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播报:周末讲述——生命的留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13:47 法制播报 | ||||||||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在基层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人从事人民调解员这样的工作。基层农村社会矛盾复杂,一些表面上的小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引发大事件。人民调解员的职责,就是化矛盾于萌芽。他们的工作看起来琐碎,很少受到关注,但是他们起的作用啊,通过我们下面的节目,您将会有切身的感受。 解说:5月,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年当中最忙的一段日子,然而2
村民:哪个人舍得他死,我们讲句实在话,我们死都无所谓。 村民:我讲不出来了,我看不见他,我讲不出来了。 解说:曹发贵生前是安徽省和县黄坝村党支部书记,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4年5月16日,他在调解一起村民纠纷时,突遭歹徒袭击,倒在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上。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人格魅力,让他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与敬仰呢? 解说:董邦华,《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曹发贵牺牲后的第二天,他被派驻到了黄坝村,了解曹发贵书记遇害的情况。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养成了董邦华质疑的习惯,在来到黄坝村之前,对曹发贵的事迹,董邦华有着自己判断。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他这个情况,我们觉得是不是书记有点问题,因为一个事情都是双刃的,两面的,就是你从正面理解,反面理解都可以谈的。 解说:然而,当他来到采访现场以后,董邦华被眼前的一切被震惊了。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这个场面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当时我们去,是想尽量搜集一点素材,但是那种场面的话,这种场面你还没看到前面的场面,就在那个村部,当时乌江镇的话,没有遇到有这么多人去。 解说:另人震撼的场面与自己最初对曹发贵持有的个人观点在董邦华的心里形成了反差,而这种反差也更加激起了他深入采访曹发贵的欲望。为了弄清曹发贵的死因,董邦华决定先找当时矛盾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曹发贵的死仅仅是因为这样一棵南瓜秧子。 解说:村民狄和友和方汝龙的田地之间有一块抛荒地,狄和友在这片地上种上了南瓜,但是,去年8月的一天,狄和友突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南瓜秧子都不见了。 狄和友儿子 狄宜长:我父亲种了南瓜秧子,被方汝龙拔了。 解说: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狄和友气不过,便找到方汝龙理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后来情绪激烈起来,双方便动起了拳头。 方汝龙:老头子凶狠的很,我给他讲也没意思,就随便拿砖头砸他。 狄和友儿子 狄宜长:方汝龙追着用砖头砸父亲,要把我母亲淹死,我就报警。 解说:一棵南瓜秧子就这样升级为一场械斗。结果狄家老头去了医院,狄家儿子也报了警。但是警察说,这是民事纠纷,他们也不好管。于是狄家儿子找到了他们村的书记,调解委员会的主任曹发贵。曹发贵是土生土长的黄坝村人。当过兵,转业回来后,在黄坝村做调解员的工作,1994年成为黄坝村的党支部书记兼任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于平时村里的工作繁杂,所以曹发贵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在他当调解员的10年里,他前前后后一共记了17本工作日记。对于这起南瓜事件,曹发贵在日记里也有这样一段记录:“狄宜兴反映,孙黄村狄和友与方汝龙之间的矛盾。为南瓜蚕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是只言片语,但是可以看出曹发贵真的把这件小事放在了心上。