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课外书危机与人文精神缺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9:50 深圳商报 | |||||||||
作者:单士兵 书籍是引领人类从蒙昧到智慧的捷径。对今天身处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功效。
不过,1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则消息告诉我们,今天孩子手中的课外书已经名不副实。近日北京青少年读书办公室针对北京部分8岁至16岁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愿望,77%的孩子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16%的孩子喜欢诗歌、散文类书籍。但现在孩子手中“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需要广泛涉猎各类课外出版物,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心灵需求,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提高他们的综合竞争能力。然而,孩子们手中大部分的课外书都是“考试书”,我真的很担心,读着这种“课外书”长大的孩子,他们心灵会不会因此而苍白? 而就在12月20日的《新民晚报》上,同样有则让我心情不能平静的报道,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2003级学生不久前在福州的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仅有25%学生知道文房四宝,学生的文化品位比较西洋化,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 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可以肯定的说,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陋,是学生人文精神馈乏的重要原因。其实,给予学生人文营养,仅仅依靠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目前的语文教材本身也因缺乏人文精神的元素而一直被专家诟病,加上目前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语法、词汇、结构、中心思想肢解成了机械僵化的技术教育,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心灵的陶治。 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人文教育在知识性、科学性教育的挤压下,本身就面临危险的生存境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能否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能否拥有时间,品味这些书籍,显然极其重要。可是,名不副实的课外书,最终只能造成学生阅读的单调,造成个性缺失和创新不足。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学生长期身心陷于“考试类书籍”之中,只能增加他们的紧张情绪。 其实,读书有“谋生”与“谋心”之分,前者即“学以致用”,后者则是“心有所安”。而那些渗透着人情美、人性美的课外书,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解决学生有关的“做人问题”。“课外书”就是传递人文教育极其重要的手段,对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心有所安”,他们又如何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审美素养,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实现语言能力和人生修养的质的飞跃呢?因此,学生的“课外书危机”,值得教育、文化等部门深刻反思。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