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贪官彭晋镛的考察材料说明了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5:02 人民网 | ||||||||
作者:孙立忠 原湖南省常德市政协主席彭晋镛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近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纵观彭晋镛23年的从政历程,先后共经历了8次职位变动,组织部门按程序分别对他进行了考察,每次考察他都轻松过关,而且评价比较高。彭的多份升迁考察材料内容雷同甚至前后抄袭。例如,1983年和1985年分别反映他担任区委委员和县委常委的两
如果用人就以这样的考察材料作依据,那么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不出现问题才是怪事。 彭晋镛在不同职位上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不太可能“数十年如一日”。考察材料数次出现前后一致,只能说明所谓的考察只是走了过场:要么浮光掠影地考察一圈,根本没发现什么问题;要么发现了问题,却并不将其落实到纸上。考察者甚至懒得在遣词用句上进行斟酌,而采取了“依样画葫芦”的省事办法。而考察时为表示全面公正而加上的所谓缺点,也不过是考察者的想当然而已。因为当彭晋镛被记者问及“是否知道自己考察材料里的缺点”时,他表示并不知道,而且他自认为的缺点是“有魄力”,而不是考察材料里所屡屡提到的“工作有时显得魄力不足”。 考察材料本是为了对被考察者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给用人提供参考。但诸多事实表明,考察材料却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其公信力已受到很大损害。 考察材料被异化,无非是因为考察中的潜规则。 首先,对于被考察者,很少有人愿意得罪。对被考察者而言,那就是即将升迁的“准领导”,考察者不能不考虑其认真考察所可能面对的现实:考察很少有通不过的,即便有什么问题,那也是主流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如果自己抓住对方的问题不放,这能有什么好处呢? 其次,但凡对某个人进行考察,即说明其已得到领导的认可,如果在考察中出了问题,这显然是不好向领导交代的,岂不是说领导的眼光有问题吗? 再次,考察圈子的划定存在问题。由彭晋镛我想到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王怀忠落马后,据该省一位曾参与考察王怀忠升迁的干部反映,他在考察前就耳闻了对王的诸多不良评价,但当考察组前去征求意见时,听到的全是对王怀忠的赞誉,一概说他如何勤政廉洁;持不同意见者根本不敢或没有机会向考察组反映问题。考察者为何对这样的异常没有产生怀疑?考察者到底应该向哪些人去了解民意?怎样才能保证考察的客观全面?这都是需要作出回答的。 显然,这其中凸显的,一方面是考察者不愿意说真话的问题,另一个则是被考察者周围的人不愿意说真话的问题。到底是由于前者的原因将人们对于被考察者的不良反映屏蔽掉了,还是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心态压根儿就不想说出对被考察者的看法?这倒是需要研究的。前者是一种失职,是对被考察者的放纵;后者是一种无奈,并在事实上也让卑鄙者获得了向上爬的通行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考察的程序上存在着漏洞。而两者的共性在于,这是人们的宪法权利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结果,人们的权利仍被遮蔽在权力的阴影中。 如果能让民意在用人中占据更重的分量,干部任用也由“少数人选人和从少数人里选”变成“多数人选人和从多数人里选”,那么,这就意味着考察材料将由老百姓来“填写”,这样的考察材料才必然是货真价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