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验宁夏篇:生态移民闯出致富新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23:26 央视《经济半小时》 |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 贫困山区 生态移民 今天我们《中国经验》来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我们来看看这张地图,黄河横贯宁夏西部和北部,这些地方有丰富的水源和宁夏平原的地理优势,水土肥美,人们生活相对富足。不过,在这幅地图的下方,也就是宁夏的南部就是六盘山区,却集中了8个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县,是全国少见的贫困地区。当年左宗棠经过六盘山,留下了一句话,苦瘠甲于天下,就是说这块是天下最穷的地方。看来,宁夏南部山区的穷,历史上都是有名的。为什么这地会这么穷呢?来看看我们记者在宁夏最南端的泾源县的采访。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虎沟村 我们在宁夏的地图上可以看到,黄河贯穿宁夏的西部和北部.宁夏北部借助黄河灌溉和平原的地理优势,水土肥美,人们生活相对富足。而宁夏的南半部是六盘山区,这里有8个县是国定重点扶贫县,就是苦疾甲天下。为什么宁夏南部山区会如此贫困呢?我们的记者到最南端的泾源县进行了采访。 老虎沟村,坐落在宁夏最南端六盘山水涵养林区。由于地处深山之中,公路没有延伸到这里。孩子们要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全村有6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这口水井是全村70多户人家共用的水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虎沟村村民: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家里,不多,就是1、2千块钱。全家1`2千块钱。这地方也太穷,赚钱也没处赚。 在这位村民的家中,记者看到这间20平方米的屋子里,几乎是家徒四壁,一家五口人只能睡在这一张床上,馒头和土豆是每天一成不变的食物。不过就连这样的食物,他们也经常吃不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老虎沟村村民:有一年收成好的时间够吃,收成不好也不够吃。 村民:川地少,一个人8分地。山地占三亩多地。两个月就吃完了,没办法生活了。 记者:一个人四亩地却连肚子都吃不饱,这是为什么呢?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移民办主任马义全:土地地薄。你像这个沙地,土层只有10来公分。一年四季,五灾俱全。遇到风调雨顺,一亩地打200斤粮食,折合人民币100来元,根本养活不了一口人。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老虎沟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过900多元,而像这样的村子在宁夏南部山区比比皆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明:宁夏贫困地区我大部分都去过,像老虎沟那样的贫困地方在山区是非常多的。现在我们大概有200万山区人口,但是贫困人口占到98万。这里面绝对贫困人口有25万多。这一部分的人口扶贫一直是扶贫的难点和我们的重点。 2004年宁夏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北部平原人均收入3000多元,而南部山区只有1000元左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给宁夏的发展带来严重制约。不仅如此,人口的日益膨胀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压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副县长马文全:他们住在这不但要开垦要种田要吃饭,把稍微平一点的地方,虽然长着树,但是他都要挖掉来种田。二一个方面他烧饭烧水取暖都要去山上去砍柴。长年四季这样。一些水源涵养(林)会遭到破坏。 六盘山区最近50年里,人口增长了4·5倍,人口过度膨胀,让山区本来就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如今的六盘山,已经成为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年有九旱,五年一大旱。在这样的地方扶贫,难度究竟有多大?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有他切身的体会。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导致了就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而且生态更加恶化。 马启智,1998年5月出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本人就出生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泾源县,6岁的时候举家北迁。1983年马启智一度回到南部的中心――固原地区担任副书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这30年的时间里面对一个地方来说应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在我那个很小的记忆里头,当时那家乡是非常美丽的一个地方。山清水秀,大片的原始次森林。但是当我83年到西海固在地委担任领导工作,去工作的时候,西海固、定西都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那时候群众缺吃的。主要靠国家救济,国家每年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主要是对那个地方的群众进行救济。那么这种扶贫的投入有没有解决问题?应当说解决了些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生产的这种条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所以说头一年解决了,第二年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根上的问题主要在什么地方?核心就是要减少人口过渡膨胀对南部山区生产生态造成压力。那个地方已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了,必须把他搬出来。 树挪死,人挪活。事实上,早在20年前,宁夏就开始尝试进行扶贫移民。那个时候,宁夏地方政府在南部山区动员一些年富力强、勤快肯干的农民,搬到北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去开荒种地。由于这些人户籍不变,原居住地的村子也仍然保留着,所以他们经常两头跑,这样的移民在宁夏被称为吊庄移民。不过,吊庄移民只解决了小部分人的贫困问题,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仍然留在山区生活,那里的生态环境还是无法彻底得到恢复和改善。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既能够扶贫,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呢?