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京报:教育的战略地位与略占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19:37 新京报

  去年的最后一天,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公告发表得晚了一些,但内容却相当翔实,所披露的信息也十分重要。最引人关注的,是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比2002年的3.32%减少了0.0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标自1995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滑落。

  同时,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比上年下降了0.08%.我国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基本国情”,是我国教育面临的基本困境,也是教育乱收费、“教育产业化”等种种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政府教育投入的最重要的指标,我国的这一指标长期偏低,与我国的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

  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少数该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致在6%左右,加拿大则超过7%,亚洲国家十年前的这一平均值为4.2%,印度目前则达到4.7%.早在1993年,根据发展中国家当时的平均水平,我国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2000年达到4%的目标。但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

  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教育消费已经成为老百姓占第一位的支出。这一现状固然并非正常,却也透露了政府与老百姓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的重大区别。我一直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普通家长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节衣缩食甚至不惜举债供子女上学,为什么主管的政府部门和官员反而达不到这样的认识?而且,我相信这些官员作为学生家长时,其对教育的基本态度与大多数家长是相同的,也会把子女接受好的教育视为比买房买车更重要的事情。

  显而易见,在单纯追求GDP增长、短期政绩、规模、速度、数字的传统发展观中,对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具有长效的教育是很难得到应有重视的。公告显示,减少的部分主要来自地方财政,共有17个省、市、自治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支出的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15个省、市、自治区未能实现预算内教育拨款增幅超过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

  其中不仅有经济落后和欠发达地区,也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我们不难发现一再出现的经济过热与教育冷落相伴而生的事实。

  有人说,所谓公共政策就是对价值进行的权力性分配。教育经费之所以长期徘徊不前,归根结底是国家对教育的根本态度。虽然我国早在20年前就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但这种价值如果没有体现为明确的财政政策,“战略地位”在财政分配中只是“略占地位”,就很难说这一价值已经确立,国家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就很难真正得到保障。要求增加政府教育拨款的呼吁已经响了许多年,如何把目前不确定的、在讨价还价中产生的弱势的教育经费变成真正体现人民意志、通过立法保障的、刚性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是提高教育经费的根本举措和当务之急。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