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中国2004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22:04 世界新闻报

  中国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1000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从日、美、德三个贸易强国那里,我们能借鉴些什么呢?

  据最新统计,中国2004年前11个月的进出口总额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这说明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超越日本,由2003年的全球第四跃居至第三位,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然而,有专家指出,尽管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开始跃居世界贸易大国的前列,但是并不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强国,认真分析我国的外贸结构,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差距究竟有多大。

  尽管我们拥有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商品结构却仍是发展中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只有27.4%。而据世贸组织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而我国与日本相比,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高价进口低价出口 日本获大利

  根据日方统计,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大类商品主要有机械、纤维制品、食品、金属及金属制品、矿物性燃料、化工产品、原材料等等。在这些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中,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的主打产品,农产品出口保持增势,原料性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尽管我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但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我们在给低附加值产品提升档次的同时,增加了对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受这种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反而不断下降。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日产生“中国特需”效应,使得日本的钢铁、机械设备、木材等产品对华出口激增。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1至8月,中国对日进口额为330.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

  由于日本出口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日本的消费者而言,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价格便宜,从而使实际收入提高。对日本企业而言,由于投入成本的下降和出口产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利润不断增加。

  有专家甚至指出,中国的崛起导致了自身贸易条件的恶化和日本贸易条件的改善,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实惠。对中国而言,这种不对称的贸易结构造成我们从交易中获取的仅仅是一种“贫困的丰收”,即出口增加越多,其单价越低。相反,日本却在享受这种“丰收”的成果,中国对日本的这种收入转移正好支撑了经济萧条中的日本国民的生活。

  中国成日本经济复苏关键

  近年来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这与其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生产成本过高有关。

  日媒体称,中国经济发展动向将成为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2004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当前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靠对外贸易拉动的,而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外贸增长的最大推动因素。2004年前11个月,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额已达到20.21万亿日圆,合1949.3亿美元,而同期美日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8.77万亿日圆。

  我国产品出口结构 急需改善

  目前,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玩具、电子元器件及各种原材料。在我国出口的高新科技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为三资企业所拥有,大部分核心技术、关键的零部件都是进口的。

  我国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和汽车产品中,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属于加工出口,同时,在加工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是由外资企业,包括日资企业生产的。如果扣除可怜的加工费和外资企业拿走的利润,我国企业真正通过国际贸易赚到的利润是非常有限的。

  中日贸易谁也离不开谁

  尽管受到自身贸易条件的限制,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并不处于强势地位,甚至存在“付出多、收入少”的尴尬局面。但是中国的发展不能因此而脱离国际贸易,中国需要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进行必要调整,避免再走依赖数量扩张来实现外贸增长的老路子,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必将越来越密切。有专家预测,日本投资商对华投资还将继续增长,这是由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增加而决定的,中国在发展中需要引进日本的资金和技术,而日本则依赖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来实现其经济复兴。《世界新闻报》驻日本记者 孙建和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