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拆除政策壁垒 开门欢迎民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8:33 南方都市报

  来到广东的农民工又遇到了一件令他们气顺的事情(其实我们更愿意称他们为兼业农民)。广东省政府最近取消了一项被称为“六不准”的地方政策,不再限制广东的企业在春节期间招收农民工,并开始积极采取措施为他们在广东扩大就业服务。作为一个改革前线的省份,广东省的做法实在是明智之举。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中国工业规模翻了30倍
,外贸总额翻了150倍。这表明,中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决定经济竞争力的因素是竞争者之间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的首要比较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东以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型经济取胜,对廉价劳动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没有全国各地农民工来到广东务工,广东经济绝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繁荣景象。因此,广东有理由为农民工的到来大开绿灯。

  农民在务农的同时,兼做其他产业,对于农民收入提高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如果把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农民就只能享有简单贫穷的生活条件。就是在当今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如英国和日本,农民兼业也是普遍现象。也许总会有一天,中国大部分农民会成为完全专业化的农民,但要走到这一天还非常遥远。中国农民兼业将是未来长期存在的现象。限制农民兼业将严重阻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中国经济的成长。

  遗憾的是,我们各级政府曾制定过不少限制农民兼业的政策。近几年,有的政策被取消了,但还有不少不好的政策在继续执行,例如,以区别城乡居民身份为核心的户籍政策,劳动市场上的歧视政策,公共设施利用中的歧视政策等等。这些除了增大农民兼业的困难、损害经济发展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就拿限制春节雇用农民工来说,如果是为了减缓春运交通运输压力,其目的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那就是中国的农民工。一辆拖拉机上可以挤上20个人,一台长途客车上可以塞上100个人,一节火车车厢里可以装入200人。农民工做梦也不会想到软卧车厢的宽敞和飞机头等舱的舒服。如果农民工想进城,就不要拿交通运力紧张说事。如果想为他们好,就不要试图去堵住他们;要做的事情只能是帮助他们解决进城务工遇到的无尽的难题。

  尽管广东的政策调整是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后作出的,我们还是十分欢迎这个政策调整。去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闹了所谓“民工荒”,有的地方出现了农民工供应的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发生。农民工心里有一本账,到哪里去兼业,领多少工资才划算,什么样的工作条件才可以接受,农民自己会比较、判断。他们可能不会去找政策的麻烦,但他们会用自己的抉择来教训那些坚持错误政策的决策者。广东省政府审时度势,调整了政策,既方便了农民工,又给自己带来了好处,很值得赞许。我们注意到广东过去的政策来自1994年国务院的规定,也许这个规定在一些地方还在执行,如果真是这样,就应该学一学广东的做法了。

  对于农民工,我们的政策还大有改进余地。要有千方百计欢迎农民工的政策指导思想。从全国经济发展来讲,农民工将在未来很长时期里充当国家的重要劳动资源;在城市劳动力增长日趋停滞的情况下,全社会新增资本的“就业”只能靠“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来解决。中国经济欲保持未来的活力既要依靠农民工的生产能力,也要依靠他们的消费能力的增长。从地方经济发展来讲,在劳动市场出现局部的和结构性的农民工短缺以后,哪里能改善农民工的综合就业条件,哪里就会有充足劳动资源供应,相应地,哪里的经济也将多了繁荣的可能性。

  要做到千方百计欢迎农民工,就必须认真清理各种不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建立一套体现政府服务、市场调节,保障权利,扶助弱者的就业政策。为此,要认真地调节目前很不合理的劳资关系,祛除以身份定位劳动权利的歧视性做法,将政府服务的重点放到帮助农民工这方面来。要让一部分愿意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转变身份,成为享有与原住居民一样的平等权利的市民。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