宁夏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生态移民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凡是在山沟里头、在深山老林里头居住的村庄整体搬出来。 宁夏给这种新的移民形式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做生态移民。和以前的吊庄移民相比,生态移民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整村搬迁,村民集体搬迁到北部灌区以后,原有的村庄将被拆毁并进行封山育林。 生态移民不仅可以消除贫困,而且有利于恢复六盘山区的生态环境,称得上是一箭双雕。但真要带领几十万贫困人口从山区走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给移民们找个新家的过程中,政府也碰了不少钉子。 2001年6月,宁夏和云南、贵州、内蒙三个省区一道,成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首批试点地区。来看看一组数字,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从2001年到2005年宁夏总共要实现易地搬迁10万人,2006年到2010年再移民20万人。这几十万人从大山里搬出来,他们要寻找脱贫的希望,可到底什么地方才愿意接收这么多扶贫移民呢?一道难题摆到了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面前。 尝试移民 记者:你找到那县市的时候,他们是什么反映,你记不记得? 马明:说不要,怎么说也不要。移民来了以后,首先,一个县接受几万移民他的生产指标、GDP指标、人均收入马上就下来一截子。另外,他过来以后,因为都是贫困人口,给他当地带来的社会管理的负担、对他财政上的负担都比较大。我这心里面就是既着急同时又理解。 花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马明也没有找到一个愿意接收移民的县市。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明想到了农垦系统,在他看来农垦拥有大量的荒地,同时在农作物收获季节还经常出现劳动力紧张的状况,应该是安排移民的一个好去处。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梁农场场长朱雪山:找到我们以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比较多。过去搞过调庄(农民)就不好管理,对我们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可能要差一些。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抱着迟疑的态度,也就是心有余悸。 几大农场都对移民说不。然而就在这时,第一个愿意吃螃蟹的人终于出现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山头农场场长周玉林:这个农场有10万亩土地,5700人。劳动力非常紧张,可以,可以考虑这个事。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办。 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第一个愿意接收移民的地方。尽管长山头农场能够接受的移民数量只有1000人,离30万人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但毕竟,移民计划开始起步了。可政府部门没想到,就在第一批生态移民即将搬往新家的时候,新的波折又发生了。 移民搬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移民办主任马明:一些群众很不理解,因为故土难离。他就在贫困的山沟沟里面生存了100多年。这边因为土地地薄,沙地一直不长粮食。然后,他们恐怕搬到那边去以后再又不行。 好不容易找到了愿意接收移民的地方,移民新居也已经建好,现在却又有人不愿意搬。又一道难题摆在了各级政府和移民干部的面前。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很快村民们被政府的车送到了长山头农场。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移民办主任马明:他们去了以后呢,到地里面用锹挖,挖了以后看土层有多深,能不能长庄稼。然后到人家农户种的田里面去看玉米棒子长得多好。还有枸杞。再一个,当地打工能不能够挣钱。 在看到为移民新建的砖瓦房和肥沃的耕地以后,村民们终于动心了,因为这是他们大山里的破土房以及贫瘠的土地根本没法比的。为了让这些村民对以后的生活更有底气,政府又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更多的扶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副县长马文全:搬出去、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这边有一定的退耕还林,每亩补助200斤粮20元的苗木管护费。他有一部分收入就是给他们一定的支持。 2002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1000名生态移民终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他们生活多年的大山沟。 宁夏移民:前途差得很大啊,差百分之八十的前途,相差。 在政府的帮助下,第一批生态移民终于在肥沃的平原上,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山区,他们脱贫致富的希望,能够变成现实吗? 宁夏的扶贫移民试点实施以来,已经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4.2亿元,下达移民计划11.6万人。自治区政府要求,移民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那么,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移民们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吗?我们再到当年接受了第一批移民的长山头农场去看看。 移民变化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宁夏特产枸杞的收获采摘季节,也是拥有3000多亩枸杞地的长山头农场最忙碌的季节。然而由于采摘人手不够,长山头农场每年都有大批的枸杞烂在地里。 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山头农场场长周玉林:农场的面积大,一个人种五六十亩田。一户种五、六亩枸杞,采摘就没办法没人,只能在社会上雇劳动力。移民来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接收移民的当年,长山头农场的采摘产量创下历年新高。困扰了长山头农场多年的劳动力紧张的难题迎刃而解。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宁夏各地的农场。一些农场纷纷主动找到政府要求接收移民,移民形势发生了可喜转机。然而正当第二批移民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长山头农场却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少部分移民不愿意继续呆在农场,打算搬回老家。 