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其实这个事情很小的一个事情,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它的问题就是,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就出现了他的身影,他就是这样的一种为人。 解说:在曹发贵的日记中,董邦华还注意到这样一句话:方汝龙,大家不敢碰。曹发贵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记录?方汝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通过采访,董邦华了解到,方汝龙曾被治安拘留过,是村里的一霸,因为儿时患有癫痫病,所以村民遇事都让着他,但是他却因此变得蛮横霸道。采访中董邦华还了解到,其实,这起纠纷本来应该是一个叫朱武凤的女调解员负责,但是曹发贵知道,做方汝龙的工作不容易,担心朱武凤去会有危险,就把这档事主动揽了过来。 曹发贵妻子杨宜秀:那天早上他走的特别早,他喊我赶快给他做饭,我要到那边处理事情。是哪家我也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了。 解说:对于曹发贵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情,他像平常一样穿着这双解放鞋走出了家门。然而,让他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解说:由于方汝龙家境并不好,曹发贵和赵龙华商议后决定,只要方汝龙把400多元医药费赔偿给狄家就行了。可是当曹发贵找到方汝龙后,一说到赔钱,方汝龙当场便产生抵触情绪。 方汝龙:我对他说话很是不满意,狄家挖了我蚕豆,蚕豆也是钱,要钱不是那种要法的,可以到狄家一起谈,我是不相信他的。 解说:曹发贵看方汝龙情绪很激动,一点也不配合调解,准备先走了下次再来,但是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村支部副书记 赵龙华:我和曹就走了,这时候方拿了一把镰刀追了出来,骂他,曹又返回去给方讲理,在不到两米的时候,方加快速度,左手抓住曹,右手砍了下去。 解说:曹发贵的腿上被砍了一刀,无理可讲,又不能还手,遇到穷凶极恶之徒唯一的办法就是逃跑了。虽然逃跑这个词让他有些尴尬,但是当时情形的确如此,这也是曹发贵作为一名没有实际强制权利的调解员的尴尬。在曹发贵的工作日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处于基层矛盾的最前沿,我们只能用情、理、法去调解,遇到群众打骂,绝不能还手还口。”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曹书记用他的生命在进行着他的这句话。开始以为他被人打死了,是不是以为这个人很窝囊,是不是?但是后来通过这个看的话,他不是一个窝囊的人,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一个人。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他特别向我们党员,尤其我们村干部,在与村民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学会体谅对方,更加要注意什么呢,不能和群众动粗,即使是群众打了我们,我们也不能还手,因为我们是党员,我们是干部。 解说:调解势态突然发生变化,这让曹发贵始料未及,于是他只有让同行的赵龙华去报警,而自己去了赵龙华家包扎伤口。方汝龙居然不依不饶,拿着铁叉追到了赵家,先撞铁门没有撞开,又从邻居家翻墙冲进了院子去撞木门。现在还能看见木门上铁叉戳的痕迹。 赵龙华的儿子 赵争:方一下子把门冲开了,曹出来了,我进去打110,听到外面打斗的声音,我跑出去看见曹倒在地上。 解说:此时的方汝龙已经丧心病狂,曹发贵倒在地上任由方汝龙暴打,事后警察的现场勘察也证明曹发贵没有做任何的反抗。难道曹发贵只会调解而如同书生般手无搏鸡之力吗?调查中董邦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曹发贵曾经当兵6年,具有一定的搏斗技巧,而方汝龙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曹发贵中等个头比矮小的方汝龙高一个头,无论体力和身高方汝都不应该是对手,而曹发贵却根本不还手甚至不抵抗。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据我那个现场的资料看的话,他也有逃生的可能,他也能够逃生,但他都没有走,我说他这是为什么?当时那个村民讲,他说这个事情我可以和你讲,他说我是一个党员。 解说:出于对党性原则的忠诚,曹发贵没有选择逃生,更没有正当防卫,然而,方汝龙对曹发贵的报答却是奋力砸下的气筒。 赵龙华的儿子 赵争:方站起来打他,我抱方,方说你再抱,我连你一起打。