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折射能源困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17:06 新世纪周刊 | ||||||||
倪大匡院士在2004年11月4日举行的世界工程师大会资源与能源论坛上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天然气 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天然气短缺。而韩院士的话音刚落,2005年伊始,中国华北地区就经历了 天然气短缺的“寒流”,让人们对中国的能源结构问题再次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天然气:21世纪的“富贵气”
天然气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皇后”,它代替煤气出现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天然气是一种清 洁高效的气体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与人工煤气相比,具有清洁、高效、“绿色”的优点,使用它将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 它与管道煤气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值不同,天然气的热值是煤气的2.1-2.3倍,也就是说,为达到相同的加热 效果,消耗的天然气体积量要小于煤气;毒性不同,天然气不含一氧化碳,是无毒的燃气;干湿状态不同,天然气是纯净的干 性气体,煤气是含有水蒸气的湿性气体。 “在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这样一个目标要求建立环保、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供应系统,而天 然气将因其较低的污染物排放量,易获得性,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国际天然气协会主席乔治·韦尔贝格尔说。而 国际能源机构提供的数据也表明,单位煤炭和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单位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多87%和53%。 输气、储气、用气 三引“气荒” 据北京市相关部门透露,此次北京遭遇“天然气荒”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受陕京一号线输气管线输气能力的限制; 二是受制于天津大港地区三大地下储气库库存总量的限制。 记者从长庆油田宣传部门得到的相关数据显示,长庆油田2004年天然气产能建设任务是25亿立方米,但仅仅在 今年冬季初期,北京市日用气量就在2400万立方米以上,最高峰时可达到3055万立方米。而在2003年,北京天然 气全年用量就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7.4亿立方米。目前,长庆油田每天给北京的供气量达到1050万立方米,据长庆油田 人士表示,这已经是陕京一线最大输送能力了。 这一点,在今年北京市市政部门的情况通报中也有相关数据显示,陕京一线年输气能力为33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地 区24亿立方米,冬季日调峰供气能力为2630万立方米。根据北京燃气集团测算,在冬季用气高峰时节,北京每天至少需 用天然气2200多万立方米。但目前北京市供气能力最大值为1900万立方米,供应最紧张时,最大缺口超过400万立 方米。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形容今年1月中旬的这场天然气危机时说,北京一般一个取暖季的天然气需求为26亿立方米( 其中包括天津储备库的11亿立方米),而在2004年12月31日,天津储备库只剩下4.7亿立方米,这就意味着现有 气源不能支持到居民过“春节”和“两会”的需要。谈及原因,王市长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北京郊区煤改气项目的大量上马 ;二是新竣工商品房用气力度的提高,这两大因素导致今年年初北京用气量上涨,从而产生短缺。 陕京2号线解“气荒” 根据目前北京用气的速度及总量,李建中预测,在2008年,北京的天然气用量将达58亿立方米,“到那时,这 又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气缺口”,不过,他同时也表示,这一缺口也许会在2005年7月左右得到缓解。据中石油集团副总经 理苏树林透露,陕京二线建设正在加快进度,计划今年7月底建成。 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是中石油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又一条大型输气管道。陕京二线西起陕西省榆林市,经陕 西、山西、河北,终点站为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干线全长851公里。该管线建成后,可以提供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其中北京地区有58亿立方米,加上现有的24亿立方米,届时8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北京市的需要,甚至 还会出现30亿立方的结余。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打陕京二线主意的不只北京一家,就连远在1000多公里的大连市也在计划着要从北京分 得一口‘气’”。大连市正在计划从北京铺设一条经沈阳到大连、全长1000多公里的专用管道,以方便大连市民在200 7年时也能用管道天然气。 能源利用不合理 北京石油学会工程委员会委员李建中认为,用气紧张与天然气资源紧缺永远都是一个矛盾的产物。