于无形。五、台独不可原谅,真的是数典忘祖。六、台独就是这样卑鄙、幼稚和有病态的。七、台独像魔鬼般的到处骚扰。八、要严正地指出,中国只有一个,而且必须统一。九、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社会多元化、文化中国化。十、由公意所制定的宪法,虽然无法施行于全中国,但其在自由地区所造就的丰富成果,已为未来中国统一的大业,奠定了可大可久的宏规。”上面这10段言论,全是李登辉说的。但李登辉在做完12年总统后,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大独派”,哪一个李登辉才是真的?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李登辉今天是真的,那他当时讲了假话;如果李登辉今天是假的,那他当时说了真话。可是,直到今天,李登辉都没有否认过他的大统派谈话,没有作废过他的谈话,没有更正过他的谈话,没有道歉过他的谈话,也不曾通知过我们他说错了话,这就是他的“四不一没有”,这“四不一没有”,直到今天,还在生效中,请问,你相信哪一个李登辉是真的?

  李登辉言行不一,这个人不可靠,陈水扁总要好一点吧?错了,陈水扁比李登辉还不如,是个贪小便宜的“伧父”(注:古语,粗野的人),连政客都不是。你看,美丽岛的辩护律师中,只有他要钱。吴淑珍当了第一夫人,还在炒股票。

  陈水扁也有两个。以废除“中国宪法”为例吧,一个是赞成“公投制宪”24次的陈水扁,另一个是反对“公投制宪”16次的陈水扁。他从2003年9月28日在民进党党庆会场上到2004年4月13日,在台北市红楼“青年国是论坛”上,总共讲了24次赞成“公投制宪”的谈话;但是,他从2004年5月20日就职演说到2004年10月23日凯达格兰学校开讲,总共说了16次反对公投制宪。善良的台湾人,心凉了吧?从就职演说稿给老美看开始,反对公投制宪的“乙阿扁”,就打倒了赞成公投制宪的“甲阿扁”,你还相信他吗?

  最大的快乐就是骂人

  《新周报》:你说过,在台湾活了这么多年,最大的快乐就是骂人,能够骂人、敢骂人,骂到爽,也愿为骂人付出代价,并且把这种喜怒哀乐、笑傲江湖、快意恩仇都能够写出来。写文章、骂人、办杂志、办报纸,您认为自已是全台湾白话文写得最好的人,但现在年轻一代的人,则多数透过电视节目认识李敖,而不是透过阅读。从报纸到电视,从文字媒体到电子媒体,作为媒体的风云人物,你怎样看待媒体的变化及功能?报纸与电视哪一种比较适合你的特性?

  李敖:政治人物必须跟着时代走,像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原走在时代的前端,但民国以后,时代前进了,他没有跟上,去适应新的时代,所以有严重的失落。文化在历史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文字乃是传递文化最重要的媒介。但媒体在进步,我们可以利用其特性宣传理念,毕竟这是另一种表达的方式,有情、有声音的演出。像鲁迅就不适合电视媒体,他只有158公分高,口才也不好,效果就不会太好。我是把媒体当作一个平台,诉求政治理念。正像参与“立法委员”选举一样,台湾政治人物不成材,兽面兽心,将来如果取得“立法院”的平台,我就有更大的空间诉求我的政治理念,把100个“一国两制”的好处说得清楚,举例而言,因为台湾是个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特性是“贪利”,算小账,我就可以把“一国两制”好处算给大家听,如厂商可以多赚多少钱,可以在两岸统一之下进联合国、可以不必花6108亿元的军购预算,多少个儿童就有营养午餐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