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年终特刊:开往春天的地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4:06 瞭望东方周刊

  开往春天的地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泓/上海报道

  “文化开放”这个概念正在从深层次被悄然接受,大门一点点打开

  文化领域太多的亮点为2004年普通人的生活增加了色彩:当年轻人花费一个月工资去看一场F1,或在剧场门口等着享受沙拉·布莱曼“天籁之声”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也许并未想过父辈当年对“样板戏”的渴望,也没想过一个只有“深蓝”和“军绿”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只是想,自己理应享受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最后一块“蛋糕”

  显然的是,“文化开放”这个概念正在从深层次被中国人悄然接受,大门一点点打开。2004年,也许到了一个转折点。

  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周年的日子。变化似乎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在“文化例外”原则保护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平稳地度过了3年。3年里,被认为是抵御入侵的“航空母舰”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媒体集团不断成立,文化作为产业,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相继进行着整顿、合并和调整。

  在这3年里,“狼来了”的呼喊声每天都在回响。“狼没有来”,准确地说,是“狼在门口徘徊”。而中国文化人所做的工作是“加固庭院”、“保护家园”,还是“操练兵马”?“狼究竟会不会来?”回答是肯定的。

  按照WTO的过渡期原则,2004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三年,也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05年开始,中国即将进入所谓的“后过渡期”,而“后过渡期”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行业的开放。

  即使文化产业不可能在今后几年内完全开放,2004年仍然是中国文化产业微妙的转折期。

  “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文化主动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标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淦林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而2004年文化产业结构的悄然变革本身就是今年文化领域最大的亮点。”

  2004年年初,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出版业这个被称为“改革的最后一个堡垒”的行业终于羞答答地打开了大门;2004年11月起,外资允许进入传媒领域的分销市场;2004年年末,外资首次获准通过合资、合作成立电影制片、电影技术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公司……

  海外投资的胃口

  整个2004年,几乎所有传统文化行业都在谋划自己在开放背景下的发展思路。这一切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WTO成员,在文化投资壁垒的清除方面表现出色,同时也显示出了特有的信心。

  “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时尚化程度已经发展到把世界最高时尚引入中国的高级消费水平,且文化产业已经完全搭上了资本运作这条把握方向的船。”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王德峰教授说。

  “投资2.6亿建造的F1赛车场和趋之若鹜的F1狂热,以及NBA2004年的中国行,都是2004年文化产业化运作的代表,这可以说是2004年同往年相比最大的区别──时尚文化产业又向全球化方向迈进了关键一步。而把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文化产业促进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消费方式,也是WTO游戏规则的要求。”

  事实上,新的“拐点”出现在文化投资领域,那就是跨国文化财团看好中国新兴文化产业投资市场。不少海外文化投资者热衷于扩大在华新兴文化行业的项目投资。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各类相关展会上,海外投资者咨询政策的兴趣集中在网络、游戏、娱乐和创意等行业的开放度上。

  Charles Chew是新加坡一家投资公司的CEO,他们公司是从事投资咨询方面的专业公司,2004年,在考察了香港、新加坡等产业咨询市场后,决定在上海的公司热招传媒、出版方面的行业分析人才。

  Charles说,眼下中国的文化是没有到完全开放的程度,但正因为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我们咨询业才有替外资谋划这“最后一块蛋糕”的可能。

  要建立“文化特区”吗

  2002年的时候,针对国外的卫星电视在珠三角落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传媒学者喻国明曾经提出建立“文化特区”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社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开放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建议采取“试验区”的概念,就是所谓的“文化双边开放”:国外的媒体能进来,也应允许国内媒体走向世界,在国外创办自己的企业,特别是民间投资的传媒企业。

  文化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一直是国人心中不灭的梦想,这需要恰到好处的天时、地利、人和,而2004年的文化产业就在进行着这项工作。

  2004年的文化外交异常活跃,中法两国元首倡议互办文化年活动,这对于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是一道润滑剂。

  全年演出市场也非常活跃。一批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俄罗斯芭蕾舞和大马戏、德国交响乐、法国画展等陆续来到中国。中国公众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外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艺术珍品。

  上海则成功主办了“国际文化政策论坛”第七届部长年会,会议积极推动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制定工作。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之际,结合中国与一些国家建交55周年的时机,文化部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展览、演出,还通过驻外使领馆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组织了电视周、演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应该说,上述这些举措只是人们习惯意义上所说的双边文化交流的一部分,离喻国明教授当年设想的把国外文化引入中国和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外进行资本运作这样的“双边特区”还相差甚远。

  中国在“文化例外”的保护性措施方面严格地包含了文化“上游产品”的全部内容,也牢牢把握着外资和民营资本介入文化领域时不得涉足内容编辑的尺度。至于中国文化产业打入世界市场,更是有待时日。

  进入“后过渡期”的“隐性冲击”

  应该说,在“文化例外”条款保护下的文化产业,在加入WTO的3年中,其所受到的冲击并不严重,而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规定来看,文化产业受到的冲击也不会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可以“偏安一隅”。

  进入“后过渡期”后,文化产业的“隐性冲击”不可避免,也就是进入所谓“不开放的开放期”。

  早在3年前,一个说法就在业界流行,加入WTO与其说是对企业的考验,不如说是对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考验。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缺乏完善的政策体系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实际上,在加入WTO之后的3年中,中国文化产业的许多相关政策和法规等都为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而有所修改,但这些改变多是为适应加入WTO的原则,主动从产业政策角度考虑而进行的变化还很少。

  在进入“后过渡期”之后,政府对文化产业所实行的行政管理效率以及政策体系的完备性将面临更大考验。同时,外资进入文化产业虽然范围并不广泛,但由此带来的准入管理也将是极大的挑战。而对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要想适应这样国际化的管理,显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幸的是,2003年尚处酝酿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在2004年有了实质性启动。刚刚从北京调研回来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孟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国家文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最终出台,为此建立了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的35个文化改革试点单位。

  更为重要的是,2004年,全国许多省市都把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纳入了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的。

  而现在人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过渡期的消失,中国在相对妥善地解决了文化贸易的开放定位之后,还需在2006年之前,更加稳妥地实施开放的文化投资政策。

  怎样定义文化的开放呢?或许可以这样比喻,如果把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当作一辆呼啸而过的地铁,那它无疑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地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