目前全国对于天然 气使用的调峰措施不合理、更不完善。以俄罗斯为例,该国在解决天然气方面主要以两种解决方式:(1)在初期基础设施建 设中,一边修建天然气输气管道,一边在修建管道的附属设施——天然气储气库;(2)在其规化、设计输气管道及储气库的 初期,早就考虑到了某个时间段(如以50年、100年为例)以后可能遇到的天然气用气高峰,从而能有预见性地做了相应 的部署。 另外一个原因,也表现在了中国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仍以俄罗斯为例,由于其地质环境优于中国,一个俄罗斯天然气 田的产量可达到上百亿,甚至上千亿立方米。因此,这样气田1个月的产量甚至超过国内1年产量。而由于受中国地质条件的 影响,国内的气田在冬夏季要面临两种情况:(1)冬季达到用气高峰时,如果想多开采,就极有可能破坏该气田的稳定性; (2)夏季出现用气低谷时,如果把气田关了,也许等到冬季时,这个气田就打不开了。 在这一点上,从事多年资源研究的业内资深人士冯红华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此次华北地区出现天然气短缺 ,表面上看是供给不足,而实际是我们对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所致。以北京为例,天然气供应的“峰谷”现象非常明显,在夏 季的用气低谷时期,大量天然气处于“富余”状态,通常都储备在天津的地下气库里;而到了冬季取暖期,居民用气量猛增, 即时的天然气供给量又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严重时即使加上天津储备库的储气量也无法满足使用需要。虽然说,陕京2号线的 投产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届时多余的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如何应用还需相关部门及早做出规划,以免出现能源的浪费。 而业内人士韩晓平则认为,目前我国依然采用最原始、最不节能和最不经济的技术来利用天然气,主要依靠锅炉直接 燃烧宝贵高昂的天然气进行采暖。由于采用这种低层次的利用技术,致使北京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冬季高峰与夏季低谷差异 巨大,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能源代价居于高位,供气公司效益低下,不仅削弱了城市的竞争能力,也使北京在今后区域资源竞 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王岐山市长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用天然气采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能源的浪费。但考虑到北京要申办2008 奥运会,要保证大气质量,增加天然气供暖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天然气资源,保 证供暖的确是居民的头等大事,但能源的储备及合理利用也同样是关乎国计民生。 多角度重塑能源结构 韩晓平指出,北京乃至全国在关注天然气这一新兴资源的同时,更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煤层气资源上。煤层气与天 然气一样清洁,而且热值更高。中国煤层气资源总量超过31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神府地区、山西保德县的煤层气资源量最大,有1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 量的一半以上。而拥有煤层气全国总储量1/3的鄂尔多斯,已被列为国家煤层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特别是煤层气最为富 集的羊市塔区块有望成为中国两大煤层气基地之一。而从地理位置上看,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神府地区、山西保德更加靠近 北京,有利于北京取气,但必须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和影响,并加速参与在这些地区煤层气资源开发的投资。 李建中、韩晓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在天然气供应系统中,还有一项新兴技术值得关注,那就是利用公路 和铁路系统的LNG(液化天然气)供应体系。利用集装箱运输液化天然气,由于液化后的天然气是天然气体积的1/600 ,所以每一个液化天然气集装箱可以输送超过25000立方米天然气,并能存放30-60天。 这一系统最大的优点是不受制于管道,可以进行跨区域和季节性的供需容错,既利用南方夏季用气量大,冬季用气量 小和北方冬季用气量大,夏季用气量小的特点互补,依靠公路和铁路运输的相对灵活性进行跨区域性调配。这种调配能力也可 以利用来进行应急处理,与一些可采用代替燃料的LNG用户签订应急补偿协议,在供应出现问题时由这些用户转换其他燃料 ,腾出LNG供应南北用户。 韩晓平表示,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海上LNG。北京与天津两大直辖市出于能源供应安全考虑,也有必要在渤海 湾内或山东半岛联合建设大型LNG接受站,并应考虑与广东LNG接受站实现季节互补机制,在解决季节性调峰的同时解决 安全应急问题。 总之,此次华北地区的“气荒”,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现有的能源困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有许多工作 要做。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地梳理,中国能源结构会更加的健康与合理,咱老百姓也不会再为“荒”而“慌”了。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