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人大街工委要防止行政化倾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14:30 新京报 | |||||||||
1月6日,从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传出消息,目前,北京90%以上的街道建立了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见1月7日《北京日报》)。 人大街工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其法律依据是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人大)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他工作机构。”人大街工委的出现是城市化和人大监督发展的必然,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作为政
北京的人大街工委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工作也有不小成效,比如目前北京正在大力推广的人大代表联系卡制度、人大代表工作社区联络员制度等等,人大街工委制度都功不可没。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人大街工委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现实中,这个制度的潜在活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出来。 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人大街工委深入街道社区,广泛接触基层,堪称是一部灵敏的“社会雷达”。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开展监督政府的工作,掌握足够有价值的信息是关键,这些信息一方面来源于政府的提供和人大自身的调查,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民众和媒体。目前,90%的“覆盖率”已经使得人大街工委这一部“社会雷达”有了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汇总的现实基础,所以,一方面要通过人大街工委密切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增强人大街工委吸纳、传递民情民意的能力,密切选民与人大机关的联系。 不过,人大街工委要想达到以上目标,一个制约因素在于这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当下,一些人大街工委工作出现了行政化的倾向,这是值得警惕的。防止人大街工委的行政化其实并不困难,我们可以从改进这一机构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入手。有关方面可以考虑让人大街工委一方面聘用少数固定工作人员,一方面召集更多的志愿者。建立一个人大街工委与居委会等社区组织团体工作互动机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行政化的又一可行方案。甚至,我们还可以考虑将人大街工委的工作公开,让公众参与监督。 人大街工委还有着整合人大代表资源的优势,这样的优势也可以进一步发挥。人大街工委不但要帮助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促进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还有必要加强人大代表之间的联系,研究探索建立联谊会、座谈会等制度,通过密切代表间的联系,发挥代表工作的整体合力,推动社区建设。 人大街工委的工作不管怎么开展和改进,还有个问题不可忽视,就是制度的支持。当前,人大街工委的工作有法律精神的依据,但缺乏具体、统一制度的支撑,如人大街工委权力的界限在哪里,人大街工委与党工委、区县人大常委会及与人大代表的关系该如何处理……这些都亟待规范。在北京等大中城市人大街工委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人大街工委这一基层民主新现象进行立法,到了应该纳入有关方面视野的时候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