宁夏移民张志民:这里一个月的消费是老家一年的消费。第一个学费高,水费种种费用都比原来高。 宁夏移民贾春俊:来了不到一个月多,就这么个情况。也没心干活,也没心种庄稼,就一心想回家。 动了回老家念头的远不只贾春俊一个人,不过他们中间的大部分还是没有贸然回去。他们决定再呆上一段时间,等第二年庄稼收获的时候,看这里的地是不是比老家打的粮食多,再看看能否打工赚到钱,之后再选择去留。 如何留住这些移民,成了农场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宁夏长山头农场场长周玉林:他就没见过水怎么淌。需要打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肥料怎么施,他们也不知道。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那个地方是整村搬迁,来这个地方是插花安置。安排到我们农场原来的农工周围,一个人带一个人。我淌水的时候,你看着我淌。我修剪枸杞子的时候,你跟着我学。农场的老职工带动他们。 除了教这些移民种地,农场还尽可能多地为移民们安排打工的机会。 南梁农场场长:搬迁来以后,农民工就开始打工。这样一来通过打工挣一部分钱来维持他自己的生活。 记者:一个人采摘枸杞一天可以赚多少钱? 南梁农场场长:可摘20公斤赚到20到25元左右。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贾春俊的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发现他的生活真的发现了变化。 贾春俊:这地方种庄稼成,我们老家庄稼不成。我们喜欢这一点。我们经常种庄稼没粮吃。 记者:今年你们家纯收入能有多少? 贾春俊:没算过帐,估计能过一万多元吧。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大山里一年的收入两三千元都过不了。 搬迁一年后,贾春俊的家里添置了沙发、电视柜和茶几,他还买了台拖拉机,这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记者:如果现在让你选择,回老家住还是在这里住? 贾春俊:现在我想在这里住,我也不想回老家。 记者:最大愿望是什么? 张志民:让孩子上大学。像我们山沟的学生都差,没一个考上大学的。 记者:想不想上大学啊? 移民学生:想啊。 记者:以前在大山里想过吗? 移民学生:以前没想过。 记者:现在还想回山里吗? 移民学生:有点想,想老家了。 记者:如果让你回去住你愿意吗? 移民学生:不太愿意。 记者:为什么不愿意? 移民学生:因为这好。 马启智主席:怎么让这些迁到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住得下来,能够生活下来,能够富裕起来,这就要靠培训。这是政府要对他们进行再教育。迁出来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何教育提高他的素质,让他获得更多的谋生手段。所以现在我们搞了百万农民的培训计划。主要是针对南部山区的这200多万农民而言的。不培训他进入不到这个经济发展的这个更高的层面上去、更高的层次上去,融入不到那个洪流进去。并不是把他们迁出来就、就完事了。就可以好象给一块好地方,你就自己去发展去。还不行,还必须要经过培训、教育、引导。 自从2002年首批生态移民搬迁到现在,宁夏共建设生态移民基地15处,累计搬迁了贫困人口近7万人。这场人口大迁移,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引黄灌区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减轻了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压力,同时六盘山的面貌也发生了改变。 六盘山环境改善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副县长马文全:像这里,过去都是凸光光的一片。冬季来看都是裸露的黄土地。现在来,你看看,已经到处草长得满满的,夏季都绿油油的一片。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明:原来六盘山现在的面积大概有100多万亩,就是现在的林区管辖面积和有林的面积大概有这么多。那么我们通过生态移民,我们实现最终的生态移民的目标是30万人。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以后呢,可以说,我们六盘山整个林区面积就要从现在100多万亩最终扩展扩大到350万亩。这个目标大概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实现。 记者:你刚才告诉我这个生态移民可以让南部的山区逐渐地恢复生态。那现在的南部山区的生态恢复到什么程度?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马明:就是从我1958年到宁夏以后,我从来没有看到像这两年这么好的植被。原来都是荒山土岭的地方,现在都看到绿色了。有的地方已经是郁郁葱葱了。绝对贫困人口占27万。 记者:剩下的27万贫困人口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马启智主席:有相当一部分走移民的路子。但是现在看来,农民的致富问题,移民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那么我们可以,一个南部山区的生产也要恢复、也要发展。现在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很多好的,一个是劳务输入,再一个我们就是发展旅游。因为六盘山区也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另外还有很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很好。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移民已经实现了一些我们当初想要的目标,但是离我们总的目标… 记者:还有多远? 马启智主席:我们总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小康,全面实现小康这是一个大目标。那么我们的中期目标是稳定解决温饱。那么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现在不稳定的温饱基本限于这二三十万人。那么中国的扶贫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完成的。 据宁夏自治区政府最新统计,2004年扶贫开发工程又使5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山区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了21万人。 从开发旅游资源,到输出劳务,发展特色农业,宁夏南部山区的很多老百姓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他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他们相信,今后的六盘山不再是穷甲天下,而将变得美甲天下。 记者:殷莉 马洪涛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12:35(次日) 相关专题:央视《中国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