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典籍广传新鲜事 董永疑是天津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2:22 城市快报
典籍广传新鲜事董永疑是天津人(图)

典籍广传新鲜事 董永疑是天津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记者张博/城市快报

  明、清两代,天津的文人墨客出版各类文题的书籍汗牛充栋,本文选取了晚清时期天津出版的三部杂记。在激流涌荡 的晚清时期,天津的社会变革尤为明显,而这三部杂记恰恰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天津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杂记中,我们也能够 读出作者们对前代的精妙总结。

  晚清时期,天津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杂记的作者们用轻灵的文字,展现出那个时代天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 如此,一些仅在那个特殊时代出现的,后来又消失的风物更是留给今人无限的遐想。

  1.乃自西洋通款,各国来津贸易者既伙,议准于距城五里之紫竹林地方,设立关榷,建造房屋,中外互市,华洋错 处,轮艘懋迁,别开生面,为北洋通商之要地。

  张焘撰:《津门杂记》“自序”

  点评:《津门杂记》刊行于1884年,时距天津开埠二十多年,当时,天津对外贸易长足进展,经济发展迅速。这 段文字透露出如下3个信息,其一,根据《北京条约》规定,天津开设津海关,地点就在紫竹林附近的海河岸边;其二,由于 外国商人往来天津频繁,海河上轮船很多,一幅繁忙的船运景象;其三,天津已经位列北洋三口(其他为营口和烟台)之首, 是北洋的经济重镇。

  2.天津“地当九河津要,路通各省舟车,南运数百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人民 之所杂处,皇华使者之所衔命以出,贤士大夫之所报命而还者,亦必经于此。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上“形胜”

  点评:这段文字是对天津城市发展史的回顾,从这段文字中,可以读出天津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已经成为河海联 运的枢纽地带,作为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河海交通的便利再次显现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于是,漕运的繁忙使得天 津的商业发展迅猛,那时已然成为一座商业重镇。同时,由于从北京南下及北上进京的人们必定要路经于此,让这座北方城市 发展成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区域。

  3.鼓楼“上悬大钟,晨昏各撞一百八杵,城门早晚启闭以钟鸣为准。历有年所,声闻十余里。”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上

  “古楼(俗作鼓楼)”

  点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明、清两代天津鼓楼的风貌。不仅天津城的城门开关以鼓楼撞钟为号,同时,也成为当时天 津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钟声可以远播十余里,所以,天津城和周边地区的人们的作息时间表也多以此为准。清代 诗人“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更是形象地刻画出一幅河海联运城市的繁华景象,不仅能够让人初步 领略三岔河口帆樯林立的场面,同时,鼓楼上传出的钟声,也是天津城的一景。

  4.盐由海滩运津,堆积之地在河东,名曰“盐坨”。盐包累累如山,呼曰盐码,地占数里,一望无际。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上“盐坨”

  点评:经过多位文史专家的考证,河东原“盐坨”所在地即为天津的老东开。可以想见,在明代及清朝前期,天津的 渔盐文化盛极一时,这些海盐大多从塘沽和汉沽转运而来,从这里再输送到全国各地。而累累如山的盐坨,正是天津商业发展 的一个象征。其实,也正是明、清时期天津由贩盐致富的人群,构建了明、清两代天津主流文化。

  5.行宫旧迹,距城六里,在海河东岸。皇船坞旧迹,在紫竹林北海河西岸,今俱废。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上“古迹”

  点评: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却描述出了天津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地方的最终归宿,一个是柳墅行宫,一个是皇船坞。 乾隆皇帝曾经多次驾临柳墅行宫,并乘坐皇船坞中的龙船南下或北上,但到张焘撰写该书时,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仅有旧迹可 寻。所以,直到今天,人们才从快报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了这两个著名地点的详细情况。

  6.津郡素称善地,人情急公好义。官绅所立善堂不胜枚举,凡周恤穷黎,无微不至。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中“各善举”

  点评:这段文字是天津人豪爽和善兴义举的表述,在这段文字的后面,作者还列举出清代初年开始兴建的各种慈善机 构,从人们熟知的广仁堂到育婴堂,从牛痘局到施粥厂,无一遗漏,是当时天津慈善事业发展最好的注脚。在这段文字的后面 ,作者还将当时依然存在的诸如救生会、施馍厂等机构的情况作了大略的说明,对人们认识天津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准确的信 息。

  7.向所捏塑戏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驰名。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中“艺术”

  点评:不用多说,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泥人张。这有可能是天津民间工艺四绝之一的泥人张最早一次在地方文献上亮相 。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泥人张的高超技法和声名远播的情况。可见,从晚清时期,泥人张艺术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 可。在这段文字后面,作者还叙述了外国人追捧泥人张的情况,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泥人张艺术很可能已经通过那些居住在天 津的外国人走出国门。

