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我国经济难点盘点:农民收入持续提速遭挑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10:2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牛纪伟) 2004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许多亮点: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避免了大起大落,部分过热行业已从盲目投资的状态中走出来。 展望2005年的经济走势,专家提出,要保持国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巩固“三农”领域出现的亮点、使百姓的消费潜力得到合理释放、管好银行“
难点一:农民收入如何持续“提速” 2004年,中国农业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行曲线。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的影响下,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成为中国经济走势的最大亮点之一,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4550亿公斤预期目标,5年粮食减产局面一举扭转。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预计超过5%,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得益于“好政策”和“天帮忙”。在高粮价的比较效益下,一些农村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警号”:有的地方“回乡务农热”引起争地纠纷,有的则出现“压经扩粮”“毁草种粮”的苗头。 在黑龙江、湖南、江西等粮食主产区,卖粮的农民喜上眉梢,钱袋子普遍鼓了起来,但受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地种植大豆的农民却高兴不起来,价格一路下跌。2004年12月中旬,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大白菜的价格是每公斤九分钱;河北固安县的一些农村,每公斤则贱到两三分钱,河南甚至出现全省范围内多品种蔬菜“卖难”。 与此同时,“高价农资”对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消极影响值得关注。2004年以来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化肥价格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粮食增产带来的收益。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资价格出现历史罕见的淡季逆势上涨趋势,2005年农资市场调控难度加大。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曾业松研究员说,今后在支农补农的政策上既要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又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增强政策的“边际效应”,实现农民的增富减贫。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必须抓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切实保护好耕地,积极引导农民理性种粮,引导农民建立销售协会等中介组织,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避免粮食市场出现新的大起大落,影响农民增收。 难点二:投资过热与消费平稳不协调 积极的消费拉动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拉动下,2004年的消费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是,一些专家认为,投资过热而消费平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协调现象,甚至形成强烈反差。 汽车市场:群众持币待购成主流心态。据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统计,汽车交易最火爆时,一天整个市场能成交300多辆车,而近来整个市场成交量最少时仅四五十辆。2004年在该市场贷款买车的已不足10%,而在市场最火时,贷款买车的能占到总销售量的三到四成。一些业内人士说,中国车市已经进入一个结构性的销售低潮,其中银行收紧信贷是一个重要原因。 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台后,2004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过快的局面初步得到控制,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放缓。然而,依然旺盛的需求使房地产预期利润率在“打压声”中不退反进,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幅度超过20%。另一方面,面对2005年可能存在的“加息”因素影响,许多购房者徘徊在“买”与“不买”之间。 农村消费市场:200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消费潜力很大。然而,与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相比,当前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着眼点,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农村消费市场流通组织不发达,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假劣农资、假冒商品问题仍然突出,农村消费不旺。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调查显示,未来3年内四成以上农村家庭将把纯收入主要用于子女上学,其次是用于农业生产资料;排在第三位的是建房装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在对投资项目“有保有压”的同时,应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升温”,应该有更宽松的政策出台。例如小额信贷、短期信贷、中长期优惠信贷及各种专项信贷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消费信贷组合,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降低实施消费信贷风险,应该逐步建立起个人信用体系。(责任编辑:宗爱强) 难点三:资金出现“体外循环”苗头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反弹。但如果继续实行过紧的政策,则可能对地方经济和民营企业以及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造成一些困难。这是2005年宏观调控中的难点之一。 2004年6月,福建省福安市涉及金额数亿元的地下“标会”崩盘,在当地引起震动。类似形式的民间和地下金融交易组织,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时有出现。这种根据个人融资需求而设立的经济性、群众性组织,后来发展到非法融资、放高利贷,并成为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的一个缩影。 信贷紧缩压下来的项目,却被体外资金保住了,而且很难监测和监管。如果这些资金最后出现“呆坏账”,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金融风险。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影响宏观调控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银行系统存款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应警惕可能产生的资金体外循环的倾向。中小企业是我国吸收就业的主要渠道。但现实中往往是另一种情况: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好与大企业的关系,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许多地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失业问题可能会进一步突显。 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解决不了体制问题和结构问题。以往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调控前,各地争先恐后地上项目;调控中,政府要重点保国有企业;调控后,不良资产达到高峰。如果不通过改革,削减政府的投资建设职能,单纯的政策调节很可能是逆向调节。 难点四:宏观调控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 综观中央政府的此番调控,展望2005年的经济形势,让人们静下心来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更深层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它的城市化、现代化,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发力过猛、速度过快,都会造成“透支”。 2004年上半年,超过一半的浙江民营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大型低压电器生产企业温州正泰集团仅一季度因缺电未能如期交货的合同值就达1.6亿元。同时,波及全国的能源紧缺又掀起了新一轮电力投资开发热。目前全国违规建设的电站规模将超过8000多万千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仅去年一年签订投资协议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就超过50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新建的电厂项目达21家。 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感觉到,无论是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官员的发展热情,大多有着浓重的“赶超情结”:大规模举债搞城市建设,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城市面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规章制度,在某些人眼里成为一种桎梏,一种约束。“打擦边球”成为解放思想的代名词,进而演变成“法律政策规定了,也要敢于突破”。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分析指出,这一轮投资扩张有其客观原因:一是中国正处于城镇化提速、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二是国外、境外一些加工工业正向中国转移。城建等投资需求增长过快,带动了重工业的过快增长,反过来又拉动了钢铁等相关行业的投资,并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的扩张,形成部分行业需求过盛和产能过剩两种“泡沫”,而煤电油运新的“瓶颈”制约再度突现。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就会导致部分企业倒闭、失业增加、银行坏账增多,最终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 事实上,在一些领域投资过热行为的背后,凸显的正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认为,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投资活动缺少约束机制,即使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无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各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下,也变得有利可图。据调查,去年一度投资最热的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中,不少项目就是通过违规和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比正常条件下节省了30%~40%的投资成本,花银行的钱,建自己的项目,这些行业的投资岂能不热到发烧? 相关专题: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