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冷眼相看寡妇年(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19:43 央视东方时空 | ||||||||
新人们排队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 新人都赶着在新年前举行婚礼 阳历2005年2月4日是农历腊月廿四,这天就是立春,正好赶在了农历猴年的岁尾。所以次年就是平年,也就没有立春了。 “无春”只是一种巧合。在一个农历年中没有立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些历法完全取决于人为的制定,跟人的婚姻命运没有关系。 昨天,北京市婚姻登记机关都遭遇了罕见的登记高峰,区县登记处都人满为患:海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接待登记情侣600多对,深夜12点才下班,其余各处也均在400对以上
场面火爆的婚姻登记 今天上午十一点多钟,记者来到北京石景山区婚姻登记处,尽管已经接近下班时间,仍有一对新人在忙着登记结婚。小张说,他们的新房还没来得及装修,原计划明年春天再登记结婚,但是农历鸡年是“寡妇年”的说法让他们提前走进了婚姻登记处。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天上午他们已经为20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 而今年1月6号一天就登记了127对是往年的4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受到了传说中的“寡妇年”的影响而改变婚期的。而在农历春节之前赶趟儿结婚的现象从去年年末就已经开始凸现了。 北京石景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科长贺卫红:“像我们2004年12月份的数字,我们登了500多对,500多对的话就是说历年从来没有登过这么大的数字,而且也是创了我们石景山区结婚登记的最高纪录了。” 不止是北京,南京、广东、浙江等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婚姻登记扎堆的现象。让多酒店的婚宴已经排到了农历新年前,象这样几对新人在同一酒店同时举办婚礼的情况比比皆是。 寡妇年的由来 “无春”的说法来源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农历。农业社会使用的是阴历,有24个节气,立春排在首位,这些节气最初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制定出来的,全年共354-355天。 而现在我们使用较多的阳历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出来的,以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约365.24天。这样计算下来阴历年比阳历年少了11天,阴阳相差11天不同地区的人们怎么统一安排生产、生活呢?为了使两种历法的时间大致吻合,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修改农历,采用了“十九年七闰月”的办法:就是在19年中插入7个闰月,闰月有了13个月,农历的闰年就有383-384天,这样一改,阴历就多了19天,阴历阳历终于基本吻合,从此可以有条不紊地周而复始。 改过之后阴阳是平衡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情况。立春通常在春节的后面。但是经过农历“十九年七闰月”的调整之后,有的年份立春可能会在春节的前面,这样就造成了上一年双春,而后一年无春的现象。“无春”、“双春”、“单春”以19年为一个周期,遵循数学规律出现。比如2001年农历蛇年双春,而2002年农历马年则无春,无春这一年也被称为“寡年”。按照历法推算结果,今年立春是2月4号,春节是2月9号,2005年又没有立春这个节气。 场外专家观点 杨利慧 (北师大人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 比如说婚姻的质量,婚姻是否美满幸福,最重要的当然是两个人是否有感情,可能和你选择什么样的日子去结婚,能不能到头,可能没有太多的关系,而且没有两头无春,这当然是和阴阳立法有关系,据说据研究来讲19年当中就会有7年是没有春天的,所以如果这七年你都不结婚的话当然造成很多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都集中在一个时间去结婚,这也会造成很多的社会压力,比如说很高的孩子的出生率,很高的入托率,还有接着来的很大的就业的压力,这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的资源方面的压力。 东方时空就此问题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一: 您是否会因为民间流传的“今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本命年运气不好”、“羊年不宜生育”等说法而改变您结婚、生育等重大事情的决定? 1.会 31% 2.不会 69% 如果您会因为这些民间流传的说法而改变决定的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自己不信,但长辈们坚持,没办法 48% 2.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随大流 25% 3.自己很相信 12% 4.说不清 15% 另外,热心网有也通过央视公众发来短信留言: 网友(山东):我和男朋友就是因为这个,老妈今年硬是不让结婚,没办法,等等吧,谁让我孝顺呢。 网友(陕西):有时候,一些民俗也挺有意思,就是规矩有点太多了,有些吃不消啊 网友(浙江):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以希望,春天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春天来得早了,说明冬天缩短了,这有什么不好,延长了春天,对万物有好处。 我们必须正视“寡妇年”之说引发的长期存在着的群体性、非理性心态。很多人为了避免犯忌讳,听信一些毫无科学根据的言论,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意夸大自然历法的作用,把它看成是决定婚姻成败的关键,这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事实说明我国最大的危机可能来自国民心态。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否则,即使经济再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媒体的观点: 《青年时讯》: 我们没有理由来指责为了婚姻图个吉利的人,但我们却必须正视“寡年”之说所引发的群体的非理性行动,形成广场式的盲从带来的危害。 《新京报》: “寡年”的例子,如同SARS期间人们抢购药物、陷入惶恐的情形,反映出我们的国民依然没能走出“寡民”的心态,现代国民意识依然没唤醒。 《法制晚报》: 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以及公民,应该正视这种现象背后的“寡民”心态,重视现代国民心态的培育,才可能应对并化解社会发展中的非理性风险。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