  8.天津天气非冬即夏,所求春秋佳日绝少……今日体著重绵,明日手则挥扇,其立见炎凉如此。

  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中“时令”

  点评:在天津的地方文献中,除地方志外,很少有对天津天气情况的论述。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形象的比喻源 于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心体验。作者用洗练的文字勾勒出天津的天气情况,让今人对一百多年前的天津天气有了明确的认识, 于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直到今天,天津的天气与上述文字的说明也相差不多。

  9.富家村在城南二十五里,俗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亲处。

  佚名撰:《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古迹桥梁”

  点评:这部书成书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作者以见闻的形式勾勒出天津开埠后的诸多方面。当笔者读到这段文字的 时候,不禁一愣,难道中国古代美丽的传说“天仙配”中的男主人公是天津人吗?虽然这还是一个大胆的臆测,但从上述文字 中,也应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掘玄机的信息。如果顺着这条线索追下去,没准真的能够得到让人兴奋的结论:董永是天津人 。

  10.每到天寒水冻,冰床盛行,往来密如梭织。四通八达,攸往咸宜。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五“冰床”

  点评:相信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对于冰车不会感到陌生,上面文字中提到的冰床其实就是在海河封冻后滑行的大冰车。 可别小瞧这个交通工具,乘坐这种交通工具可以从天津城一直通行到杨柳青镇,而且价格也很便宜,所以晚清民国时期,天津 城的冬天,乘坐冰车成为了天津的一道景观,甚至连当时发行的明信片上都有人们乘坐冰床出行的图片。

  11.津郡人烟稠密,店铺毗连,有时不戒于火,为害甚烈。一经燎原,亦有乘机抢夺者。本城各绅商,旧有捐立水 会四十多局。置造救火各样器具,详立章程。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六“水会公所”

  点评:水会被称为清朝天津城的消防队,关于水会的各种记载频见于天津地方文献。而这段文字则较为清晰地记载了 当年水会运转的各种情况,对于水会的起源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虽然当年天津城的水会数量文字与一些记载有所不同,但出入 不大。在这段文字后面,作者详细列举了当年天津水会的会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字的最后一段,是当年天津水会积水 的地方,为我们全面认识天津水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

  12.机器局即制造局,每日卯正开工,酉初停工由汽管放气为号,声闻十余里,工匠六七百人,以机器制造洋枪、 洋炮。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九“机器局”

  点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天津机器局开工的场面,地点在天津海光寺,当时称之为天津机器西局。作为洋务运动中的 著名官办企业,天津机器局在中国近代军工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段文字不仅描述出天津机器局的规模(指工人数量),而 且还提到了当年的天津机器局已经开始使用近代工业企业作息时间,即用厂笛鸣声作为工人下班时间标志。作为当时著名的军 工企业,天津机器局生产出的新式武器遍布全国各地。

  13.街道宽平,洋房齐整,路旁树木葱郁成林,行人蚁集蜂屯;货物堆垒如山,洋车、马车彻夜不休。电线联成蛛 网,路灯列若繁星。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九“租界”

  点评:近代中国人到西方游历,印象最深的就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物质文明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十分 深刻。本书作者出版这部书时,距离天津开埠已近半个世纪。当时天津租界已经初具规模,并与当时的天津老城在市政建设上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街道的整齐,路灯照明的使用,让当时的天津人已经能够领略到近代文明传入带来的便利。让国人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天津租界当时地处郊区,竟能够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为往来贸易繁华之地。

  14.人声哗然,蹄声隆然,各国之旗飘飘然,各种之乐呜呜然。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九“跑马场”

  点评:如果不仔细阅读文字,很难想象,这是天津跑马场上赛马的情形。天津开埠后不久,西方人就把赛马引入天津 。不仅西方人赌马,就连当年的许多天津赌徒们也乐此不疲。在这段文字后面,作者还详细列举出当时天津城的跑马场的详细 情况,甚至从当时的场面上看,竟然不啻于钱塘江观潮,可见当年天津人和西方人对于这项运动的追捧,同时,这段文字也为 今人认识天津租界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

  15.每于休息之暇,乘坐独轮车游行树桁间,曲折宛转,轻便灵捷。行时以两足等之,又名“脚登车”。

  羊城旧客撰:《津门纪略》卷九“自行车”

  点评:自行车是舶来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在天津开埠后引入进来,成为当年时尚天津人的一种追求。尽管 到了19世纪末叶,这种交通工具,还依然感觉到非常神秘,但到了20世纪上半叶,天津的自行车已经频频亮相天津街头, 从当年的许多关于天津交通的老照片上,能够看到不同阶层的天津人骑着自行车上路的情形。这段文字也是目前能够看见的关 于自行车传入天津的最早报道。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