这时方说犯病抽筋,曹扶着他说,你没有事吧?我去喊人,刚打开门方把曹推倒在地,用气筒打他。 村支部副书记 赵龙华:我打电话回来,曹倒在血泊中,家里全是血,我就赶紧喊抢救人啊抢救人啊,我就往大路上抬。当我们走到大路,120来了,往担架抬,说可能不行了,只要一口气就抢救。医生做人工呼吸,不到两分钟,确实不行了。 解说:2004年5月16日,曹发贵倒在了调解岗位上,人生的钟摆在47岁的刻度上,嘎然而止。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在这个采访当中的话,应该讲我们都是流着泪在记录。他们就说叫我说什么呢,我再说这个人好,这个人就没有了。我们的好书记啊!如果让我们,哪怕就是减五年十年的阳寿,来换他的命我都愿干! 主持人:曹发贵的去世牵动众人心。为什么有近千人主动赶来参加曹发贵的追悼会呢?从曹发贵留下的17本工作日记里,您会找到答案。日记里纪录的是2000多起调解纠纷的案例。 解说:1993年黄坝村李大春和妻子韩梅闹矛盾,韩梅一气之下,撇下才四五个月的女儿,只身跑到北京,一呆就是七个多月。 村民 李大春:汛期时曹书记看到我,问怎么你一个人干活,知道我妻子走了,晚上就去丈人家,起先丈人不说韩梅的下落,他就每天都去。 解说:曹发贵知道此事后,自己拿钱陪着李大春赶到了北京。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家庭贫穷困难,在那种情况下,他能够自己掏腰包,陪他去把他媳妇找回来,他能够在他爱人生病的时候,他能够想办法为他解决很多困难,就为了家庭的和睦圆满。 村民 李大春:在那北京真伤心,我们两个每天晚上就睡在那个案板底下,后来经过曹书记这一番调解,她就跟我们回来了,跟我们书记回来,我哪有这么大面子把她接回来。 解说:采访中韩梅对董邦华说,那个时候她和曹书记不熟悉,曹发贵去了随便说什么,她就是不搭理。曹发贵也不生气,就坐在那里和她拉家常,晚上就到老乡那里铺块木板睡觉。就这样耗了十来天,韩梅终于耗不住了,答应跟着回家。 村民 李大春:不感动肯定不回来。如果曹书记不去,我们肯定要分。 解说:现在李大春栽种了葡萄,收成很好,用他话说,虽然还没小康但是正在往这条路上走。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我们这个地方农村有句俗语,叫当家三年,猫狗都嫌。我说作为一个村支书的曹发贵,他在村里当了十年的村支书,大大小小的事情,调解了那么多次的民事纠纷案件,但是没有一个村民说他坏,而且在他的工作当中,在他的调解当中,可能也得罪了一部分人,但是人们依然怀念他,依然敬重他,为什么?这是他的人格的魅力。 解说:2004年4月15日,曹发贵牺牲的前一天,他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最后一段话是:“去乌江信用社帮李华志搞贷款。”为了追寻曹发贵的最后印记董邦华来到窑场找到了李华志。 解说:李华志是曹发贵“三顾茅庐”请来的私企老板。在采访过程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年前的黄坝村,是一个负债三十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仅千元,全村没有一条沙石路的后进村,干部难办事,群众办事难。1994年,曹发贵上任后一直寻找着机会办实业。1995的时候,曹法贵听说李华志的窑厂要搬家,赶紧跑去联系,在他努力下李华志把窑厂办在了黄坝村。 窑厂老板 李志华:那天是95年腊月二十九,下了一把大雪,他和老书记两个人,晚上摸到我家去,到我家的时候,身上淋得跟雪人一样,所以我主要给他这种精神所打动,才最终把窑址现在这个地方。 解说:村里办起了砖窑厂,村民有了赚钱的机会,村里也有了收益,这肯定是件好事,但是窑厂效益好了也有问题,有一些村民要李华志出钱修村里的路,李华志不答应,村民就路把数载到窑厂里去。又是曹发贵前去调解。 窑厂老板 李志华:他给我讲,你是我的村民,他们也是我村民,在这个事情处理上我要一碗水端平。 解说:在李志华这头,曹发贵的态度是村民完全是无理要求。在村民那头,曹发贵还要游说村民,因为修路是村子里的事,如果搞得窑厂办不下去了,不仅村里没了收入,村民也没了赚钱的机会。修路的问题村子里一定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窑厂老板 李志华:在他的大量工作下村民最终没有闹起来,风波平息了,到后期的时候,我真不想再干了,不管怎么样,他在村子里支持我,老百姓毕竟是老百姓,正是因为曹书记,有这个班子,我不想搬走。 解说:为窑厂的事曹发贵前前后后跑了二多天才把矛盾解决,今年曹发贵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村里出钱把路修上了,为了防止矛盾再次发生,路修了十三天,曹发贵在现场蹲了十三天。一句话,吃苦受累都是曹发贵,享福的都是村民。曹发贵的妻子却有意见了。 曹发贵妻子 杨宜秀:我说他又挣不到什么钱,又那么累,还不如出去打工。 