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报道四川篇: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22:26 央视《经济半小时》 | ||||||||
我们今天《2004中国经验》关注四川省。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却比较滞后,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组数字: 1999年,四川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5.6%,比全国7.1%的平均增速低了1.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列全国各省(区市)的第31位。1999年,四川省实际利用外资27亿4164万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89%,排在全国第18位。那么,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四川这样一个大
张中伟 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说:“我们面临的机遇很好,但是我们面临体制上的障碍也很大。” 张中伟,四川省省长。2004年他提出: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记者:张省长,您上任的时候,无论是四川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引进外资的额度,在全国都处于滞后的状态,面对这种局面,您觉得政府,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中伟:有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临一个深化政府的机构改革,来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记者:您一上任,就提出政府改革的一系列要求,将政府从一个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性政府,那么你当时提出这种要求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中伟:如果不改革,体制性障碍会大,回影响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说我们成都市,他们率先在全省进行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的门难进、事难办,是制约四川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来看看,这是成都华西制药厂申办改扩建项目的一个审批流程图,这个图是华西制药厂的7、8个工作人员花了5天的时间才画出来的。华西制药厂的这个项目其实并不算大,占地只有70多亩,投资也不过几千万,但我数了一下这张流程图,要跑完所有的手续,要经过政府部门119道审核,这就意味着,至少要盖119个公章。光是画出这个项目的流程图就花了5天时间,那真正把这个项目跑下来,又要花多长时间呢?来看一下记者的报道。 四川 张志荣是华西制药厂当时的厂长。从1998年一直到2001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这个项目跑手续。没想到跑了两年多,公章才盖了83个,离项目最终批准要盖的119个公章还差三分之一。原华西制药厂厂长张志荣告诉记者,“老感觉就是有,有爬不完的坡,走不完的路,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办完,就要爬很高的山,几年爬不完。” 2001年,时任成都市市长的李春城到华西制药厂视察,在公章马拉松的长跑中疲惫不堪的张志荣,当着李春城的面,对政府的审批手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说:“当时厂长就,他是实在忍不住了,非常激动地拦着我,你们太不象话了,就讲了一大堆,很激烈的意见,我当时不太相信,我不相信会这么严重,这么典型。” 于是,李春城让张志荣把这个项目的所有审批环节画成了这样一张图,当看到这张图上密密麻麻的审批环节时,李春城沉默了,他把这张图挂在了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 记者:你当时为什么要让人把他画成图,而且挂在你的办公室里? 李春城:要改、要改、要改。 在李春城看来,华西制药厂所遭遇的难题,暴露出成都经济发展迟缓、招商引资困难的根本性弊端。当一个项目的审批要经过如此繁杂的手续时,又有多少投资者能够坚持下去呢?李春城说:“成都,不比东部发达城市(条件)差,你比如说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科技人才这方面,包括成都人民的,聪明智能都不差,所以发展得相对地慢一些,很重要的是,在这个体制上。” 看到了成都发展的瓶颈所在,李春城挥出了第一刀,目标直指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在一次会议上,李春城要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必须砍掉本部门50%的审批项目。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表示:“你把要拿掉的项目报出来,这是第一次,第二次说,还有哪些可以取消的,大家再报一次,又报一次,后来我们就发现说,这个好像下面还老有反映,还是有很多审批事项。” 开了两次会,各部门上报共有一半以上的审批项目已被砍掉,可让李春城纳闷的是,为什么投资者还抱怨审批事项并没有减少呢?李春城委派成都市法制办的工作人员深入各部门调查,问题到底在哪儿呢?成都市法制办综合秘书处副处长周新楣告诉记者,“比如,本来是一个审批项目,把它拆开,报我这是三个、十个或者是一大类,涉及到十个子项目,就把十个子项目,分开了,就报上去十个,他说你砍吧,你砍掉三分之一,我还有六个,其实我本来是一个。” 审批项目越砍越多,这是许多人都始料未及的。上有政策,但下有对策,在这种博弈的背后,是公众利益和部门利益的角斗。周新楣说:“审批权它本身是一种权力,而且它一般和收费是有关,审批的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收费。” 砍掉审批项目,就意味着砍掉收费权,这对许多部门来说,无异于割肉之痛。但成都市共有50多个政府部门,这些部门到底有多少审批项目,除了内行人,谁也难以查个究竟。面对下面这些部门所摆出的十面埋伏的阵势,李春城也不甘示弱,使出了杀手锏。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说:“好了,我们就换个角度,说这个要确定收费项目,我们要实行收费一本制,就是所有收费项目,在这个本子上全部列出来,然后这个本子发给市民,发给企业,你将来收费不在本上就不能够再收了。” 果然,为了能够挤进李春城的这个收费本,各部门都倾其所有,报上了自己全部的审批项目。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表示:“这个一换这个方式,一下子多出很多审批事项,原来报了很多次,都没报出来的,这次都出来了,因为要收费了。” 现在的李春城可以操刀改革了。一个由专家学者、投资者和市民组成的检查小组,根据这份清单开始对各部门的审批项目进行瘦身。当改革真正开始的时候,埋伏战迅速演变成了正面遭遇战。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告诉记者,“一位局长,就他们这个部门,改革的不同意见,拿着有关的规定和我针锋相对地讨论了,接近一个小时,这只是其中一件事情,像这类的事情,其实无处不在,因为这不奇怪,当时是哪一个局长,我忘了。” 在李春城看来,政府审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而当一些审批项目成为服务于部门利益的工具时,它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面对这样的讨论,李春城常常表现出他铁腕的一面。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说:“我们话讲到这种程度,你再来跟我讲,那对不起了,我就要换一个能够,找到处理办法的人,来坐你这个位置,这就是真干,真干效果就是要出来,大家肯去动脑筋想办法,这个办法就有了。” 在李春城的主刀之下,成都市一下砍掉了758项审批项目,占所有审批项目的70%。尤其是一些像计委、建委、公安局这样权力集中的部门,更成了这次政府瘦身行动的主力。来看看大屏幕。计委、建委的审批项目减少了70%以上,公安局减少了64%,工商局和规划局减少了20%到30%。对这些过去大权在握的部门动刀子,与其说是瘦身,实际上,更多是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那么,他们现在又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采访中,成都市一位官员这样说,成都的这次改革是政府在革自已的命。确实,很多过去政府一直抓在手上的事情,现在不用管了,而很多过去不用政府管的事情,现在却需要政府来负责。一起来看看大屏幕。这是成都机场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大坑,下雨积了很深的水,经常有一些孩子在这里游泳。去年夏天,2个孩子就淹死在这个坑里。像这样的水坑,成都还有上百个,过去每年都有人淹死在水坑里。这些水坑到底该谁管?淹死了人,又该谁来负责?成都市的政府部门为这个事扯皮扯了很长时间。 四川 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陈赓文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归谁管,谁来管,那么在当时的时候,政府从中央到地方,这个是没有界定清楚。” 陈赓文,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孩子淹死了,他也感到惋惜,但要他负责,他又觉得委屈。这样的事故既不属于安全生产,法律又没有明确规定由他们管,安监局为什么要负责呢?成都市民王进说:“当时我当然就有点儿急,我就说你那个会议室里,你不是贴着两条标语,你们局长也汇报,你们是,以人为本,安全为天。” 王进,成都市市民,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成都市政府职能转变检查小组中的代表。2003年王进到安监局检查工作,看到了安监局办公室里挂着的两幅字:以人为本,安全为天。于是王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安监局的名称中带有安全两个字,当然所有人的安全,安监局都应该负责;既然法律没有规定该谁管,那么安监局为什么不能把它管起来呢?王进表示:“有个领导听说这事以后说,这种事是能够解决的呀。” 王进所说的这个领导,就是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他的表态促使安监局迅速采取行动,填平了成都市大大小小所有的水坑,同时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措施。今年,那些喜欢到建筑工地附近玩耍的孩子们,终于过上了一个安全的夏天。在李春城看来,减少审批,强化监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合在一起,它们展现出了一个新的政府形象。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说:“从政府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不该管,不该管的一律不要管,该管的要区别不同的情况,确定怎么样管。” 事实上,不止是安全监管局,成都市所有的政府部门,它们的工作职责都经过了专家、投资者和市民的重新梳理和设计。现在老百姓走进成都市的政府部门,不再像是进了官衙门,更像是进了一家服务机构,比如说公务员在接受老百姓咨询的时候,不许说不知道。成都开发区的一位公务员就因为在电话里说了句不知道,而下了课。政府部门脸好看,话好听了,事儿也变得好办了。 