解说:妻子有意见,曹发贵却无怨无悔,谁叫我干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呢。他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信任,有些时候,曹发贵这三个字就可以解决扯皮很久的矛盾。这可不仅仅是因为曹发贵村支书记和调解员的身份可以解决的问题,村民们都认曹发贵的面子,更多的还靠曹发贵在以往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个人魅力。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当时在采访当中,我也在考虑,他这个人的魅力,因为我就问到了很多的村民。我说你们都说这个书记是个好书记,为你们家的事情操碎了心,他为什么这样活着呢?当时他有的村民,我碰到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村民就讲过这样的一句话。 村民:在我们黄坝村书记的领导下,招商引资把窑厂厂长李华志引进来,使我有力有处使,以前是有力无处使。 《安徽日报》特约通讯员 董邦华:他是一个很懂得经营的人,其实我们也知道,黄坝村为什么在他的手上,最后能够由一个负债村,变成一个富裕村,就是因为他有一个经营的头脑,他会利用他的那一方土地,去让土地去生金,那么我就想到了,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的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个人的问题。这是我们一个,可以说是我们很多干部,恐怕都要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解说:两口子吵架媳妇回娘家,男方叫不回来,曹发贵跑的比别人女婿还勤;两口子吵架道理讲不清去劝嫁经常落得两头不讨好,但是曹发贵就是能够让双方由气变笑。曹发贵用自己的工作迎得了村民的爱戴,用自己的辛劳换得了黄坝村的安宁。所以当他走了的消息传出,黄坝村人陷入了无比的震惊和悲痛之中。 村民:曹发贵出事了,我哭着跑着喊着,哭的没劲了。 解说:妻子杨宜秀还在等待着丈夫的身影在那天早上走过的道路上再次出现,但是在这条道路上将不会再有曹发贵,破旧的解放鞋也永远失去了它服务的主人。 杨宜秀:我说他办事不果断,他说他要先缓解别人情绪,我说别人处理会得罪一方,你却是两家欢喜两家笑。 解说:在黄坝村,每每说起曹发贵,村民们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他走了,走的是那么匆忙,甚至没能看上一眼白发苍苍的父母,未能看上一眼身患疾病的妻子,没能看上一眼尚未成年的女儿,他走了,走的是那么坦荡,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他一生忠于职守的事业,献给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热土,献给了他一生朝夕相处,深切挂念的乡亲。曹发贵,在黄坝人民的心中,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乌江有意化作泪,泪洒长空祭英灵。当曹发贵遇害的噩耗传来,整个黄坝被悲痛凝重的氛围所笼罩,每晚都有六七百位村民,自发的,用农村最大的孝礼为曹发贵守灵,万人痛哭,万丈如云。 村民:曹书记这个人太好了,再也找不到了。 村民:自从他上任以后,路也修好了,农民都欢喜,路也都通了,这个书记多好啊! 村民:像他这样的人死太可惜了。 解说:2004年5月21日,是曹发贵出殡的日子,村民曹发龙右脚严重烫伤,他忍着伤痛赶来了,远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打工的三百多村民,租车赶来了;稚气未脱的孩子,牵着父母的手赶来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赶来了;他们一定要和心目中的好书记,道一声永别。村口的白花,似乎懂得村民的心意,村口的白杨树,似乎也懂得村民的心意。五月的和县,五月的黄坝村,人们都在深情地呼唤着同一个名字——曹发贵。 解说:司法部号召所有全体人民调解员向曹发贵学习。他身上有着非常可贵的品质。 主持人:曹发贵牺牲后,司法部追授他“模范人民调解员”的称号。2004年9月3日,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曹发贵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他的事迹正在被人们广泛传诵,曹发贵这个名字正在被更多的人记住。(编导:戚立泰) 《法制日报》社影视中心《法制播报》 电视节目全国播出网 news.sina.com.cn/c/2004-08-26/10044142519.shtml 新闻线索、维权投诉,请拨打010—84720124 相关专题:法制播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