四川 过去,计委的主要工作是审批项目是否符合条件,但现在,它们需要负责解决项目上马之后遇到的各种困难;过去,负责管理水电煤气的市政公用局一周上班5天,但老百姓周六周日也要过日子,也会碰到难题,怎么办?现在,市政局周六周日也要值班,为市民排忧解难。 现在成都市的政府部门不像是机关,更像是服务行业,比如公务员在接老百姓咨询的时候,不允许说不知道。成都开发区的一位公务员就因为在电话里说了句不知道,而下了课。对于许多市民和投资者来说,现在政府部门不仅脸好看了,话好听了,而且事儿也好办了。 画面上的这个人叫彭琳,成都市计委主任。在政府的架构中,计委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显赫部门。但彭琳却告诉记者,他觉得自己现在不像官员,而像个服务人员。成都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彭琳表示:“过去要七天的,现在只要手续齐全,马上办,就是立等可取,就像洗照片一样,就是立等可取。”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李家松说:“(以前)一般一个方案,没有三次、五次,乃至于十次、八次的往返,这个就办不成,很大的时间,就在这个阶段,这个时间,一拖也可能是几个月。” 李家松,成都市规划局局长。过去规划局是一个少有监督的部门,但现在,成都市给李家松所执掌的这个部门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李家松告诉记者,“比如一书两证的发放,这个多长时间,我们规定了42天,市政府就这样,给我们明确下来,你规划就是必须执行这个 超过这个时间,就要受到政府,受到市长的追究。” 包惠,成都市环保局局长。权力不大,责任不小。成都市政府不仅让她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一次市民抱怨灰尘多,包惠在政府办公会流下了眼泪。包惠说:“那是我当局长几年,惟一哭的一次,工作上的事,还是扬尘。” 环保局局长能为一次扬尘天而哭鼻子,这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变化。我们的记者曾进拿着华西制药厂的那张项目审批流程图,问成都市的官员,如果现在再办这样一个项目,还需要盖多少个公章,还会花多长时间?我们得到的答复是,只需要盖 20多个公章,时间是68个工作日。政府变脸,给老百姓带来的是方便,给成都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给这场政府部门改革取了个名字,叫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变脸后的政府部门有了三个新特点:规范、服务、效率。但实际上,政府变革不仅仅改变了政府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成都的形象。 四川全省服务政府的建设 2003年8月,世界IT业巨头英特尔公司在对上海、苏州、深圳、西安、成都5个中国城市进行长达2年的考察和比较之后,最终选择在成都建设它的芯片封装厂。这是英特尔成都项目的奠基仪式,项目总投资3.75亿美元,是成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额度最大的外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外商在西部最大的单期投资项目。 英特尔的落户,标志着成都的投资环境跨入了一个新的平台。2004年1到10月,成都市实际利用外资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 记者:成都这场政府职能的变革,有人比喻为是政府在革自己的命,您是怎么看的? 张中伟:成都市每前进一步,他们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他们都是坚定不移的样子, 向前推进事实上每一次改革,只要真正是从广大群众拥护的,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大的跨国公司,现在在四川落户的是88家,世界500强当中,多数在成都,都选择在成都。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使成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张中伟:成都,它就是很好的发展环境,一个是有,很好的为事环境,另外一个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比较好,还有一个商气比较浓,总的来讲,在成都这个地方,我认为现在已经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记者:成都这次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在四川是开了一个好头,那么四川的其他地方进展如何? 张中伟:现在我们全省来讲,也是进一步推广他们的经验。 记者: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项目,要牵扯很多的权力机关,您认为建立一个服务性政府关键在哪? 张中伟:我认为关键有三点,执政为民是根本,转变职能是关键,法律制度是保证。 张中伟省长话里,我们也听出来了,地处内陆的四川,必须靠比沿海地区更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区位上的劣势。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也是四川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我们了解到,目前成都市的金牛区已经正式启动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政府部门进行国际认证,这在国内还是头一次。一个规范化的服务型政府,会给四川老百姓真正能安居乐业。 记者:鄢闻余 王立平 沈竹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12:35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